APP下载

文本解读三问

2017-09-27康迎春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看家本领哈尔编者

康迎春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可以说,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那么如何才能具备这种看家本领呢?在日常的备课中老师们不妨尝试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

一、文本说了什么?

教学一篇课文时,一定要把原文研究清楚。首先,要反复地读原文。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把自己变身为各种角色: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等,站在不同的角度反复地研读教材、研读原文。坚决反对不读文章就忙着找资料、搜索教学设计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

在反复研读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个人生平、写作特色以及历史背景等。有了更多关于作品、作者的了解,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为走进课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铺垫了重要的一步。

二、文本是怎么说的?

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要品读赏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段落,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船长》一文时,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第二自然段灾难来临时环境的渲染,紧扣文中“突然、剖开了一个大口子、可怕的震荡、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涌进船舱”等词句,感受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的惊恐万分。在此基础上,品读哈尔威船长与船员简短有力的对话,探究没有提示语的对话描写的妙处,感悟语言描写的魅力,感受船长的人格魅力。

三、文本为什么这么说?

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后,必须判断究竟怎样解读才是恰当的,才符合相应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如《船长》一文:“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逃生?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英雄吗?我想这是解读这篇文章时绕不开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层思考、解读“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文章出自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是“情暖人间”。站在编者的视角,船长之所以不和大家一起逃生,是因为对哈尔威船长来说,虽然沉船的责任并不在他,但高度的責任感使他义无反顾地用生命为信念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么对作家雨果来说,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我想不完全是。站在作家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篇小说,悲剧性的结尾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引发读者的深思。所以,小说选择了以悲剧结尾。

(作者单位:衡山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看家本领哈尔编者
扎西昂秀作品
不要盲目答应
不要盲目答应
每类肉都有“看家本领”
回归经典,学好“看家本领”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看家本领”
知识漫画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