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教学

2017-09-26王天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者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学科第六课编写了《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该课设计了两大框题:第一框题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二框题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依照教材编写的内容,意图及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就如何用问题教学法教授这一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材编写这一课的意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愈来愈多的中学生成为了新的网民,学生自幼生活在网络世界中,耳濡目染,对网络形成强烈依赖,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工具已经被网络替代,人的动脑、动手能力弱化,遇到问题也范不着费劲思考、钻研,只需打开电脑,轻点鼠标,进行搜索,一切便迎刃而解。如此一来,字典束之高阁,书籍名著成为收藏品。智能手机出现之后,“上网”愈演愈烈,一部手机在手,天下万事皆知,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超越了时间、空间、年龄、地位、职业限制,扩大了交往的对象和领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部分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因而作为学校教育必须关注这一问题。一些学生沉迷于网上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在生活中这些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理想,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的,痛苦的,烦恼的,在网络中寻找寄托与慰藉是他们的追求。为此,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真确对待网络。针对学生成长的现实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二、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了“具有世界眼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目标和“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的知识目标。在内容标准中又提到了“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态度”的要求。

三、具体教法

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如何让现在的学生认识网络“利”、 “弊”更好利用网络,扬长避短,这应是授课关键点。

第一,结合与本课有关的时事热点,导入新课学习。问题教学法中导入激趣很重要。教者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精心设计导语,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敢感受到课堂的活力与激情,只有这样一节课才有了很好的前奏,也就营造了整堂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本课时,我先从说网络的“利”说起。如“双11”和“双12”井喷式的网购,实现了买卖双赢;十八大以后的“网络反腐”拍了好多苍蝇,打了一些老虎,让毛主席在窑洞中所说的名言“人人握有麦克风、个个都有通讯社”变成了现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我顺势让学生翻开课本,学习这一课。

第二,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网络交往的“利”,并填写网络交往调查表,用问题引领教学。

首先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网络交往有什么好处?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上网可以看新闻,可以看电视剧、电影,可以打游戏,可以读书,可以查字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的好处、优点,自然得出网络的“利”,解决课文第一个问题网络沟通无极限。教者再引导学生明确这个“无极限”表现在哪儿?让学生进过讨论弄明白网络交往在以下方面是自由的:一是网络交往的时空没有限制;二是网络交往突破了专业限制;三是网络交往突破了角色限制。它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学生明白了网络交往无极限的内涵后,教者顺势抛出如下问题:那时是不是说网络交往无限度呢?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第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思想品德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提到上面问题时,教者及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在言论、行为、态度等方面出现的过激行为的图片、文字,让学生结合梅平的经历进行故事接龙,思考网络交往的“弊”及其限制,教者及时依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教育大家如何避“弊”就“利”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可以一扫沉闷的传统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者要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生动、有教育意义的感知材料,讓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踊跃发言,拓宽知识面,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第四、用现实教育学生。用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现实。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者“应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以“你了解的网络交往情况怎样?”为话题,要求学生调查自己村落、周围学校因上网学习退步最终毁了前程的人员,自己周围(或自己所熟知的)上网被骗,在网上胡乱宣泄,发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员,并结合自己的上网情况,写好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告诉大家网络交流要保护好自己,遵守网络规则,共建健康文明的网络交往环境。增添实践调查反思的环节,既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网络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遵守网络规则,遵守法律,守规守法上网,共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王天军(1963—),男,汉族,甘肃宁县人,太昌初中中学一级政治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者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