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数学课程资源,营造魅力课堂
2017-09-26池丽英
池丽英
【摘要】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发数学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演绎出别样、精彩、灵动、深厚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数学课堂 ; 教学资源 ; 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39-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资源,现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以及教研活动中所见所闻谈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演绎别样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真正有效地进行学习。”请看我校教研活动中的精彩案例。
教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刘老师设计《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一课,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创设了与探索内容息息相关,又充满趣味的柱兄弟相亲记。(1)初次相亲,媒婆介绍锥姑娘体积和你相等,高度也跟你相同,柱兄弟兴高采烈前往,结果败兴而归,大呼上当。请同学们猜这是为什么?先让学生用手比划锥姑娘(全班爆笑),而后再画出锥姑娘(胖乎乎的)。(2)再次相亲,媒婆介绍锥姑娘体积和你相等,柱兄弟吓晕,媒婆赶紧说这回底面积和你相等,结果柱兄弟满意而归。同样也是让学生用手比划(啊,全班惊叹)并画出第二个锥姑娘(名模般的身高)。通过创造性地设计,紧紧吸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等积等高,等积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
再看陈老师所执教的《位置上下》,创造性地设计贴鼻子活动。出示一张没有鼻子的喜羊羊头像,师:“鼻子贴在哪个位置呢?”生1:“鼻子贴眼睛的下面”(陈老师有意贴在下巴的位置);生2:“鼻子贴嘴巴的上面”(又有意贴在额头上);生急得不得了大声说:“鼻子贴在眼睛的下面,嘴巴的上面”等等。从喜闻乐见的素材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贴”、“说”和“改”中认识了上、下的位置关系,在老师一次次的“犯错”中,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思考、改进、进而正确地表达了三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对教材应遵守 “信奉而不唯是”的原则,要优选学习材料,优化学习材料,让学习材料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真实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演绎别样的课堂。
二、用心寻找课程资源,演绎精彩的课堂
在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数学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其实单说在校园里数学课程资源就已经像夏夜里的满天繁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如用指甲面、粉笔盒面、学习园地等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表象;用学生座位认识用“数对”表示位置;学完比例知识,我让学生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不少学生直摇头,但在我的提示下,学生想出先测量旁边矮树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再测量出旗杆的影子,然后运用比例的知识很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以此类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事物,它们个个都在整装待发,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巧妙利用,它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现成的数学课程资源。难怪《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教材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三、善于捕捉生成性資源,演绎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是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不是生产线,不可能完全预知“产品”的结果,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老师应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珍惜课堂上学生突然出现的灵感或困惑,因势利导,使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
1.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优点资源
在教学“圆柱体积”时,当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比较、讨论后,绝大多数小组按照我所预料的情况做了汇报,得出了“圆柱体积=底面积×高”的结论,但平时素有“机灵鬼”之称的小旭却因不同于其他小组的对学具的摆放方法,而有了不同的意见,他将最大的一个面作为底面,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高,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结论。面对这一意料之外的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这种摆法是正确的,进而鼓励各小组都进行研究。结论是:若以最大的一个面作为底面,则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底面积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高,经过整理仍可得出与前面相同的结论。受到刚才的启发班上的“小不点”小瑜提出了新的问题:若以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最小的面为底面,以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为高的方式摆放,结论是否会相同呢?这又是预料之外的情况。虽然知道课上时间已经不多,但是我更知道这一闪光点的价值。通过引导、讨论,发现了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原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样得出了与前面相同的结论。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让“不速之客”精彩幻化成我们课堂中的“坐上嘉宾”,演绎灵动的课堂。
2.活用教学过程中的错点资源
“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学生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有时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让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
四、激活数学文化资源, 打造深厚的课堂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数学本身,应将数学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让数学文化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用文化装点课堂、美化课堂,让文化影响孩子,感动孩子,发展孩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应积极地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用心寻找身边的课程资源,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激活数学文化资源,为数学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营造出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唐丽丽.教师应如何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J].广西教育.2011(25)
[2]周建忠.活用教材资源,优化课堂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0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