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音乐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2017-09-26刘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愉快音乐活动策略

刘美

摘 要:只有当人处在心理愉悦的时候,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与效果。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愉快的心情则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始终处在轻松愉快的积极状态中,自由舒畅地遨游在音乐的王国中,那教学的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师生一起共同享受这份浓厚的音乐乐趣。

关键词:音乐活动;愉快;策略

G613.5

一、教师情感对音乐活动的影响

一个成功的音乐活动,教师的情感投入起着功不可没的地位,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一方面是教师要把感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幼儿的情感琴弦,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就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活动“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任务。每一个环节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言语情感,教师的表现力越强,幼儿的愉快融入时间就越快。在欣赏《龙骑兵进行曲》前,开场白的故事导入是能否让幼儿顺利融入情感的纽带。如果教师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能让幼儿置身于紧张的氛围中,那接下来的乐曲欣赏就很容易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整个活动就会进行得很顺利,幼儿学起来也较轻松。再如歌唱《下雨天》,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图片不直接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创编,而是用神秘的口气告诉幼儿“我们要把这个秘密悄悄地藏在心里,别让别人知道!”然后一边又紧张又兴奋地给每一位幼儿看图片中的“秘密”,一边轻轻地提醒大家“嘘──把秘密都藏好了!”相信在这种师生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幼儿很容易就被教师的情绪感染了。

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把情感投入到对幼儿的热爱中。如果教师只对教学内容投入情感,忽视了对幼儿的了解和热爱之情,同样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爱”这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而且要做得好,真的好难。师生间相互有爱,中间的隔阂少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就增多。教师的情感投射到幼儿的心灵,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唤起自身相应的情感。班中一幼儿生性胆怯,一次上台演唱前,由于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无意中他也举起了小手,于是顺理成章地被邀请上台。当他走到中间时,才猛然发觉大家都在注视着他,于是开始紧张,小手不停地在裤子上摩擦。我站到他旁边后,他的小手就往我的身上找,于是我微笑着用大手迎接着他的小手,给予他一种无形的力量。或许这种爱真的感染了他,他竟然开始演唱了。和着琴声,他的小嘴里流淌出了动听的童声。同伴们都用响亮的掌声鼓励着他,我发现此时的他眼里闪着惊喜的亮光。教师是情感交流的主体,将全身心的爱倾注到幼儿身上,赢得他们的爱戴,共同创造美、享受美就是成功的音乐活动之基础。

三、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找到满足

幼儿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希望能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我们教师应该根据他们好模仿、好游戏、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努力把这份满足欲还给他们,让他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的音乐熏陶。

1.帮助老师

这种方法在我们班很奏效,而且幼儿在活动中十分自信、满足。

在歌唱活动中,加强对歌词的记忆力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当幼儿初步会唱时,教师忽然口气突变,用不敢信任自己的口气问幼儿:“哎呀,有的地方我怎么忽然忘记歌词了,你们帮我听听,是不是这么唱的?”于是教师故作边思考边缓慢演唱,唱到较难处时,故意唱错或唱二、三字就停下思考。这时,一大批“小老师”的小手就像雨后的春笋般冒出来,争着抢着要帮助这个忘词的“大老师”。在“大老师”的感谢声中,“小老师”们个个面露喜色,神气十足,充分享受着“助人为乐”的得意情感。只要运用得当,过回老师瘾不仅能帮助幼儿解开永远当接受者的束缚,而且能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

2.鼓励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

想象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如歌唱《小小的船》,我们制作了一张充满儿童情趣的背景图,一个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遨游星空,在视觉的作用下,幼儿情趣高涨,兴趣十足,很快进入神秘的星空,插上了“音乐想象”的翅膀。再如《瑶族舞曲》,在乐曲欣赏前,教师对瑶家小朋友稍作介绍,让幼儿在充满想象中出现急于求见的心里。接下来在乐曲欣赏和图谱认识中,幼儿就有一种迫切参与的心情。图谱中不同色彩的火车在视觉冲击上有你追我赶的情景。和着优美的乐曲、看着形象的图谱、念着有趣的口令、敲着喜欢的乐器,大家的思维一下子就钻入火车,进入如痴如醉的欢快想象中。音乐活动中,幼儿只有通过“音乐想象”才能真正愉快轻松地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

3.游戏表演

轻松愉快的游戏时,幼儿比平时要活跃好几倍。所以。当幼儿对一首歌或一个乐曲基本掌握后,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果断地给予幼儿恰当的放松机会。不管是站着还是自由找空位,或是自由结伴,都能令幼儿轻松地卸下难熬的坐姿包袱,终于得以解脱、释放。很多教师总担心离开座位的幼儿会失去控制,其实只要他们理解要求,明白要求,他们就会把任务完成得有声有色。当然,离开座位的活动肯定比在座位上难组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游戏常规。明确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当大家初步学会了《阿凡提和小毛驴》这首歌时,大家对合作表演已跃跃欲试了。听清了要求后,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相互商量着,训练有素地组合成“阿凡提”和“小毛驴”。随着轻松的音乐,大家边唱边玩,歌声浸染着诙谐有趣的色彩,你瞧──这些可爱的“小毛驴”边走边摇晃着脑袋,其乐无穷。

只要教师积极努力地创造出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个环节都更具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幼儿就会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4.接龙传唱

教学中我们发现,不是每一个音乐活动都有游戏的机会。于是有时我会邀请一些“小演员”上台表演,但经常不是全班人的机会,有的因为胆怯不敢上台。后来我们班又有了“接龙传唱”的新招。歌曲《小雪花》中,大家经过多次的有趣练唱(每一遍我们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乐曲基本熟悉,音准、节奏也较准确后,面对教师手中的麦克风,合着旋律一句紧接一句地传唱,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歌声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幼儿的情绪很快达到高潮。听着自己的歌声从音响中传出,幼儿的喜悦心情完全流露在开心的脸庞上。此时很大程度地满足了每个幼儿的演员梦,歌声也越唱越动听。

参考文献:

1.許卓娅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6年版

2.谈亦文 . 发挥材料在音乐教学中的调控作用 . 幼儿教育 . 2006年,第4期

3.王莉娟 . 音乐要激发情感动力 . 幼儿园歌唱、韵律教育教学研讨学习资料 . 2003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愉快音乐活动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
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愉快”的周末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