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
2017-09-26陈天钦
陈天钦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理论和实践难以调和的矛盾,亟需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新课改 ; 教学实际 ; 教材编排 ; 课程目标 ; 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26-02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新课改的精神已经能够较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但是,面对新的语文教学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理论和现实难以逾越的矛盾。
一、教學实际与教材编排的矛盾。
高中语文必修系列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一套教材,但是在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使用方面却是教师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还是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课堂教学实质并无多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无多大的改观。
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知识大加砍削,语文基础知识的缺失,让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面对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举步维艰,又忙字词,又忙语法,又忙阅读、写作,又忙会考、高考。四面楚歌,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完成教学要求,实在尴尬。
教材篇目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教学内容太多, 按正常的教学方式处理教材,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教材如何选用,时间如何安排,这也让身处一线的教师大伤脑筋。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联系学生生活,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内容,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种发展途径,加强语文实践能力。但是,现在许多学校采取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因为学校担心出现安全问题,担心家长反对,担心冲击课堂教学,担心教学质量下滑。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选几个系列。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还是有一定限制。学校教学资源是否允许选这个系列。如何进行考试评价。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际存在的矛盾。很多学校在无可奈何之下,就把选修变为必修。
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但是现在评价体系应试味道浓厚,是过程评价价值大大缩水,包括学分认定在内的过程评价真正成了在“走过场”,高考作为最终的结果性评价依然占据评价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忧虑之下,许多学校采取双重评价制度,即等级制度和传统考试制度同时进行。
新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这是一种教材编写上的重构和创新。它力图通过对传统选文和单元结构编排的调和,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通过语文的人文性功能传递出来,这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是按照专题编排的类似人文读本的教材缺少系统性和操作性,能否顾及学生理解能力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吻合,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二、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的矛盾。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课堂学习的起点,“说”是课堂思维火化的碰撞,“读”是课堂情感体悟的迸发,“写”是课堂增量的显著标志。这些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需要学生从学前教育开始一步步的积累完成。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学生的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收到成效。新课程语文教学又过于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读,就是悟。最基本的字词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一带而过;学生几乎没有动笔,教师也没有对生字、生词进行讲解。据调查,学生进入到高中,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不到百分之十!学生阅读能力差,缺乏应有的阅读水平。这怎么让他们“悟”呢?许多高中学生连最基本的段意都不能准确地概括,连基本的议论文都不会写,作文语句不通,字迹潦草,错别字处处皆是,甚而至于整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让人不堪卒读。究其原因,初中语文近几年一直在搞大量读写,强调整体感知,未能重视语文的基础教学。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还是要多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生词,教师也要进行字词的分析和讲解。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字词的数量要求。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字词,完全理解了词义,才能很好地阅读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才能达到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谓的大量阅读是指读书呢,还是大量做阅读题呢?近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语文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这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了代表功利的分数、指向了高考。要知道大量做阅读题是代替不了大量阅读书籍的功效的。学生课业太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完成课外阅读,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大发挥,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令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动起笔来却无所适从、笔不成文。新课程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好事,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能力基础普遍较差,语文的阅读能力层次普遍偏低,要想在短期内达到新课程的能力要求,绝非易事。
总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等矛盾。这些矛盾让很多教学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消解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