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7-09-26刘智华李铁铮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优化路径农村金融

刘智华+李铁铮

【摘要】本文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投资水平、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农村金融实现混合发展、支持农业投资基金多元发展、加强农业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新形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金融服务等措施是我国农村金融优化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3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5.022

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的一贯国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也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路径。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業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从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到2014年底,农村地区贷款余额增长2.86倍,年均复合增长21.7%;农户贷款余额增长2.99倍,年均增长22%;全口径涉农贷款增长2.86倍,年均增速21.7%。农村、农户、涉农等农字号贷款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速,贷款占比显著高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扶持“三农”绩效显著。农业金融在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功能。但是,从实践角度分析,金融产品和服务尚不能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和多样性不足,以及农村金融保险覆盖面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因此,洞悉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方向和强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金融体系优化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表示,而广义的经济增长不仅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体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等方面。从经济增长的上述内涵出发,农村经济增长可以用“农业GDP增长速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作为表征变量。

农村金融包括以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业(主要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和以担保、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业。实践中,我国既有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金融业,也有以农业小额贷款、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等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业,特别是各种非银行金融形态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机补充,有效满足了不同信用结构主体对金融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农业存款和农业贷款总额、农业小额贷款和农业担保金额等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发达国家通过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美国为例,受制于自然风险的影响,农业生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了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户利益,美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美国农业保险由巨灾保险与附加保险两部分构成,《2014年农业法案》降低了直接支付、反周期补贴和平均收入选择补贴等项目,提高农业保险资金,安排农作物保险预算898亿美元,约占财政预算总数的10%。澳大利亚通过金融支持的形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在《低碳农业倡议法》的体系下,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政府获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推广服务。概括起来,发展农业金融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关键,而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金融发挥着重要功能。例如,中粮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与金融有机融合,通过涵盖期货、基金、保险、信托、银行等一系列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开展金融服务业务,整合各种资源,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

第二,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农业经济投资。长期以来,农业投资能力的薄弱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的关键短板。一方面,由于农村交通设施投资能力的薄弱,导致大量优质产品无法高效率地从田间转移到餐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弱,加之匹配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开发能力较弱,导致农业营销模式滞后。因此,通过发展农业金融,有利于提高农业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能力。

第三,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一方面,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是实现农民收入保障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抵押等,有助于帮助农民更新农业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第四,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产经济增加值的提高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科技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远低于以色列的96%、日本的80%。发展农业金融,有利于通过农业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因此,发展农业金融有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村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增长的现状

从农村金融发展的积极因素分析,近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在传统银行金融业的基础上,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并行发展,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速形成。据统计,从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到2014年底,农村地区贷款余额增长2.86倍,年均复合增长21.7%;农户贷款余额增长2.99倍,年均增长22%;全口径涉农贷款增长2.86倍,年均增速21.7%。农村、农户、涉农等农字号贷款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速,贷款占比显著高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扶持“三农”绩效显著。同时,农业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涉农企业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多层次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获得融资。endprint

从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首先,我国金融体系执行较为严格的牌照管理,国有资本成为金融牌照资源的最大拥有主体,然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本身存在的决策效率低下、风险规避等行为特征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其次,以农户和小微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小额贷款主要依托民营经济或者民营经济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小额贷款公司对农业支持力度不显著,农业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却难以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拉动效应和乘数效应;再次,建立在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业基础上的金融主体对提高农户收入的作用不显著,相关研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大多时间只是充当资金吸收的渠道”;最后,农村金融面向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体系薄弱,农村金融缺乏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力。

优化农业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农村金融实现混合发展、支持农业投资基金多元发展、加强农业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新形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金融服务。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农业金融可持续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关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从而搭建不同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上市平台和基金退出平台;另一方面,有必要积极发展区域性乃至全国范畴内的农业产权交易机构,通过发展产权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服务企业资金需求的服务范畴,实现投资基金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农业金融资本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功能。

推动农村金融实现混合发展。实践中,受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国有银行类金融公司以及担保、小额贷款等非银行类金融公司风险控制和经营业绩方面的要求,现有的农业小额贷款、农业担保等金融服务主要依托民营经济或者民营经济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小额贷款公司提供,国有小额贷款公司等对农业支持力度不显著。针对上述现状,一方面应创新国资监管模式,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农业金融服务机构实现混合所有制发展,通过股权混合的模式提高决策效率和服务效率。

支持农业投资基金多元发展。投资基金是一种以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为投资对象,以股权投资(或可以在一定触发条件下将债权转换为股权)为主要方式的投资,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向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增值服务,最终通过推动投资企业上市的方式实现投资退出的投资方式。在农业投资基金发展方面,应大力推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基金形式的发展,满足不同涉农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

加强农业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农业发展的国际实践表明,农业保险在分散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长效机制,健全农业保险及再保险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特别是在发展农业保险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再保险的形式放大农业保险的融资能力和保险服务能力。

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新形态。在个性化消费时代,不同主体对农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高度个性化的特征。例如,互联网金融形态在传统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有效满足了农民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因此,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金融、农业产业链金融、农业众筹等普惠金融;另一方面应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实现农村金融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金融服务。大数据形式的出现,不仅对于通信技术产业,也对日常经济生活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形成了消费者偏好提取,为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产品推送服务奠定了基础。大数据的发展,对于精准定位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解决小微企业贷款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应大力进行数据挖掘,提高精准金融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孙玉奎、周诺亚、李丕东,201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统计研究》,第11期,第90~95页。

赵丹,2015,《中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金融经济》,第5期,第43~45页。

肖干、徐鲲,201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第8期,第87~95页。

尹雷、沈毅,2014,《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财贸研究》,第2期,第32~40页。

李向阳,2015,《信息通信技术、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證据》,《社会科学家》,第6期,第68~72页。

责 编/戴雨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优化路径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