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分层教学 优化高中数学教学
2017-09-26潘国福
潘国福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以及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分类号】G633.6
分层教学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习的兴趣和特长,把学生科学的分成不同小组,老师针对不同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不同组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最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分层教学的价值在于分层教学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于差生,能够给予特别辅导,特别关照,主要使其获取自信心,不至于厌学,能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而对于尖子生,不至于让其有骄做自满的情绪,或是一节课当中感觉知识过于简单,造成对学习的轻视,或是吃不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数学基础、兴趣爱好,从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推进,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1.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要求更多的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对每个公民的数学能力要求也更高了。数学不再是少数“聪明人”的学问,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即“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其次,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各校高中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对数学的领悟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层次。 要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还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承认学生的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如果长期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一定会让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压抑、厌倦、对抗、恐惧等情绪,从而进入心理的误区。要避免出现以上不良现象,高中数学教学也应实施分层教学。
再有,全国上下正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为了让学生有积极的求知欲,必须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个性化教学,所以分层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2.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
2.1 对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把握好学生层次,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我把这三个层次命名为能力层(A)、技能层(B)、基础层(C)。
能力层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上进心强,基础较扎实,分析、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绩较优秀。他们能独力完成习题和实验,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以帮助和解答技能层、基础层同学的疑难问题。
技能层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但有些不稳定,理解能力较强,基础不够扎实。他们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独力完成练习和实验,能积极向能力层同学请教。如教师引导得当,他们能跃升到能力层。
基础层是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层面,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但他们能在教师和能力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完成部分简单的习题。
2.2 教学目标分层
所谓十个指头有长短,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学习的结果就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有效的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适合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长生,又不能忽视中等生,更要照顾好后进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2.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学习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一些较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A层的学生讲解。课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学生在听课时不等待,C层学生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自然,层次分明。
2.4课后辅导的分层
在每节、每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随时会在课堂和作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全而,所以教师要给以学生及时的帮助和辅导,解决大家存在的问题。这里由于时间比较紧,而学生数量又比较多,可采用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遇到问题或是題不会做,而这些题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就比较简单,这样就可以一让这些会做这个题的学生给那些不会的学生去讲,学生给学生讲,对于讲题的学生来说,在讲题过程中,可能对这个知识有个更深刻的了解,而对于被讲者来说,即学会了知识,还可能从同学当中学到一些解题的方法或是技巧。同时而对一些难题,这时,基础好的学生做起来困难也很大,那么就必须老师给予细心的辅导,认真的讲解,使所有学生对该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知识也是在脑海中的重新构建的过程,对此知识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5考核激励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实施分层考核,可以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从每种意义上讲,考核激励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障。在实施分层考核时,应紧扣课程标准,从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要求出发设置测试题目,并根据A, B,C三层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题目,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的学生按要求选做。也可设置100分的基础题用于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要求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必做;;设置50分的附加题供A、B两层学生选做,鼓励C层学生思考和选做附加题,附加题的得分作为参考成绩记入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在每次考核后,对各层学生做适当调整,如B、C层成绩最好的学生分别升为A、B层,A、B层成绩最差的学生分别降为B、C层。
总之,分层教学能可以实现“人人乐学数学,人人学到数学,人人提高数学”的目标,创设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的课堂气氛。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和谐的境界中成长,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兴宏著.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教育[J].2000.7
【2】 程文著.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数学通报,20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