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2017-09-26贺万祝

教书育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名师专业

贺万祝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贺万祝

一般来讲,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或名师需要经历发展期、成熟期、卓越期三个阶段。入职教师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是第一次成长,专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进入成熟期后的教师开始分化,有一部分教师沦为有熟练教学技能的普通教师,而有一部分教师则跻身名师行列。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走向瓶颈,显现出职业倦怠的现象。这意味着,一个教师要成为卓越型的优秀教师,还需要再次的专业成长。那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呢?

一、勤于阅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和心灵成长史。对教师而言,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才能获得专业成长的力量。教师通过读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以最小的生活成本获取最宝贵的生活经验。书里写的内容大多是作者长期思考沉淀下来的精华,并且它还能让读者少走弯路,花较短的时间就能够很好地获得经过他人千锤百炼的精神智慧。

优秀教师都爱读书,读教育名著、读名师的教育随笔。如,余映潮先生乡间执教十四载,忙碌的日子里依然坚持读书,坚持记笔记,坚持思考,坚持寻找着语文教学的规律,50岁开始上示范课,厚积薄发。在与大家对话、和名师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与交融中生发感悟、得到成长。要成为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习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理论基础,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又是师德修养的指南,它也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其次,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道德的完善,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都善于通过阅读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技能。他们多喜欢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类报刊。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充实自己的精神高地,汲取专业发展与生命成长的力量。

二、躬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专业水平的试金石,也是专业成长的归宿。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优秀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充实自己、发现生活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要坚持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历练品行。要坚持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要成为名师就要把教育教学实践从生计的驱使向价值的实现提升,从任务的完成向主动性的创造提升,引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理性认识,使专业知识能够真正地融入教育教学的生活中。另外,优秀教师特别是名师都善于立足于课堂的教学实践,要上好公开课和优质课,更要上好常态课,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技术,凝练教学主张,不断探寻理性的教育教学实施,构筑实践性知识,实现再次成长,让优秀教师从“成熟”走向“卓越”,进而成为名师。

三、善于交往

交流、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需。教师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经常跟什么样的人交流。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同伴的帮助,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说过:“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就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就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就能登上巅峰。生命中最不幸的就是你身边缺少积极进取的人,缺少有远见卓识的人。”教学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实践活动,正因为如此,教师之间才更需要加强交流与沟通。课余时间,同事之间可以围绕某个方面的教学问题,进行切磋,分享观点,交流经验,相互启发,这是提高反思质量、积累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事随口而出的几句话,就可能让自己有“茅塞顿开”之感,从而解开自己的困惑,找到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正确方法。总之,教师不能自我封闭,应该主动与同事交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认真学习他人的经验与长处,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精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成长=反思+实践。叶澜教授也曾经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经验是专业成长的重要来源,但是经验并不一定能为教师成长提供营养。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反思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专业认识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说:“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名师是我们教育界反思状态的发动机——他们启发我们,这便是名师的价值。”名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持续获得体验;通过对教育结果与教育对象的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行为;由关注自己的角色到关注教育中的对象,深化对教育的反思。要做好反思,教师首先要认识自我,这是反思的前提;还要敢于自我批评,严于自我剖析,这是反思的必然途径。要成为名师,就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研究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发挥优势,激发潜能,进而提升个体的教学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记录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与自我反思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积淀教育智慧。

五、乐于写作

教师提笔写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用写作记录我们的职业生活,固化已有的经验。第二,用写作拓宽我们的精神疆域。第三,用写作改变我们的职业状态和行走方式。通过反思与写作,整理自己的思想,提升生命的高度。记教育日记是保证反思经常化的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他认为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供某种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些记录是教师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了32年的教育日记,一生撰写了41部专著,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写了1000多篇供学生阅读的作品,成为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李镇西说,要“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实践。”特级教师窦桂梅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她不属于一份工作,而属于一番事业,从教以来,她阅读了约300万字的专业书籍,写下了20万字的读书随笔、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0多万字的教学笔记。在阅读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在写作中积累。只有在专业的阅读、写作、实践和反思中,才能一步步地将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要在事业的拓展和灵魂的丰盈中实现生命的成长。它也可以助力教师更快地成才,尽早跨入学科名师行列,尽享专业发展带给自己的快乐。■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南漳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名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