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骨精神
——论韩宏宇的山水画

2017-09-26刘笑

走向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美术家山水画山东省

文/刘笑

尚骨精神
——论韩宏宇的山水画

文/刘笑

APPRECIATION OF HAN HONGYU'S LANDSCAPE PAINTINGS

韩宏宇,字子远,1980年生于济南,学习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系。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舜美术馆副馆长、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师。

韩宏宇的绘画风格源自南宋,以李唐、马远、夏圭诸家为法,兼及王蒙、唐寅、戴进、石涛等,古而不旧,严谨地继承了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章法,在回归中实现性格气质与传统文化、现实感悟的整合与内化。在这个唯恐创新不足的时代,作为一个青年画家,由师古而创新,从传统内部寻找革新因子的艺术道路不失为大胆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耐心。

“骨”是韩宏宇对南宋绘画注入的某种变革精神,可以看作是其对南宋山水画中田园牧歌式的意境的反拨,证明他对雄浑阳刚的山水气象的偏爱。作为中国美学中的核心义理,“骨”的审美范畴在发展过程中指向了劲健、刚强的力量表达。骨立而神生,韩宏宇的绘画正是由“骨”确立了基本的气象和风貌,以一种行笔正直、朴实庄肃的整体气韵托出,成为画面结构秩序和精神气质的“支撑”。

○《仙山胜境》248cm×129cm

○《观瀑图》136cm×68cm

○《轻舟已过万重山》136cm×68cm

○《飞流直下三千尺》136cm×68cm

尽管韩宏宇借鉴了马远、夏圭的截断式构图方式,但他并不着眼于平远的布局,而是常常以几座主峰压住画面,时而端庄稳定、有通天拔地的自然形态,时而陡峭险夷、寓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表面上看,韩宏宇同南宋大家一样取法“实少而虚多”,善用留白未尽之言,而实际上,韩宏宇的“虚”处仍是靠坚凝的石质质感相托出,他甚至减少了山水画中常有的物象符号(如长松巨柱、飞瀑流泉等),正是为了与用线表示的山的具体结构相对照。

大面积的留白之间,形成了山与山之间的距离,完成了“空谷”意象的营造,这与传统山水画中对烟云、水瀑的强调有极大的不同,由此在稳健、凝重的画面结构中渗入了超脱自由的兴味。因此韩宏宇画面中的“骨”不霸悍、不专断,韵律和情感的基调缓缓流淌。与其说南宋山水画启示了韩宏宇山水画的笔墨和气韵,不如说是他生命中的率真、随和、自在的性情契合了宋元画人的精神。

编辑/杨俊生 刁艳杰

○《历山物语》121cm×220cm

猜你喜欢

美术家山水画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