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娜塔莉文学创作的因素

2017-09-25关娜娜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童年创作影响

关娜娜

摘要:《童年》是法国著名新小说派作家娜塔莉·萨洛特83岁高龄时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全书通过70个记忆碎片讲述了娜塔莉来回奔波于父母亲之间的童年经历。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为她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本文将从娜塔莉的童年经历入手,着重分析童年生活对她日后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童年》;自传体;创作;影响

童年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最初阶段,它不同于青少年时期的活力四射,不同于中年的成熟稳重,更不同于老年的恬淡安详,它是一个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童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知识积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童年,而且更因为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中介,因而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事实表明:个体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了基调,规范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童庆炳:103)对于娜塔莉·萨洛特来说,她本应平静快乐的童年生活随着父母的离异变成了泡沫。此后,她往来于父亲所在的巴黎和母亲所在的彼得堡,直到决定正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才结束漂泊的生活。虽然日子稍许安逸稳定了,却又面临着与继母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即使是这样看起来并不幸福的童年生活,却也成了她人生的宝藏,赋予了她一位作家应该具备的美好品质。本文主要分析童年经历对娜塔莉日后创作道路的影响,通过层层分析以帮助大家了解这位“神秘”的新小说派作家。

一、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沃土。它为我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家庭的整体氛围对孩子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而构成家庭单位的父母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阅读《童年》,我们发现娜塔莉的亲生父亲是一名化学家,母亲和继父都是作家,舅舅是律师,祖父是沙俄时期唯一的犹太教授,即使连最“愚蠢”的继母,也可以流利使用法语和俄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娜塔莉自然也是耳濡目染,深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

二、知识的积淀

(一)书的百花园

经过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明,人的知识积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童年,因为这时正是知识建构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童年的娜塔莉提供了很多与书籍接触的机会。“我不知挑哪本书好,在所有的房间里,家具上、地板上、到处都是书,有妈妈和柯利亚带来的,也有从邮局寄来的……薄的、稍厚的、厚的……”(娜塔莉·萨洛特:42)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正是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因此小时候的她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但是因为年龄小,作者无法系统的、分门别类的整理这些书籍,她只能从书的厚薄进行区别分类。她不仅仅只是摆弄这些书,而是用心去阅读它们。在她阅读的书中,既有简单易懂的儿童故事《安徒生童话》、《王子与贫儿》,也有处处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大卫·科波菲尔》等。在布雷邦学校时,老师就曾夸她拼写错误比别人少,读的书比同龄人多。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只是外在因素,而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娜塔莉自身的美好品质才是她成为一流作家的主要推动力。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选择事物时的一种态度,也是人们在了解事物和从事活动中所呈现的一种意识倾向。它总是与某种情景联系在一起,反映某种情况下正在发生的事。一个人一旦有了兴趣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个对象中,专心致志的从事某项活动,积极推进某项工作。(傅煜平:3)童年时期的娜塔莉就是一个对书有着无限热忱的小女孩。当父亲劝她别读《罗康博尔》,说这是一本蹩脚货时,她的反应是“但我身不由己,一有空就去翻这本厚书……”“好不容易才盼到这一刻,我可以在床上摊开书,翻到前次不得不停下来的地方……我纵身跳了下去……不可能停住,无论是字眼、它的意义和外貌,也无论是句子结构,都无法阻止我,留住我。”(娜塔莉·萨洛特:140)作者使用“身不由已”说明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作者,她对它非常感兴趣,一有时便忍不住要去翻阅。“翻到前次不得不停下来的地方” 表明她在阅读过程中舍不得停下来,舍不得离开书中的世界。“不可能停住,无法阻止我”,连续使用否定形式,表达了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她急切的希望看到这本书,迫切跃入书的世界,什么都無法阻止她,她要在那里自由翱翔。那是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在那里,每一刻都能看见宫殿、府邸、家具、花园、漂亮的马车、金币的海洋和钻石的河流。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狭小、卑俗、吝啬……娜塔莉爱好读书,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状态,充实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她孤独,心事无人诉说,连最亲近的妈妈也“背叛”了她。是读书这一兴趣带给了她希望,把她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样的童年经历成了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三、语言的国度

(一)语言多样性

娜塔莉毕生都在对语言进行不倦的探索,她试图通过语言描绘出隐藏在意识深处的“秘密”。我认为她对词语的这种极致追求与她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萨洛特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她不得不奔波于父亲所在的法国和母亲所在的俄国。因此她通晓法语和俄语。此外,她还掌握了英语和德语。在《童年》中,我们也能窥知一二。“那是父亲带我去瑞士的因特拉肯城或者比腾堡城度假,我大概五六岁,那位年轻女人负责照料我、教我德语”。(娜塔莉·萨洛特:5)当外婆(继母的母亲)来她们家时,作者写道:“……我爱和她谈天,好恢复以前学过的德语。”(娜塔莉·萨洛特:119)当继母为她同父异母的妹妹莉莉请了英语家教时,娜塔莉也利用一切机会向这个家教学习。她觉得英语这门语言对她极具诱惑力。“通过那些为莉莉买的美妙的摇篮曲和儿童书,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国度,那里的一切使我着迷,唤起我心中的温情和思念……”(娜塔莉·萨洛特:139)我们不难发现,娜塔莉对英语有着强烈的热爱,在巴黎大学求学时,她主修的便是英语专业。精通法俄英德等多种语言,这是她了解文学世界的主要渠道,通过自己掌握的语言,她能够接触到各个国家最为纯粹的文学作品。站在巨人的肩上,使她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endprint

(二)语言炼金术

娜塔莉一生致力于对传统小说的革新和对语言的探索。在众多风格迥异的新小说派作家中,她以写内心独白的前奏而出名。如何才能描述存在于人们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呢?我认为娜塔莉是通过对语言的熟练运用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像她自己亲口说过的那样“《陌生人的肖像》有一整章是从几个普通的词儿开始写的:“您说谁的坏话呀?”这句话做了试剂或催化剂。有个事实是肯定的:对向性的探索与对形式的探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向性和形式应取自语言,经过语言的改造,但不能俯就先前存在的形式。”(娜塔莉·萨洛特:《作家们如何工作》)由此可见,她在创作过程中给予语言多么重要的地位。娜塔莉对语言的探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早在她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 “……正在这时,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感觉……它后来再没有以这种方式出现过,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多年以后的今天,尽管它已衰弱,部分地丧失,但当它再出现时,我感到……感到什么?用什么字眼才能抓住它?不是笼统的字眼:“幸福”,不,我最先想到这个字,但不是它……“极乐”、“奋激”,不,这些字太丑,别让它们碰它……“着迷”,这个字使那种感觉退避三舍……“欢乐”,对,也许就是这个……这个不起眼的、简简单单的小词比较接近,不会有什么大危险……”(娜塔莉·萨洛特:35)这是娜塔莉与父亲和继母薇拉在卢森堡公园时,作者因所见所感而万分高兴。她想描述这个时候的那种微妙的、转瞬即逝的感觉。于是开始寻找合适的词汇。“幸福”“极乐”“奋激”“着迷”都无法令她满意,它们都太通俗普遍,随处可见了,无法表现出她当时那种宁静恬淡,不想受到任何干扰,希望时光留驻的心情。最后她认为“欢乐”更符合当时的心境。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便有这个字斟句酌的好习惯。

在柯罗连科(母亲的同事)说她在写小说之前,应该好好学习拼写法后,伴随着这样的‘童年创伤,“我坐在房间里靠窗的小桌前,用钢笔蘸着红墨水划字……显然,它们和书里的字不一样……它们似乎有点畸形,有点残废……瞧这个字歪歪斜斜,站不稳,我该把它放在……也许是这儿……不,那儿……我在想……我大概弄错了……它仿佛和别的字合不来,那些字生活在远方……我去远方把它们找来,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对它们合适,我不了解它们的习惯。” (娜塔莉·萨洛特:35)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开始推敲词语,想为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有些词汇是她不了解的,不会用的,但她不会置之不理,而是会查找字典,直到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为止。她对词语的极致追求小时候已经显露无遗了。萨洛特成为作家后,依然认为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罗布·格里耶在一次讨论会上问她:“这个世界在语言之前是否完整地存在?或者你是否通过语言使世界存在?”萨洛特回答:“没有语言,这就不存在,但是,没有这个,语言也不能存在”。(郑克鲁:1522)对她来说,语言就是整个世界。没有语言就没有世界。因此,她一生都在对语言进行不倦的探索,所以法国《读书》杂志(1997年11月)把她称为“词语的驯服者”。对此,她当之无愧。

四、想象的世界

麦考莱曾说过:“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娜塔莉孩提时代的一些行为便深刻地证实了这一点。“而我所熟悉的身边那些结结实实的字,一当我把它们放在这里或那里,放在那些异乡人之间,它们就显得笨拙、局促、可笑……仿佛是一些人移民到陌生的国家,不熟悉那个社会,不了解那里的习俗,不知道该怎样做,连自己是谁也不清楚。”(娜塔莉· 萨洛特:45)小娜塔莉把那些自己认识却又不会使用的词语想象成移民到陌生国家的人,赋予了词汇一种别样的生命力。通过她的描述,在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哄乱嘈杂的“词汇之国”,外来移民在这里格格不入,无法融入这里的主流生活之中,那种尴尬窘迫之状,让人不禁想帮他们一把。倏尔,一条流动的“词汇之河”映入眼帘,构成这条河流的每个单词在漫无目的地奔流,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娜塔莉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到了她所创造的世界,并引导我们进行再创造。作者的想象力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筹码之一。“我蜷缩成一团,全身都藏到毯子下面,但这也无济于事。恐惧,一种此后再未出现过的恐惧,朝我滑来,钻进来……它是从哪里来的……我无须看,我感到它在我四周……这个阴森森的绿光,就是它……这些小径上那些僵硬的、阴暗的尖树,青灰色的树干,就是它……这些向着灰色石墓走去的,穿着白袍的阴森的幽灵,就是它……他们举着摇曳不定的大蜡烛,就是它……它散布在四周,充满我的房间……我想逃走,但没有勇气穿过床和门之间那片充满恐惧的空间。”(娜塔莉·萨洛特:47)“阴森森、僵硬 、青灰色、灰色……”这些形容词以及 “绿光、尖树、树干、白袍、幽灵……”这些名词带给我们的是一幅衰败阴暗、凄凉落寞、毫无生机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小作者也害怕的缩成一团钻到毯子里,但却无济于事,恐惧就像有形之物一样滑向作者,如影随行。“她随手拿了毛巾或衣服,遮住画的上半部”。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由一幅画而产生的恐惧。有人为她遮住,她才得以解脱。小作者夜里入睡前看到一幅画,通过她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毛骨悚然的世界。我们紧跟她的步伐,或紧张,或害怕。到了最后才了解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恐怖”,让人唏嘘不已,不得不说这就是想象的魅力。它在童年时期的表现最明显、最强烈,会给人的一生留下无法抹除的印记。娜塔莉童年时期的想象力,长大成人后也并没有遭到扼杀,而是原原本本的体现到了她的创作中。我们可以说她在63岁时创作出的《金果》通篇都是由想象力搭建而成的。全书的主人公就是一本名叫《金果》的书,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不知身份的一群人对它的议论。阅读这样的书,我们的思维必须与作者的想象力同步,才有读懂它的可能。

五、怀疑的精神

“怀疑的精神虽然正在毁灭小说的人物以及所有使人物具有强大力量的种种过时的手法,但这种怀疑精神却表现了一个有机体的一种病态反应,适足以保卫自己的生存,获得一种健康上的新平衡。”(柳鸣九:40) 娜塔莉认为在怀疑精神下创作出来的新小说摧毁了传统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也取代了传统的创作手法,使小说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对于新小说而言,发展的最初动力就是对传统的怀疑与挑战。作为革新的先驱者,娜塔莉的怀疑精神植根于童年。在她的自传中写道:“我们正在乡间什么地方散步,妈妈挽着柯利亚的胳膊往前走……我待在后面盯着那根木头电线杆……‘你碰一碰就会死这是妈妈说的……我很想碰一碰,我想知道,我又害怕,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伸出手,指头碰到了电线杆,就这样,完了,可怕的东西,电线杆里最可怕的东西,我已经碰了它,它传到了我身上,它如今在我身上,我在地上打滚,好把它赶出来,我哭着喊着,我死了……”(娜塔莉·萨洛特:14)妈妈教导娜塔莉不要碰电线杆,碰了会死。但是,出于好奇心理,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作者也要试一试碰电线杆的感觉。一碰完便惊慌失措,满地打滚,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儿童的世界永远都是这样矛盾和天真,一方面,好奇心驱使她去触碰电线杆,另一方面,又害怕这一行为给她带来的后果。天真的孩子相信妈妈对她说的话,但是却没有按妈妈教导的那样做,而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儿时的娜塔莉已经懂得了用行动去验证自己的怀疑,而这样的精神也伴随了她一生。成年后,当谈到小说创作陷入巴尔扎克式的泥沼时,娜塔莉明确指出,当今是“怀疑的时代”,“时代的怀疑精神使小说家不得不尽他的最高的責任:不断发现新的领域,并防止他犯下最严重的错误:重复前人已发现的东西”。(柳鸣九:40)娜塔莉认为写作不能一味的重复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对此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探索出一条小说发展的新道路。她的一生都在怀疑:为什么不能改变传统小说的写法,为什么不能探索出一种小说的新写法呢。正是拥有这样强烈的怀疑精神才使得她在新小说的路上越走越远,成了新小说派真正的先驱和代表人物。endprint

六、探索的步伐

“我绞尽脑汁想应该怎样推算,但总算不出来,水管到底流出几升水,交叉而过的倒楣的火车什么时候到站……父亲通过既神秘又神奇的代数一下就求出了答案 ……”(娜塔莉·萨洛特:89)但是小作者并没有学过代数,老师只要求用算数算,这可难倒了父女两人,他们冥思苦想、齐心合力一起寻找答案,有时候顺利解决了问题,父女俩便欢欣鼓舞,感到无比满足。但也有探寻无果的时候,这时她父亲会去请教隔壁的同事。等他满载而归,“我快要睡着,或者完全睡着了,这时父亲走进来……‘你睡着了?‘不,没关系……答案找到了?'‘是的,简单极了,我们怎么没想到呢?”(娜塔莉·萨洛特:90)于是,父亲就开始为娜塔莉讲解,条理清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等讲完解题思路,小作者不急着去睡觉,而是要把整个过程写下来,生怕过一夜就会忘记。通过作者描写的一件平凡小事,她和父亲那种勤学,好学的精神,那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禁感叹道小时候的娜塔莉已经表现出了那种异于常人的优秀品质。童年经历是她未来探索小说新写法的“前奏曲”。在新小说派的理论纲领《怀疑的时代》一文中,她表明“在日常生活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某种奇特的、激动人心的事物。人物的每一个手势可以描绘出这种深藏的事物的某一面,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摆设可以反映它的一个面目。小说的任务正是要写出这种事物,寻根究底,搜索它最隐深的秘密。”(柳鸣九:31)日常种种成了她研究探索的对象,如何把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隐藏在事物深处的本质描写出来,这便是她小说创作过程中不懈探索的秘密。这样的小说内容既新颖又丰富,却难以攻克,她穷尽毕生之力才开辟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作道路。

七、结语

《童年》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三维立体的娜塔莉的形象。她好学,追求完美,想象力丰富,充满怀疑精神,不拘泥于传统,热衷于探索,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如果让我们读者用一句话来概括她,还真不知道该说哪一点。我认为她就像一个阳光照射下水晶球,总能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这就是她的独特魅力。

以《童年》为媒介,结合娜塔莉小时候的真实经历,我们通过五个方面分析了她儿时的优秀品质及其对日后创作的影响,不难发现,这些影响因素是深深扎根在童年经验之中的。这本自传体小说具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娜塔莉最珍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傅煜平,《论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及其对学生管理的启示》[J].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江林,《娜塔莉·萨洛特访谈录》[M]. 译自《读书》(1995年9月)

[3]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之《怀疑的时代》[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娜塔莉·萨洛特,《童年》[M]. 桂裕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娜塔莉·萨洛特:《作家们如何工作》,J.?L.德·朗布尔收集的言论,载于1972年1月14日《世界报》

[6]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學》[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7]郑克鲁,《法国文学史》(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年创作影响
Jazz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