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2017-09-25郑玉冰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机关党建双一流高校

郑玉冰

内容摘要:机关党委作为机关的基层党组织,其党建工作开展的成效如何,对高校的整体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新时期,对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探索,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创建“双一流”,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 机关党建 双一流 创新

高校机关党委是高校党委在机关的基层党组织,但其身处位置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机关党委不同于一般的基层学院党组织。从工作性质上看,机关党委处于高校核心,直接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服务,其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整体的党建工作;从工作对象上来看,机关党委面对的是机关所有教职工,几乎全是业务骨干,其党建工作落实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水平;从工作内容上看,机关党委的工作头绪多,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涉及到工会、女工、行政事务等方面的工作,其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能否凝聚机关人心,调动机关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在新时期,探索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创建“双一流”,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创新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是推进高校创建“双一流”的重要保障。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建设要求。创建双一流高校对于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增强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所以,做好高校“双一流”建设,其关键在于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机关党委作为机关党建的工作推进的重要载体,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有助于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1)机关党建为“双一流”提供方向保障

建设双一流大学,必须要建立在高校的校情之上,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学校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党对高校的整体领导,确保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方向正确、稳定和谐。

(2)机关党建为“双一流”提供纪律保障

通过创新机关党建,建立起完善的并且符合高校特点与实际的奖惩体系,为建设“双一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一方面,能够增强机关各职能部门的执行力,提高机关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快高校机关整体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各项纪律教育,引导教职工求真务实,潜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少走弯路,为学校机关层面的业务工作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3)机关党建为“双一流”提供人才保障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机关党建需要加快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是吸引人才向高校聚集的有力措施。注重机关教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去除限制优秀教职工成长的各项因素,有利于打造一支先进的党员干部队伍,进而为高校的深化改革出谋划策,保障学校稳定,形成良性循环。

2.创新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是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机关党委处于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其关键特殊的位置,决定了机关党委是学校党委在学校机关管理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其党建工作是提高学校机关党员战斗力的保障。机关党委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对象,亦或是工作内容上看,其党建工作成效如何都能够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整体。因此,机关党委应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进一步采取符合高校校情的措施,理顺机关各党支部的实际工作情况,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有助于保证学校机关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有序且高效地运行。

二.高校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1.坚持“以党员为本”,加强机关党建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做好党建创新的前提,机关党委党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广大机关党员身上,高水平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做好高校机关党建的前提与保障。想要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担心,就要能够将优秀党员引进来、留得住、培养好、有出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就要一切以党员为本,一切围绕党员的切身利益,主动关心党员干部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起广大机关教职工的积极性,顺利推进高校机关党建工作。

2.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发展制度,推进机关党员成长成才。

随着高校深化改革的逐渐推进,机关教职工干部逐渐年轻化,青年教职工是高校管理岗的中坚力量,对于这部分教职工,机关党委要加强思想教育,符合条件的优秀老师要积极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优化机关党员队伍结构。其次,根据机关不同年龄层的党员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与理论学习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党员的水平。再次,完善并落实党员干部选拔机制,优先将素质高、作风硬、业务强的机关基层党员放到机關干部考察队伍中去,激励并帮助机关优秀党员成长。积极探索党员发展制度创新,在同类院校开展调研,将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有效的书面制度,帮助机关党员成长成才。

3.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在党建活动开展中,部分机关党员存在政治理论学习意识薄弱,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发挥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需要让广大的机关党员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自觉自愿的去学习,切实提高党建活动的参与力度。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层党员的不同规律,贴近党员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活动。其次,要打破固守思维,大胆尝试摸索,采取一些灵活、有效、务实的活动形式,将社会上好的活动引进来,与学校实际状况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同时带领机关党员走出去,走访其他高校企业,开拓视野。再次,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微”平台,碎片化、动态化,将党建工作“微”渗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提升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

新时期,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既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高校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机关党委需要结合高校新时期的新目标,探索新的机关党建工作的途径,以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高校机关党建工作[J].张幼铭,陈智敏,陆旭东.科教文汇.2009(8)

[2]我国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及发展研究[J].张帅.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关党建双一流高校
机关党建在机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浅析如何搞好机关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