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2017-09-25胡清芬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在我国文化的传播和民众的教育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职责。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的采用对阅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运用“导而弗牵”这种启发式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着力探寻研究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导而弗牵”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导而弗牵 阅读 教学

英国著名科学学者贝尔纳曾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此话意在指明,阅读方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由于传统阅读教学中那种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弊病繁多,因此教育工作者开始在导读式的阅读教学中下功夫,也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道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一.“导而弗牵”的内涵

中国最早的导读发源于教育。《国语》记载,申时叔在向楚庄王提出太子的教育意见时,就列出一组书名,并说明每种书的教育目的,这些书名和说明文字就具有一定的导读之意,这说明“导而弗牵”的教学方法,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礼记·学记》更是直接提出了这种教学方法。《学记》十分注重启发式阅读教学,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①,这里的“道”就是现在的“导”,“道而弗牵”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不要执“牛鼻子”,不要牵着学生走,而是应该及时地指导、引导、辅导他们,特别要注意“因势利导”,这里的“勢”就是在学生在阅读时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惑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出手”。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说,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能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样学生的阅读才能不断往宽处、深处走。

总的来说,这种“道而弗牵”的阅读教学方法其实不仅包括教师要致力于“导”,学生寻着老师的指导进行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质、完成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目的。

二.“道而弗牵”的教学理念

一个人的思想和理念往往引导行动,一个教师好的教育理念必然对他的教育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第一,要树立“双主”理念;第二,要树立“有效”理念;第三,必须树立“对话”理念。

第一,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牢固树立“双主”教学理念。

“双主”理念是从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中来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②本文的“双主”指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的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基本上都是满堂灌,师道尊严的威慑让学生闭口藏舌,而“双主”教学理念,会让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为“顺着学生个性发展之'势',指导之、引导之、辅助之、启发之;教师'导'之有方。”③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树立“双主”理念,能使“导而弗牵”这种方法的运用更高效。

第二,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理念来源于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它是指“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俱佳的教学行为。”④与有效教学相反的是无效和低效。也就是说,教师在施教之前要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施教当中要有正对性、有重点地予学生以有效的讲解、点播、指导;在施教之后要就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思,以在下次阅读教学时改进。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并不是教师临场发挥能力的结果,而是应该在“有效”理念的指导下深思熟虑、殚精竭虑后结出的“果实”。

第三,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牢固树立“对话”教学理念。

“对话”理念来源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⑤这一阅读教学理念的提出,把“对话”教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实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教科书编者、作者、文本”等不断对话,其“视界”逐渐融合的一个过程。出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说的学生的这种“视界融合”的迫切需要,教师在运用“导而弗牵”的教学方法之前必须树立“对话”理念。

三.“导而弗牵”的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教学理念往往是正确教学行为的先导,但同时正确的教学行为又反作用于教学理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导而弗牵”的教学行为对如上教学理念也会有促进作用。本文所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一些教学策略。

在谈“导而弗牵”的教学行为之前,本文先探讨一下现代阅读教学的现状。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徐金国在他的文章《名著阅读应该导真阅读深阅读》中指出现在阅读教学的三种现状:一是“放羊式”阅读教学;二是“节选摘编式”阅读教学;三是“应试式”阅读教学。

第一,“放羊式”阅读教学。“放羊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相当于牧羊人,由于许多教师自己阅读范围有限,视野狭窄,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哪里是“丰满的草原”,将学生这群“羊”随便就放了,也不管他们是否会“饿死”。这样的阅读教学容易让学生的阅读浅尝辄止,难以深入。

第二,“节选摘编式”阅读教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材编选材料或教师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时往往会择取精彩片段进行导读,这种导读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断章取义式的阅读,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正确地理解原著,这与现在新课改中提倡的“整本书阅读”这一理念是背道而驰的。endprint

第三,“应试式”的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都受到“应试因素”的制约。在教学中,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往往将名著内容设计成阅训练题,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更会然学生思维僵化,理解力得不到提高。

如上分析,现代教学现状确实是令人担忧的,但是有问题就必然有解决的办法。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在“导而弗牵”式的阅读教学中,到底如何做才能真正改善阅读教学的现状呢?本文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⑥一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绝对是提高阅读的关键。而学生这种求知欲的激发,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的兴趣。温儒敏主编强调,要“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情,摸清学生个性,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喜好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在上导读课之前,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故事、文字、游戏、歌曲等。

第二,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教授给学生一些阅读的小技巧。阅读小技巧的运用往往能让学生的阅读事半功倍。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小方法,比如说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比如说略读需要“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然后最少看看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如果这本书有书衣,要看看出版者的宣传文案”。⑧也可交给学生做笔记的小方法,比如划线,在空白处做星号、圈出关键字、写读书感受等等。

第三,运用“导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必须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阅读分享是运用“道而弗牵”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在读完之后,内心必然会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或专题研讨会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教师也可以提前预设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和开放性,通过沟通交流,不仅可能使学生内心的疑问得到解决,还可能会让学生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力。

总之,运用“导而弗牵”教学策略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探索,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导”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面面俱“导”,也不能只“导”一面,要有所选择,有的放矢。

综上,本文通过对“道而弗牵”的内涵、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的阐述,基本让呈现了一种清晰而完整的阅读教学方法。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在课堂上的实施运用是很灵活的,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学习情况去运用。“导而弗牵”这种阅读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錢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美]爱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9).

[5]徐金国.名著阅读应导向真阅读深阅读[J].语文建设,2016(9).

[6]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介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1).

[7]杜蕾.我国中学语文导读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8]陈园园.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注 释

①戴圣.礼记[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②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③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④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⑦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9).

⑧[美]爱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作者介绍:胡清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