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时代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思考

2017-09-25李建荣杨巨成于洋张传雷史艳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物联网工程产教融合

李建荣++杨巨成++于洋++张传雷++史艳翠

摘 要 从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出发,针对高校物联网工程教育的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探讨互联网+教育时代对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物联网工程;教师专业素养;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26-02

Consideration about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lleges Teacher Majored in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in Era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LI Jianrong, YANG Jucheng, YU Yang, ZHANG Chuanlei, SHI Yancui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 majored in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from aspects of the cha-llenge and the strategies in college educ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1 引言

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促进物联网广泛应用的重大举措,“互联网+教育”正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互联网+教育”使得高校教育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的接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地域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共享知识或信息。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各高校近几年来的新建专业,没有更多的办学沉淀,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互联网+教育”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师的素养能力要求更高,如何提升这些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当前需要迫切探讨的问题。

2 高校物联网工程教师专业素养现状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尊重教育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彻底重构,改变传统教育的不合理方面,实现教育的再造[1]。

目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物联网工程专业可能开设在不同的学院,如有的高校开设在计算机学院,有的高校开设在电子信息学院。这就造成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师资条件也不尽一致。因为是新办专业,实践性很强,这就导致教师的硬件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像物联网软件设计、传感器网络等课程的实践性都比较强,教师应该深入物联网企业,熟悉物联网企业的实际运行环境,掌握课程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紧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沿,提高专业素养。

3 高校物联网工程教师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入融合,高校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等都将发生新变化,高校教师的素养能力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教学理念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时代,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资料,互联网仅作为教学与学习的协助手段,还未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教育发生深度融合,教学模式、课堂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模式均需要重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了增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教育形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技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大数据、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地位的转变,要开阔思维,利用互聯网技术进行创造性教学,要成为创造性的设计者;并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等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以使学生获得个人的提升。广大高校教师的理念尚未从传统教育中转变过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对广大教师形成挑战。

教学方式由课堂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聆听、记笔记,课下完成作业,有疑问再到课堂上向教师求解。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而“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要通过参与和主持远程教育课程组,成为远程教育课程和多种媒体教材的设计者;要通过组织和管理学习社区,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要通过新媒体技术,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2]。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网络信息选择、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信息素养,还需要具备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网络教育资源管理能力、虚拟学习社区组织能力等。

“互联网+教育”时代,微课、慕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网络视频、公共课、在线课堂等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课下进行学习与在线讨论、解答,在课上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与学生一起来解决问题。教师不再作为唯一的权威者,成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同时也不再作为知识传授的唯一来源。“互联网+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和关系,给教师的素养能力带来挑战。endprint

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传统的课堂学习向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习者面对面教学,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主要是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云计算、大數据等互联网技术兴起,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移动视频互动成为现实。互联网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日益成熟,为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变化日益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习惯。

移动互联网教育可以使人们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讨论,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如何充分挖掘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有机结合,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4 高校物联网工程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能力的途径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应有新的拓展。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当务之急是转变教学理念,加大对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掌握,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转变教学理念,拓宽知识面 高校教师依然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引导者,应该具备比学生更加宽广的知识面。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与方便的条件下,学生很容易得到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加大学习力度,只有比学生懂得更多,才能具有说服力与权威性,才能控制好教学。同时还要了解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地借助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助育人平台,积极参与企业教改课题,联合企业力量编写实验教材,借助企业教学平台,拓宽跨学科知识面。

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的处理能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会留下大量学习行为方面的数据,而要将学生的课堂信息转化成各种数据,就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数据处理功能,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统计分析角度更好地指导后续课程的指导与制作。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善用数据,并重视数据在课堂教学及科研中的价值,善于从数据的视角理解、评价和调整教学过程,注重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彩霞.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素养发展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6(4):92-96.

[2]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物联网工程产教融合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商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多维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