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科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2017-09-24朱海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管理科学新趋势适应

朱海珍

摘 要:一个成功的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管理层面的比例不断占比上升,面对市场环境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企业管理需要在企业管理层面以提升,才能不断跃升。本文通过分析管理科学,从而将管理科学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进而帮助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重点强调了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运用先进工具和科学方法来进行科学管理,适应新环境,顺应趋势走得更加长远。

关键词:管理科学,新趋势,企业,适应

引言:管理科学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资料、应用工具、先进的科学方法,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管理者。不同的人对管理科学的定义也是参差不齐。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提出过经营者面临的五大挑战,分别是,管理观念的变革、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企业家的培养、人本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关系 。

一、观念的转变

观念来自人的认知,一个崭新的观念可以再造一个全新的企业,所以,作为一名企业的高管甚至是领路人,在管理企业或者一个团队时,应当不断踊跃出新的管理观念。全球观念,是全球化的基本表现之一,也意味着理念不断推向国际,企业家不断修正思想观念。

彭宗洲曾以日本企业为例:日本企业闭锁的企业统治、企业经营及政策制定的内部交易、长期固定的雇佣习惯束缚了职工等,导致了日本企业从九十年代初起经历了较长的衰退时期。日本企业意识到旧的管理模式及组织形式不能顺应全球化及信息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变革 。

而于当代的中国,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又身处于经济全球化,我们不断摸索着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合适道路。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而对于一个优秀企业来说,观念的变革就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才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构建稳定的企业运行模式。改革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不断地引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趋势,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得以机会在新形势下得以发展。

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转型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当前,先进生产力,不仅是靠优化经济产业经济,还依靠着信息化时代下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当代中国提出了“互联网+” 的概念,所谓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当对信息化系统运行和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重视,根据一系列系统将实践中的不足统统暴露出来,使得企业各个方面不断完善、不断改善。对应的对策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组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在时代大背景下,凸显优势和才能的是国勘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国勘公司对标国际一流油公司,设计了三点合理的适合自公司的管理体制 :

1、搭建扁平灵活、共性统一的组织构架。

2、形成总部职能集约、业务授权合理的战略管控。

3、分类运营,差异化配置项目资源。

正是由于国勘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探究出合理的、合适的属于自己企业的正確国际化路径,才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企业家的培养

企业家的培养涵盖了各方面,重点两方则是文化培养、责任培养。

1、文化培养:

虽然身居高位,但无疑承载的责任更加重大,更加应该在领导团队的同时,完善各方面的相应知识,商场如战场,保持警惕之心,才能确保企业在商场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处理在商场上遇到的突发事件。不仅可以自学,还可以通过在公司设立不同的培训项目、改造计划,和企业员工一起参与,在了解员工水平的同时,又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与此同时方便自己正确认识到员工的优缺点,使得企业岗位和有能力的人合适匹配,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也方便自己能在实践中再次续航,开阔视野,带领企业往更高的方向前行。

提高分享意识,而不是一味地注重自己的获利程度,懂得并且做到有功则奖赏,做到奖赏科学合理,不仅团队工作更加积极,而且使得企业利益趋向长远获利。企业家的文化深度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

2、责任培养:

责任两字承载的是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希望,而作为企业家,承载的则是责任;无论是民营还是国营企业,它们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应该是为了社会主义而服务的,为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为了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得更好,无论一个企业遭遇了怎么样的滑坡,企业家都应该摆正心态,不能害怕指责然后一味地逃避,而是应该勇敢在企业艰难的时期,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企业家的责任来,带领大家渡过难关,重拾辉煌。

四、企业人本管理和技术管理

1、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人本管理,企业无法生存;没有良好的人本管理,企业无法运行 。的确如此,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切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交流与操作,单纯地开发人力资源团队是远远不够的,充分调动整个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才万分地确定了企业的活动性。加强以职工为主的现代管理思想,坚持团队合作的原则,不断聚同化异,以人为本,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增加内部互信。企业的强大,要大家一起支撑,所以,员工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作为领导者,时刻关注员工间的关系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加强与改善以员工为重点的企业建设,应当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之一。第一,健全企业的保障福利制度,畅通员工的合理述求渠道,让员工定心为公司服务,服务是相对的,你对员工的服务很好,员工反过来也会一心一意为公司服务。第二,建立合理公平的薪资格局,确保员工得其所得,自然而然,当一个企业保证了员工的劳动所得,员工无疑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企业的收益也是会有所提升。

2、技术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技术发展,不能担心要付出巨额的资金和投注大量的精力,而是要不断钻研这个版块,技术的限制会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局限,发展技术,不仅要注重现在还要着眼未来,注重专项、持久、可持续的技术。另一些层面上来说,既要注重引进、创新,又要注重自主研发,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是不妨碍我们积极好学的前进步伐,所以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

加强企业技术管理的核心无疑是创新企业的专有技术,不仅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占有优势,还可以促进企业在该基础上强化技术,使该技术达到更佳水平,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相应技术的不断提高,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走得更远。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要在科学管理的谋划上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1998-07-01期刊;作者:无 ;文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认为 经营者面临五大挑战》

[2]彭宗洲 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日美企业管理变革对中国大型企业管理的启示》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159

[4]梁伟 大连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辽阳石化公司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研究》

[5]来源:企业管理 2014-12-15 期刊 作者:无来源

[6]王海碧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问题研究》

[7]杨建新 文章:《企业技术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2013-01-25 期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新趋势适应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征订征稿启事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企业英才俱乐部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2015年《管理科学》总目录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