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教育教学之研究与启发

2017-09-23李永青王梦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启发对比教学方法

李永青+王梦

摘 要:《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的书中详细介绍了芬兰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展现了芬兰独具特色的出色教育,芬兰成功的教育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以分析芬兰教育教学特点为基础,并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其教育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芬兰教育;教学方法;对比;启发

1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芬兰的教育中,教师就像土壤,学生就像种子,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像土壤一样为种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又充分尊重学生,不会刻意的去塑造学生,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这些独立的“种子”可以自由生长成各具特色的花草,展现出他们自己原本的样貌。比如芬兰孩子们的数学作业等,大多不由老师批改,而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核对答案,或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由学生自行订正。因为在芬兰教育者看来,课程的规划是更加重要的事,老师教学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帮学生提供答案。这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学的概念就是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素质发展的活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和引领者,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发展的主体。芬兰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相比我国大部分老师花很多时间讲解作业,有时甚至还会花很多时间在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或是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身上,却很少在课程教学的规划和创新上花时间。所以我认为正如芬兰教委会的讲者所说,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作业讲解上,老师是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而不是扮演学生学习的保姆。

2 “先见林,后见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芬兰的教育也独特科学。芬兰的教学和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很相近,杜威认为人们最初的认识,是从“做中学”,即从经验中学,当一个人的活动,经过主动尝试到承受结果时,他就从经验中学到了一些东西。芬兰的教学就是这样,同时,芬兰教育也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先见林”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发扬教学民主。作者举了游泳课和花式溜冰课的例子:“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的先‘见林,基础游泳班让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样地在开朗、轻松的情境下,先‘玩水,而不是马上学游泳。不是一直强调要学什么自由式,蛙式的‘标准动作,而是让大家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轻松游泳的乐趣!”在我国,老师们一般不会这样教学,而是在教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反复练习再进行测试之后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教学,学生也很少会有亲身实践的机会,老师主要侧重于教学讲课,认为只要在考试中取的好成绩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很少关注学生是否真的会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只会学不会用的情况很常见。这种教学只注重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比之下,芬兰这种实践式教学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芬兰教育中体现的教学原则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芬蘭的教学遵循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重联系实际学好理论,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向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对策思维。在芬兰设有生活教育课以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学生们不论男女都会在实践课上炊煮饭肴,踩缝纫机织布缝衣,织毛线,用电子锯子切割木头...相比之下,在我国,我很少听说那个学校会开设生活教育课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经验是很匮乏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教学比较重视书本内容,实践课很少,另一方面,学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也以重视书本内容,考试成绩为主,对于课外实践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不高,没有起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对于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国家可以向芬兰学习,多位学生创造机会动手实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芬兰的教学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那些更喜欢动手的学生,学习进度和别的学生不同,所以芬兰教育者特别设计一些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从实务方面去鼓励孩子,老师会安排他们到各个商家去实习,并且会和孩子一起规划学习内容,从他们有兴趣的去着手。这是希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喜欢上学的诱因,让他们更有意愿,并充满着期盼来学校。“其实,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后进生“但芬兰并没有以因为他们是后进生就放弃或歧视他们,相反,他们这些学生制定了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我国的学校里,大部分老师会对班上的后进生给予帮助和管教,但也有少部分老师对后进生缺乏耐心,放弃了他们。虽然老师会对后进生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毕竟没有对尖子生的关心程度大,后进生的成绩也很少有提高。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和学校与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没有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其实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势,并长善救失就能让他们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方面可以学习芬兰的做法,单独将后进生放在一起教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模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 重视尊重与信任的德育教育

芬兰的德育教育注重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和信赖学生。芬兰的混龄教育虽然是根据国情制定的,但探索他人文化最大的优点,不外乎是学会了设身处地的从他人他国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角度去了解,并从中学会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芬兰的德育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集体中教育原则,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从教师是芬兰学生的首选职业就可以看出,在芬兰,最受欢迎或最受尊敬的职业并不是薪资最高的。芬兰社会一再强调的是”人“的基本平等价值观,只要是人,都有尊严以及受到国家资源照顾关注之权利。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对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也经常采用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由于我国学生人数多,因此这种方法更高效。

5 重视平等的教学观念

芬兰的教育很重视平等,在芬兰教育者的眼中”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其所能地去教导我们所知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如此而已。“他们的教育目的就是不让一人落后。这一教育目的偏重社会本位,认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芬兰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角度出发确立了不让任何人落后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芬兰和我国一样,在我国,教育也被冠以为了为祖国伟大复兴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作用。

结束语

芬兰的教育教学的确有很多先进科学,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其中一些也不乏根据国情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的教学方式,因此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其教学中体现的平等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以学生兴趣为主的导向都是值得肯定和借鉴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李水山.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7期 87-90.

[2]李雪根.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2期 20-22.

[3]刘媛媛.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2期45-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对比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