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

2017-09-23赵苏荣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影响因素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综合竞争体系的发展不断进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也在不断改善中强大起来,内部审计工作作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涵义,重点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影响因素

引言: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及最大受害国,这大大增加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对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水平。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水平普遍不高,这极大阻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企业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 内部审计质量与内部审计质量评价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与审计职能的发挥水平,是审计工作效果综合性和有效性的表现。内部审计质量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审计行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体现。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是内部审计机构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更为有效性而实施的一项控制活动。通过对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事项进行检查以及对目标实现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有效控制,以此来不断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 评价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技术和方法。评价主体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价要素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对象可以分为:审计行为质量、审计结果质量。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企业审计质量工作中的指导性的方向,是反映审计工作的目标达到与否的依据,是评价质量参考的标准和原则。

2.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构建。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方法有平衡计分卡方法和六西格玛。平衡计分卡方法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衡量和控制中用的比较多,其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范围考虑得很全面;对指标的各个层面的分析较为深入。

3.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主体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主体包括:企业内部评估、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企业内部评估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企业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由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对企业内部审计活动进行评价,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公开性和鲜明性特征。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作为企业监督者的角色,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健康、高效的进行。

4.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对象构建。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对象其实就是对什么进行评价。包括内部审计的环境因素、审计资源因素、审计行为因素。运用平衡计分方法,细分要评价的对象,可以精确的分析出评价对象中的问题和因素。

三、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技术方法。四大要素体现的是一个整体,只有当各要素以合理的结构行成整体时,体系才能发挥强大的功能。

1. 体系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1. 1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协同作用:一是作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主体的内审机构及监事会、董事会,其评价的客体是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环境因素、审计资源因素和审计行为因素及其审计过程的具体项目。二是外部评价主体中的内审协会则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审计实施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 三是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内审质量的评价。

1.2评价标准、评价技术方法与评价客体的协同作用:评价标准、评价技术方法的确定是基于对审计评价客体的深层次分解。彼此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对应关系,不同的评级主体其评价的对象不一样,其所用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是不相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对于评价客体的质量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作为评价体系整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好坏是直接影响体系中的重要因素。

1. 3评价标准与评价技术方法的协同作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加强评价标准与评价技术方法的协同作用,依据评价客体确定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技术和方法。

2. 体系构建外部环境因素。

2. 1内审评价体系构建意识。国内许多企业很少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意识淡薄,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要求不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没有一定的把握和掌控,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工作难开展。

2. 2内部审计质量体系评价标准,是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和企业内部活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于企业科学、合理经营的重要依据。由于发展和贯彻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企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无从下手,因此许多企业仅通过一些很表面的现象进行主观判断。

2. 3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有效的方法。具备评价有效的方法,推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行,评价的结果也会更加明朗、清晰。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仅仅依据主观判断来粗略的估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缺乏有效的方法。

四、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以上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的因素,下面就从这些因素出发,来探讨怎样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1.建立健全全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为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的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 应建立以《内部审计准则》 为依据的全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要密切联系实际, 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2.建立独立的内审机构 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企业法人的监督机构,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也应由董事会决定。内审人员不能直接参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只承担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的审计责任。实行内审人员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对于保持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也是必要的。

3.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综合素质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督促内审人员廉洁自律。其次要注重加强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聘请外部机构对内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以提高业务素质的意识。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企业的内审工作正在由行政型的法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向社团型的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转变。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体制,,通过行业自律管理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进程;组织实施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质量保证项目评价;设立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委员会。

参考文献:

[1]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1).

[2]许贵萍,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财会研究 2004(6).

[3]罗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计质量研究 财会月刊 2009(1).

[4]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审计研究 2005(3).

作者简介:

赵苏荣(1990),女,汉,山西省临汾市,硕士,审计.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影响因素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