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招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7-09-23邢丽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民营企业人才

邢丽媛

摘 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人才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越发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的获取更是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获取人才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对于人才的招聘;本文通过参考比较前沿的招聘理论和招聘模式,从招聘的步骤入手,对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招聘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对我国的民营企业招聘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招聘管理;解决措施

1 民营企业招聘管理的战略意义

1.1确保录用人员质量,增强竞争力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招聘工作因为直接关系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展开,所以,拥有高素养员工,才能确保企业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才能确保企业的研发高效有序的运作下去。

1.2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增强创新力

企业通过严格的工作分析和的考证,确定企业招聘用人规划,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新的高端人才,不仅可以让企业增添新的力量,弥补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更能将当前社会新的管理思想、模式带到企业里,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创新,从而使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

1.3良好的招聘管理,减少企业与员工的摩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层与员工长时间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摩擦的的产生与招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受教育情况紧密相连,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新员工过程中,对其选拔进行客观的判断与选择,从而尽量招聘认同企业文化,恪守企业规章的员工,让所招聘到的员工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减少企业与员工的摩擦[2]。

1.4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

招聘工作一般涉及三方面成本:一是直接進行招聘所需成本,包括办公费、场地费、企业通过招聘而向社会树立良好形象的宣传费用等等;二是招聘未取得预期目标而须重新进行招聘所需的重置成本;三是在职人员离职或者是新员工尚未完全胜任工作产生的随机损耗费用。另外,招聘职位越高,成本越大。所以,降低招聘成本,同时保证获取的员工素质,成为对招聘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

2民营企业招聘管理面临的问题

2.1招聘与企业的发展不匹配

我国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还处于从前的思想模式,招聘时没有制定相应招聘规划,并且经常采取现缺现招,这种方法不但招聘时间紧迫,并且降低了人员考察录用标准。人才招聘,简言之就是对企业今日所用提供人才,对明天所需做人才储备,这种前瞻性准备将为民营企业赢得竞争能力,而适需性的招聘方法无疑既缺乏战略眼光,也缺乏为实现企业的愿景而进行的人才方面的准备[3]。

2.2家族化模式难以打破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传统家族思想的影响十分严重,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创始人置于企业的绝对权威中,造成“老板文化”,在企业招聘中,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对老板命令的执行,而非采用科学的分析态度,虽然有一些顶层高端的正规集团化企业拥有相对素质拔尖的人才,但大多数还是家族其他成员依靠血亲进行升职,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获取优秀人才,更容易使得企业由于相应管理高层缺乏必备的管理理念而日渐衰落。

2.3招聘评估功能被忽视

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招聘过程都很顺利,但最终往往缺乏后续对招聘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没有合理评估招聘到的员工对于企业效益的影响,使得每次的招聘工作只是走马观花,无法为下次的招聘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借鉴。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应认识到评估功能对于企业发展的现实作用,并针对这些问题树立积极的改正态度。 让同事之间的评估,上、下级之间的评估和团队评估对招聘提供更好的助益。

2.4招聘缺乏实际情况的应用

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盲目的引进西方某些心理测评理论,但却缺少相应的测评专家进行指导,照抄照搬西方招聘测评手段,另一方面,引进的西方招聘测评工具只能在招聘过程中作为一种相应的辅助工具,在最终面试结果很多还是受到考官素质影响;并且我们招聘的面试官操作程序不规范,以貌取人、没有标准的招聘流程以及对于新招聘的人员缺乏合理严格的培训,也使得招聘工作事倍功半。

3.民营企业招聘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建立健全科学招聘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过程中,为了让招聘工作正常有序、客观科学地进行,应该在招聘过程中严格坚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着眼于战略和未来,讲究效率,保证录用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注意组织内部和谐相处,且要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潜在发展能力等基本原则[4]。要树立招聘营销观念,制定明确而合理的选聘标准,通过相应的战略规划,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招聘计划,指导招聘部门为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努力奋斗,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2规范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并且符合公司发展现状的工作计划,开展相应的职位分析,从而指导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相应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相关人力资源的各个管理部门要切实把关,把握好各个环节的关键[5]。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及最新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公司相关流程和管理制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企业良性发展。

3.3增强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意识

对于招聘工作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会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整个企业都没有思想,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相当的恐怖,这样的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注定要被淘汰。因此,若想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从思想上,让管理者意识到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塑造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管理者要切实把握及认识对人性的假设,要充分肯定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及创新性,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还要给予员工相应的自由;尊重员工对于公司的工作成果,营造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每个部门以及管理者相互协作,互相配合,不但完善公司团队,是公司拧成一股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6]。并且要营造家一样的人文关怀,让员工以企业为家,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的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3.5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薪水对于人才的吸引远远超出其他的要素;所以,企业要想获得高层次的高端人才,就需要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一般来说,公司的薪酬制度的合理并且只要略高于同行便在市场中对人才的吸引便有无可拒绝的杀伤力[7]同时,薪酬的制定也要让企业员工感到公正,如果不能公平、公正,员工可能会消极怠工,甚至不辞而别,影响企业发展。

3.6转变原有招聘观念

企业的管理层应切实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学习当前适应时代发展的前端管理理念,做到以人才发展企业,以知识壮大企业[8]。另外,公司决策者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降低姿态请优秀的员工加入公司工作。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招聘的职责,而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要充分将对于高精尖人才的投资放到战略位置,为企业获取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民营企业招聘的发展趋势

4.1多元化招聘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招聘媒介也经历了飞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招聘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招聘模式。网络招聘的全天候、即时性,大大提高了招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使招聘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寻获到所需的人才。

民营企業采用网络招聘、猎头服务、人事代理、招聘外包等。多元化招聘渠道,熟悉各种招聘渠道的特性,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招聘策略,会使得招聘资源投放更加准确和有效。

4.2全球化招聘范围

对于即将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企业业务发展必将会走出国门,人力资源对跨国人才也需要要制定相应招聘需求。企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有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经验,拓展全球的眼光,掌握全球化的招聘手段和方式,方能进行全球化人才的招聘。

结语

民营企业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而民营企业要发展,要主动积极的完善为企业提供“血液”的招聘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招聘体系,改变以往管理模式,营造特色企业文化等措施促进企业招聘管理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稳固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保持我国本土民营企业良好发展态势,这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耀主编.组织中的招聘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32-35.

[2]多米尼克·库伯著.组织人员选聘心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13-17.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6-62.

[4]余凯成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52-67.

[5]韩淑娟,赵风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37-46.

[6]秦祎,林泽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2):43-56.

[7]罗恩·弗莱.提问招聘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5):21-24.

[8]熊超群.人才甄选与招聘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64-78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民营企业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