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2017-09-23吴浩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提高措施

吴浩

摘 要:统计工作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其统计数据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的统计数据对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转有重要的意义。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很多的影响方面,包括调查方案的制定、数据采集、数据的处理等,对此,进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措施

实例分析:

统计2010年10月1日— 2016年12 月31日的传染病上报数据,统计不完整报告卡、错报卡,所有上报病例的诊断标准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标准 WS 299-2008和梅毒诊断标准 WS 273-2007]。

1当前统计工作失真的原因

1.1统计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

自《统计法》颁布至今,有些单位并没有根据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存在一些单位或者统计工作人员因自身利益或者局部利益对统计数据进行隐报、虚报、伪造数据等现象屡屡发生,致使统计工作体系的弊端越来越大,台账、原始记录不全面、填报统计指标随意化导致在统计数据采用过程中,在统计工作的各环节造成统计数据失真性大,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使统计数据的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精准性。

1.2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

目前在我国各统计机构中普遍存在对统计工作意识不强的现象,统计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对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流程制度缺乏规范性。究其根源,相关统计部门机构和统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对《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度不明确,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实际工作中不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统计工作。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统计机构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在统计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多是单位财务或者其他人员兼职,统计人员结构不完善,制度缺失,统计工作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1.3统计数据采集不准确

统计数据的来源依靠于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环节,确保统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在于数据采集工作环节的真实性。但是在当前的统计工作中,部分统计机构没有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存在因顾忌而瞒报统计数据、人为降低统计数据、统计工作不严谨等现象,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对于统计工作没有较好的工作理念,没有树立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从根源上致使统计数据的采集工作填报不清楚、审核不严格、评估存在误差,致使统计数据的采集不准确。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2.1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的丰富

经济发展的形势瞬息万变,经济主体与结构也更为多元化,传统的数据统计与处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因此,統计部门要丰富数据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增强统计调查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数据统计中的不同层次需求。与此同时也要求统计相关部门提升整体工作信息化及科技化的效率,尽可能的做到人力物力的节省,更可以避免统计工作操作中因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而引起统计数据出现的准确性问题。再者,为使统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做到依法操作,避免统计数据受其他不同因素的干扰,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提出一些规范统计工作的法规要求,尽可能做到从操作层次上让统计客观性得以提升。

2.2建立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首先,统计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一是要加强政治学习。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能力。统计工作千头万绪,量大面广,不仅要搞准数字,更要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统计数字反映问题,说明问题,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是难以胜任的。三是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统计数据的加工、整理、储存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改为计算机等操作,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对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其次,提高待遇,稳定统计专业队伍。目前,统计力量薄弱,经济待遇低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基层。据有关资料表明,统计人员工资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统计人员所担负的工作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好统计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可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等途径提高统计人员的经济待遇。同时还应深化职称改革,完善统计专业职务聘任制度,为进一步稳定统计队伍,调动广大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为发展统计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2.3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重视是干好一件事情的关键所在其中包括领导重视及统计人员的重视。作为统计人员,干好统计工作是自身职责所在;而各级领导的重视则对调动统计人员积极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方设法为统计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使广大统计工作者能够愉悦的工作。同时,要不断充实统计工作队伍,把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安排到比较重要的统计岗位,给各级统计人员“瘦身减负”,保障统计工作任务的有效,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实施的《统计法》由于没有与之对应的新的修改后的实施细则,给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致使统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违法案件立案原由和处罚依据无法相互统一。建议上级部门应完善统计法实施细则,结合“一套表”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执法流程,指导基层统计执法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保驾护航。

2.5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

目前统计机构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因此需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增强其计算机操作技术。统计部门要加强对统计队伍的建设力度,确保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决定着统计工作的水平,严格把控统计人员的从业标准,统计人员要持证上岗,完善、充实相关专业性知识的储备。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加强法律观念的意识培养,树立在工作中严谨的工作态度。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现状进行考核,优者奖励,劣者淘汰,促进统计人员队伍的专业性水平提升。

2.6采用国际统计标准

作为统计的语言,我国应当采用国际上相应的统计标准,长此以往,能够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必要的时候,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成果,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统计数据评估和质量控制体系。与此同时,应当在其他领域当中,采用国际统计标准,从而使得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提高到一定程度上来。

2.7不断适应新形势,树立正确的统计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各级统计人员要进一步明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目标,不断树立新的统计观念,不断增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意识。要在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同时,兼顾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要树立“数库”变“质库”的统计新观念,不断挖掘指标数据背后深层次的内容及信息,使统计数据能够更加深入地为各级决策服务,不断开拓统计工作新局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数据的质量好坏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统计数据质量需要全体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坚定统计工资的信心,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健全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统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陶用之,陈茂奇.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J].江苏统计,1996.

[2]姚萍.论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J].城市公共交通,2005.

[3]孟庆辉.浅议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理论与实践[J].祖国:教育版,2014.

猜你喜欢

提高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