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2017-09-23张伟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林庚钱理群权贵

张伟

作者在为传主作传时一定会渗透进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些创作意图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再现当时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二是展现传主不同于常人的一面或平凡的一面,再现传主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表达作者对传主的钦佩之情;三是从传主身上得到关于人生、社会、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认识。而传记《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就表达了作者对林庚老先生无限的钦慕之情。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20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個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1. 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①他专注学术,严谨治学的精神;②他不卑不亢,不畏权贵的精神;③他淡泊名利的情怀;④他谦和有礼,待人真诚的风范。(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得)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传主特点,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规律总结

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2. 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林庚先生作为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其生活处于“隐退者”的状态。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大燕南园,少问世事,淡出了公众视野,连门口路过的学生也不知道他是谁;地位不显赫,在他辞世的消息报道后,才又被人记起当年的赫赫声名。

二是其有“隐退者”的精神气质。看淡名利,超然物外;平易近人,性格谦和真诚;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在隐居中获得精神自由;纯真,赤诚,追求单纯的快乐。

解析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规律总结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关注传记中传主与他人关系的描述,有时对传主的评价能从他人的话语、行为中解读出来。

素材压缩

林庚老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他专注学术,严谨治学的精神;他不卑不亢,不畏权贵的精神;他淡泊名利的情怀;他谦和有礼,待人真诚的风范。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庚钱理群权贵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钱理群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
豪门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