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9-23宋小欣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新课标新课改

宋小欣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相对重要的一门课程,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已满足不了現代社会对于高中生数学素养的要求。在新课标教材的发行下,如何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实用的高中数学课堂已是现阶段教学的关键。本文就现阶段高中数学所遇到的制约,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一、引言

目前在新课改的冲击下,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不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新课标对于高中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这就是构建高效课堂最终的意义,教师们应舍弃陈旧观念和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二、发现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数学教学策略是单一的,多以做数学历年考题为主,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这是很多年来,不论是家长和学生还是教师都默认的做法,一味的只想要提高数学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开发,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没有掌握到数学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所以,构建新课改下高效数学课堂是当下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三、改善教学环节策略

(一)加强课前预习

不论是哪一门课程,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课前预习过上课内容的学生要比没有预习过的学生掌握的更快更扎实。方法是老生常谈,但这也是学生的一个自主学习过程,预习发现问题,学生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已经掌握的知识再复习一遍,有问题的正好可以当堂解答,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常此积累,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定能够提高。

(二)课堂小组讨论

小组式教学是新课标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学生以三到五人为一组,组内发言,锻炼学生口才的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比如,在学习高中立体几何这一课程时,建立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现有的生活中找出立体几何物体,先是小组内自由讨论,然后在小组内自由选择一到两位的同学上台讲述,这样,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发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模型,给学生在潜意识里灌输生活处处皆数学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往的教学都是黑板板书教学,单纯机械式的运算,长久下来,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下意识认为数学只是重复的公式运算,没有趣味性。而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传统教学中去。这种教学策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建立起高效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也丰富多彩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多媒体计算机在高效课堂的利用是最多的,计算机运算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够将虚拟的数学概念模型化,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数学生动有趣的地方。比如在学习函数这一节课程时,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画图功能,将函数简单的数字公式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模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当随着计算机输入的数字变化时,指数函数图像也随之波动,通过这种形、色多维立体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加深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认知。这种模式不仅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也轻松,教学的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升高中数学老师素养

为了加快新课改,建立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老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求知、不断实验,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加强自身专业方面修养,积极学习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推陈出新,不断精进,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教学方案。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堂应是多元化的,而传统的简单基础知识的讲解已满足不了新课改的需求。高效课堂应是生活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在学习中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封闭单一的教室里解放出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以上就是关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式的几种建议。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新课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