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图书馆微博微信研究综述

2017-09-23牛爱菊贾新露刘兰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9期
关键词:微博图书馆微信

牛爱菊+贾新露+刘兰

摘 要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微博、微信的研究文献做了统计评述,认为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研究广度、深度都有待拓展,应用性研究、实证性研究、领域交叉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期待;另外,未来图书馆界微信的研究将比微博进展更快。

关键词 图书馆 微博 微信

分类号 G250.72

A Review of Library Microblgging and WeChat in China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Niu Aiju, Jia Xinlu, Liu lan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Microblog and WeChat in the library. Results show that, related researches have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but the research breadth and depth need to be extended. Applied research, empirical research and crossover study are worth looking forward in the future, and the library WeChat research will be faster than Microblog.

Keywords Library. Microblog. Wechat.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也正在不断崛起,其中微博、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的翘楚,在信息获取、分享、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渗透在商业、财经、文化传播等多个社会领域。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1],截止到2015年9月,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12亿;根据腾讯《2015年度微信用户数据报告》[2],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显示,互联网降低了沟通和交易的成本,也营造了互惠分享的网络空间,有60.0%的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微博、微信平台在信息分享传播方面有着即时性、共享性等特点,两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样的趋势背景下,国内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探索创新之路,众多图书馆先后将微博、微信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与此同步,图情领域也出版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目前,研究现状是怎样的?研究趋势如何?问题有哪些?基于以上疑问,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图书馆界微博、微信的相关文献做了分析综述。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为CNKI期刊全文数據库,检索时间为2015年11月10日,检索条件为: 主题=图书馆 并且 ( 题名=微博 或者 题名=微信 ) (精确匹配),共检索出文献944篇。剔除重复数据以及与学术不相关的数据之后保留有效数据901条。

研究方法:首先,对筛选后的文献从年度分布、来源分布、作者合著网络等多个维度做了文献计量分析;其次,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了主题分类分析。

2. 微博微信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年度分布

图1结果表明图情领域微博研究始于2009年,2010-2013年间,是微博研究的快速增长期,2013年后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微博的研究热度下降尤为明显;与此相对,图情领域微信研究始于2013年,随后即进入暴增期,2015年发文量是2013年的8.6倍。以上结果说明随着微信的迅猛发展,图情领域也敏感地认识到微信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前景,2014年成为微博微信研究热度的分水岭,对微信应用的关注度正在急剧上升,可以说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2.2期刊来源分布

共收集核心期刊载文数据206条,选取了载文数量4篇及以上的期刊进行来源分布分析,分析结果见图2。

载文量4篇及以上的期刊共21种,其中《图书馆学研究》刊载该领域论文数量达44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新世纪图书馆》刊载量在20篇以上,这三种期刊微博微信研究的刊载量约占到图情核心期刊发文量的34%,表明对相关研究关注度较高。

2.3作者及合著网络

核心作者群的形成对学科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有助于推进深度研究。另,科学合著是推进学科发展的一大动力,合著论文能改善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提高科研成果的被接受概率[4]。本文对该领域的作者发文数量、合著研究情况做了如下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得出该领域参与研究的作者一共1069位,只发表了一篇文章的作者有914人,占总人数的86%,发文两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55人,占14%;发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10人,仅占总人数的1%,以上数据表明,虽然该领域的研究热度近年来一直在攀升,但仅有少数作者做持续地深入研究,比较缺乏核心作者和权威研究;另,采用ucinet对作者合著网络进行了可视化,结果见图3:平均每篇文章有作者1.2人,仅有58名作者参与了合著,且合著力度偏小(连接线越粗表明合作力度越大),大部分作者合作的次数都在三次以下,说明该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坚实的作者合著网络。核心作者群的缺乏以及脆弱的合著网络反映出该领域研究圈还不够完善和成熟。endprint

2.4基金分布

基金支持有利于促进研究的开展,本文对图情领域微博微信研究的基金支持情况统计结果见图4。

图4结果显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献有12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的文献有6篇,教育部人文社项目支持16篇,受到省部级项目支持的文献最多达到84篇,且省部级项目集中在浙江省、广东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

2.5机构与地域分布

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院校机构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如何?基于此疑问,本文对机构的发文情况统计结果如下:901篇文章共涉及661个机构,其中包括306所高校图书馆、262所高等院校非图书馆机构、81所公共图书馆、12所研究所。

表1是发文量前十的高校图书馆排名,广东药学院图书馆、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惠州学院图书馆排在前三名,表明他们对该领域有更高的关注度。

表3是发文量前十的各院校(非图书馆机构)的排名。发文量排在前面的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等,其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秉承了其在图情领域的学术带头作用,共发文17篇,是最为核心的发文机构。

以上研究机构分布说明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系仍是该领域的研究主力。由于学科的发展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对发文机构的地理分布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图5表明,发文机构数量位于前十的有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北京市、湖北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河北省/湖南省、福建省。其中有7个省份1个直辖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4个省份位于中部内陆地区、西部地区的仅有1个省份。由此可见该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与西部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3.4基金分布结果来看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也有助于推动该地域的研究。

3图书馆微博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探析

图情领域对微博服务的前期阶段研究集中在微博特点、优势,以及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展望方面;随着微博服务实际应用的发展,研究内容快速向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分析、图书馆微博宣传推广策略研究、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对比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发展。

3.1图书馆微博服务前期展望研究

2009年,图情领域第一篇相关研究指出:图书馆可将微博应用在与读者进行互动、信息传播以及读者舆情监测上[5];有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微博在图书馆服务中应用优势:微博平台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利于服务的开展,同时微博可以丰富图书馆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馆员之间学术交流、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知识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与社会价值等[6];微博平台互动性强,发布与接收信息的即时性、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可以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拉近图书馆服务与读者的距离[7];可以说,随着微博在社会中升温,图情界研究者也较早意识到图书馆引入微博服务是大势所趋。

3.2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分析研究

图书馆微博服务开通与认证:2010年,王妙娅调研结果指出当时仅有14家图书馆开通了微博,且粉丝少、更新频率低[8];2012年,张楠对新浪微博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名称中带有“图书馆”的微博有500多个,140个微博经过认证[9];2015年,邢文明等调查结果表明39所985高校中有28所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24个微博经过了认证[10]。张丹丹等调查结果显示,31家省级图书馆中已有21所省级图书馆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17个微博账号通过了认证[11]。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开通微博服务的图书馆占比高,微博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利用新媒体服务的意识大幅提升,图书馆微博服务从探索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微博服务实践的效果:有研究基于实践,论述了微博服务带来的价值。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服务群体扩大、受众明显增加开辟了读者舆情监测新渠道,利于建设良好的互动关系;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和共享率,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之间—行业间交流增加,曝光率、业界知名度明显上升[12, 13]。

微博服务实践中的问题:部分研究论述了图书馆微博服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账户名称—有研究指出图书馆微博名称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官方微博用简称、图书馆员个人微博带有机构名称、微博标签描述欠完善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读者的混淆,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14];定位与内容—内容的更新的频率、丰富程度和粉丝数量成正比,但部分图书馆微博服务缺乏明确功能定位或定位单一,内容更新慢、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14-16],且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与否会给用户带来困扰[13];互动关系—与读者间互动效果不佳是图书馆微博服务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研究者强调与读者互动在图书馆微博服务中的重要性[14, 17-19];营销与制度管理—针对微博服务内容、互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研究强调微博管理要制度化、注重多维度的自我营销与宣传[16, 20];地区差异性—郑满生分析了图书馆微博的地区特征,指出开通微博服务的图书馆集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21]。

3.3图书馆微博营销策略研究

杨玫基于杭州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了植入式广告、在线服务、有奖活动、微群推广、事件营销等多种微博营销方法[22];王静基于蜻蜓效应理论,提出了“设定目标组建营销团队-贏得关注制定营销方案-实施营销鼓励参与-评估营销效果”的营销管理机制[22];吴锦辉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构建了“战略目标层-营销目标层-项目目标层-群体目标层-个体目标层”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模式[24]。相比现状分析研究,仅有少数研究者做图书馆微博营销研究。

3.4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的对比研究

张楠曾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微博的建设和维护上要弱于公共图书馆[9];龚雪竹从发布时间、发布内容、影响力等方面对比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微博服务:由于暑寒假,两者微博发布时间具有明显周期性并形成良好互补性;两者面向服务对象不同,发布内容侧重也有所不同,公共图书馆侧重于文化传播、读者活动,高校图书馆侧重于数据库等更为专业的内容;在影响力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粉丝数量、原创内容高于公共图书馆,但转发率上略低于高校图书馆[25]。endprint

除上述主要研究内容外,图书馆微博服务还有涉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的研究[26]、引入引文分析指标h指数研究微博影响力[27]等小众研究。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国内图书馆微博服务研究现状有以下特点:○1相比2009-2010年间的初始阶段,研究论文数量增长快,研究领域有所拓展,发展迅猛。○2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但很多研究内容上有大同小异的倾向,创新内容较为缺乏。○3思辨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4研究内容、方法囿于图情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不强。

4图书馆微信服务的研究内容与探析

从文献计量的结果来看,图情界微信服务研究仅有3年左右的历史,由于微信具备与智能移动设备的良好结合、语音功能、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迅速在社会生活中蔓延。与此同时,微信也很快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2013年开始,微信服务研究增加迅速,主要研究内容见如下分析。

4.1现状分析研究

图书馆微信服务账号的开通与认证:2012年1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最早开通微信服务,2013年7月,王保成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的搜索,筛选出165个图书馆[28],2014年2月,叶佩珍调查研究指出共有175家开通微信账号,其中订阅号149个,服务号26个[29],以上数据表明,微信服务如雨后春笋,迅速进入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但开通带有开发模式的服务号的图书馆占比较低;在认证方面,2013年,张秋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了认证[30];2014年,赵闯指出,搜索到115家微信公众平台,35家做了认证[31],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不满足推送消息,意识到开发个性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说,微信服务在图书馆中发展势头迅猛。

微信服务应用场景:图书馆引进微信服务整体时间尚短,根据微信账号类型的不同,能开展的延伸服务也不同,目前该服务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消息推送(通知公告、新书推荐、讲座通知等)、自助查询(书目查询、服务时间、借阅规则等)、个人业务办理(个人借阅情况查询、预约/续借、图书荐购等)、咨询与个性化服务(实时咨询等),目前,图书馆微信服务以消息推送为主,个人业务、咨询与个性化服务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32-34]。

微信服务实践中的问题:账号类型与规范—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校图书微信多为订阅号,“V认证”的程度还比较低,存在公众号名称不规范、平台功能介绍不完善等问题[35, 36];内容—微信内容多是图文形式,音频、视频流媒体形式明显利用不足,内容更新频率低;与读者互动—公众号服务模式是一对多,单项公告服务通知为主,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接口利用不充分,与读者互动不多[28-30];营销与管理—目前,图书馆对微信服务的自我营销意识不足,不少账号开通后并未投入实质性服务,缺乏管理维护[30, 33];地区差异性—图书馆微信服务存在地域差异,在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开通微信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比较多[33]。

微信服务发展建议:针对目前微信服务的现状,不少先行研究为图书馆微信服务提出了发展建议如:注重平台形象塑造,建设规范化的平台;利用微信接口,完善服务功能的开发;明确服务定位,注重内容创新,内容呈现尝试多样化;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微信运营管理机制;提高宣推意识,多渠道宣传推广微信服务[30, 37, 38]。

4.2图书馆微信服务营销研究

微时代下,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增强与用户互动,提高用户粘性,自我营销成为微信经营的重要方面,先行研究也探讨了图书馆微信服务的营销,主要提出了以下营销策略:联合营销—海报、主页宣传、BBS、微博等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相结合[39],活动营销??—嵌入或设计专门的宣推活动如读书日或关注有奖等;功能营销—利用微信开放接口,开发实用功能,如自助查询功能,以增强用户粘性;内容营销—内容上精耕细作,呈现方式不局限于图文,可以利用微视频、语音等,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提升互动;团队制度保障—微信团队、运营规范、绩效考核等制度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微信服务发展[39-42]。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微信营销不仅仅是宣传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功能、管理,形成一个协作的营销体系,才可以推动图书馆微信服务的纵深发展。

4.3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技术拓展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功能上有自定义菜单以及对认证的服务号提供开发接口,有部分研究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微信服务的进一步深化。

微信二维码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林泽斐提出了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接口开发馆内定位系统的实施方案,指出这种二维码定位系统具有节省成本、读者使用方便、促进图书馆微信服务推广等优点[43];郭利敏介绍了如何将微信二维码与图书馆认证系统相结合,实现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图书馆系统,方便读者的同时也拓展了二维码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44]。

微信公众平台与图书馆业务整合研究:部分研究提出了如何利用API接口实现微信平台和图书馆业务系统整合的方案:李丹分析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WeChat-SP的设计与实现[45];张蓓、罗涛介绍了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交互接口实现资讯、馆藏书目、个人借阅信息等服务功能[46, 47];黎邦群解析了如何利用微信语音查询API,通过微信平台实现语言查找馆藏图书的技术实现方案[48];张长恒介绍了利用微信公眾平台的OneThink内容管理框架,整合图书馆业务系统,构建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49]。

上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不同的开放接口,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方式的研究深度虽然不同,但对拓展图书馆移动服务都有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国内图书馆微信服务研究现状有以下特点:○1虽然微信的发展历史短暂,但无论是实践应用还是研究都发展迅速。○2图书馆微信服务的研究方向和微博服务研究方向有类似之处,但相比微博服务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深化图书馆微信服务也是研究热点。○3微信服务研究中,目前缺乏关于效果评价、微信数据挖掘等实证性研究。○4与微博服务研究类同,微信服务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也不强。endprint

5总结与展望

5.1图书馆微博微信服务研究总结

微博微信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一种有力更新,图情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研究成果,基于上述分析,对目前图书馆微博微信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从文献计量结果来看,图情界微博微信服务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尤其是微信服务的研究热度仍处于上升趋势;从作者平均发文数量、合著网络结果来看,微博微信服务研究缺乏持续性深度的权威研究,未形成成熟的研究圈;该领域的研究受经济、教育的发达程度以及政府基金支持等因素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图书馆微博微信的研究领域都比较集中,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微博微信服务的现状分析和营销策略研究,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相比图书馆微博服务研究,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开发接口,微信服务的应用拓展性研究更多,这利于推动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深度发展;缺乏关于微博、微信服务的效果评价、数据挖掘的实证性研究,缺乏与其他领域微博微信应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学科交叉性不强。

5.2 图书馆微博微信服务研究展望

首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图书馆微博微信服务研究可以通过跨学科合作、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以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借鉴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微博微信服务营销、开辟微博、微信服务数据挖掘、终端用户交互行为等新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成果对图书馆微博微信服务实际发展指导性可能会更强。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接口,深度拓展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研究仍值得期待。

其次,微博、微信服务被应用在传媒、经济等多个领域,有些取得了不菲成绩,可以对比分析其他领域的微博、微信的应用,拓展研究方向的同时,对实际工作开展有借鉴意义。

最后,由于微信的强交互性、富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天生与移动终端结合的基因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强对接性,预测其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会有更明显的优势,相比微博,图书馆微信服务的研究将更加活跃。

总之,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高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作为新的媒体形式必将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要建设让终端用户满意的服务模式,就需要发展深入研究的同时,借鉴研究成果,不断修正和改进图书馆的微博微信服务。

参考文献:

[1] 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EB/OL]. [2015-12-16] http://www.useit.com.cn/thread-10921-1-1.html.

[2] 腾讯发布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EB/OL]. [2015-12-16]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5/0708/420784.shtml.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 http://www.199it.com/archives/326812.html.

[4] 张继洋,李宁. 科学合著网络研究进展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4):124-128.

[5] 李华,赵文伟. 微博客:图书馆的下一个网络新贵工具[J].图书与情报,2009(4):78-82.

[6] 袁纳宇. 图书馆应用微博客的价值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3):104-106.

[7] 张敏霞. 微博客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0):55-58.

[8] 王妙娅. 国内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及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2):37-41.

[9] 张楠. 微博在国内图书馆中应用状况调查及相应发展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12(1):102-104.

[10] 邢文明,徐建锋. “985”高校图书馆新浪认证微博服务现状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16):32-36.

[11] 张丹丹,杨思洛,邢文明. 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和微信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5(20):57-63.

[12] 刘兰,李晓娟. 嵌入用户网络社区的高校图书馆营销与参考咨询服务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新浪微博服务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2(7):56-59

[13] 胡春波. 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用微博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3):96-99.

[14] 牛琳琳. 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拓展研究—以浙江省高校图书馆新浪微博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3(5):104-108+122.

[15] 蔡屏. 論高校图书馆微博定位及功能[J].图书情报工作,2012(15): 61-64+71.

[16] 李超. 国内图书馆开通微博服务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2(02): 24-28.

[17] 杨玫. 公共图书馆微博推广实证研究—以杭州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2,33(4):102-105.

[18] 刘国敏. 图书馆微博社区的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34(1):57-61.

[19] 陈琳. 国内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12):30-33.

[20] 唐琼,袁媛,刘钊. 我国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以新浪认证用户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97-103.

[21] 郑满生. 微博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4):98-101.endprint

[22] 杨玫. 杭州图书馆微博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32(5):157-160.

[23] 王静. 基于蜻蜓效应的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营销实施管理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3(4):183-186.

[24] 吴锦辉. 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110-116.

[25] 龚雪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比较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6):78-82.

[26] 张玲.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8-81.

[27] 周志峰,韩静娴. h指数应用于微博影响力分析的探索*—以我国“211工程”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例[J].情报杂志,2013(4):63-67.

[28] 王保成,邓玉. 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82-85+91.

[29] 叶佩珍. 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情报探索,2014(10):112-114+119.

[30] 张秋,杨玲,王曼.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4(02): 61-65+69.

[31] 赵闯,王戴尊.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应用与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11):104-106+155.

[32] 赵洁,马铮,王雪雅.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现状与服务模式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7):90-94+110.

[33] 叶佩珍. 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2): 80-84.

[34] 尉鑫,苏珊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分析—以“985”高校图书馆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2014(10): 34-37.

[35] 张骏毅,杨九龙,邓媛.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 29-34.

[36] 王洪波.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探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4(5):79-83..

[37] 王保成,邓玉. 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82-85+91.

[38] 黄浩波,何卫华,叶青. 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3,35(1):62-64..

[39] 史梅,翟晓娟. 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5):79-85+116.

[40] 张钰梅.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推广研究[J].图书馆,2015(3):45-48.

[41] 洪海娟,卢振波. 基于微信的高校图书馆品牌营销现状与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12):95-99..

[42] 池晓波,金丹. 图书馆的微信营销: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的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5(9):87-90+37.

[43] 林泽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二维码定位系统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4(16):138-142.

[44] 郭利敏,刘悦如,相明琼. 微信二维码用于图书馆读者身份认证的实践[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7):144-147.

[45] 李丹,李娟. 微信和图书馆业务及应用系统整合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2):97-104.

[46] 张蓓,窦天芳,张成昱,李洁芳. 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設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87-91.

[47] 罗涛.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1):96-100..

[48] 黎邦群. 微信语音找书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6):54-61..

[49] 张长恒,黄芳.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高校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15(4):37-43.

牛爱菊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北京,100875。

贾新露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4。

刘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博士,北京,100875。

(收稿日期:2016- 编校:刘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博图书馆微信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图书馆
微信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微信
微信
去图书馆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