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农村社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初探
——以阜阳市西湖镇华佗村为例

2017-09-23姚侠妹侯双凤韩玉平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华佗广场景观

偶 春,姚侠妹,侯双凤,骆 美,刘 乐,韩玉平

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阜阳,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阜阳,236041

皖北地区农村社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初探
——以阜阳市西湖镇华佗村为例

偶 春1,姚侠妹1,侯双凤1,骆 美1,刘 乐2,韩玉平1

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阜阳,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阜阳,236041

为了推进皖北农村社区环境景观质量的快速提升,彰显皖北乡土文化景观特色,以阜阳市西湖镇华佗村社区环境为例,在分析其用地环境和服务人群对景观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的原则与理念,并结合皖西北地区乡村景观风格和华佗村自身地域文化内涵,以“旉村康园”为设计主题,突出养生与健康生活理念,运用雕塑、浮雕景墙、地雕等形式展现华佗村地方文化特色,并将乡土文化与特色植物景观融入设计中,力图打造出一个服务于社区村民兼有本土特色文化的农村社区景观环境。

农村社区;美好乡村;户外环境;地域文化;乡村景观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乡村生态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促使乡村景观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加速农村社区环境景观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为提升农村社区环境景观质量,许多农村社区环境由原来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功能多样的景观设计改造[1-3]。农村社区环境景观改造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即在分析已建的农村社区环境结构的情况下,结合当地风俗,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布置户外交通、健身以及文化游憩等设施,创造出适合邻里交往的环境景观休憩空间,以此来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改造农村生态环境,创造新型农村社区的“美好乡村”环境景观。

然而,尽管目前我国“美好乡村”环境景观建设在某些区域有所改观,但还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大多数农村社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造仅仅表现为观赏植物的种植和硬质活动场地的“机械化”铺设,社区景观建设过于粗放,且秩序感差,缺少人文关怀和本土特色。因此,本文以阜阳市西湖镇华佗村社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为实例,从村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皖北地区“美好乡村”建设的立意、布局、构景要素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新型农村社区“美好乡村”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华佗精神”文化为主线,突出华佗村特色,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以此为皖北“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1 项目概况

1.1 区位及现状背景

安徽省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湖镇位于阜阳城西,因山明水秀的颍州西湖而得名。东临程集,西与九龙、马寨接壤,南靠草河,北傍汾泉河,阜临路、阜临河穿境而过。华佗村位于西湖镇西部,西临九龙镇、南接马寨乡、北壤迎水村、东靠汤庄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项目地点位于华佗村社区内部,处于核心地段,周围为被村镇道路和内部排水河沟所环绕,目前内部有一些杨树、柳树等自然林,较为凌乱。

1.2 本项目用地情况

此项目根据周围社区居住分布特点,将其分为华佗村社区环岛广场与街头绿地两各景观功能绿地,用地范围相对平整,且均位于乡村主道路旁,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独特,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内部有5~6 m宽的河道穿插其中,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计出适合村民游览休闲的临水景观空间。其中,华佗村环岛广场绿地面积约为2 460 m2,基地四周被水环绕,南北向临河一侧为村社道路,东西向临河一侧为村民住所;华佗村街头绿地面积约为10 270 m2,基地东边临近约12 m宽河流,西南北均临近街道,拟设置便民服务建筑、服务室和公厕。

1.3 用地环境分析

项目位于西湖镇华佗村,可利用“华佗”这一历史人物,以借助“华佗”生平事迹作为设计主线,串联各景观功能区域。基地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可加以利用创造丰富的临水休闲景观和多样的园林空间,但水域周围环境脏、乱、差,水质污染较为严重,设计改造时应重点加以完善;地形较为平整,略有起伏的微地形,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可创造出丰富的视线走廊;此外,基地土质较好,可充分结合当地乡土树种,考虑种植养生保健类的园林观赏植物,从侧面反映华佗医学精神的健康养生理念,呼应主题。

2 设计目标、原则和理念

2.1 设计目标

乡村社区户外绿地景观应具有室外休憩活动和乡村景观观光休闲等功能,因此,将西湖村环岛广场定位为生态休闲为主、纪念为辅的小型社区游园,将华佗村街头游园定位为纪念性为主并可休闲游览的街头绿地景观。为了突出西湖镇华佗村地方性特色,设计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弘扬华佗精神,突出养生特色,将环岛广场和街头游园建设成为集教育、文化、游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临水景观休闲带;同时,为了突出华佗医学的博大精深,在以“养生”为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养生”环境的设计和营造,将其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与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景观环境。

2.2 设计原则

(1)以“景”为本,情景交融。华佗村环岛广场和街头游园是以“景”为中心的,在设计中结合场地丰富的水资源营造出怡人的乡村景观,与乡村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同时,如何能将华佗精神融情景之中是本次设计的重点,进而体现社区村民对华佗的缅怀之情,展现社区环境特色。

(2)注重可交流性与游览观赏性,加强古今对话。华佗村环岛广场和街头游园设计中,完全是对周边村民开放的,是一个亲切宜人的场所。在设计中,强调游览者与“历史”的交流,为了体现设计的地方性特点,华佗精神是本设计的切入点,并从环境小品设计为切入点,其中包括浮雕墙、文化柱、雕像等,让村民在游览的同时,真正近距离感受历史、感受地方文化。

(3)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景观当中的文化不仅在历史的积累过程中有继承的特性,同时不同地段的文化在社会交融中也彼此融合[4]。在此设计中,“华佗文化”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在华佗广场设置五禽雕塑,在园中以题字的方式介绍华佗生平事迹,从而提高村民对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结合养生保健的人本原则。在此设计中,养生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营造丰富的植物空间环境上,即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尤其注重选用有利于健康养生类植物种类,如银杏、香樟、桂花、木槿、含笑、雪松、腊梅等观赏性强且具保健作用的植物,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游憩生态环境,是服务于周边村民的休闲、健身、交流、游憩的多种功能空间,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创造出各得其乐的亲水、健身、娱乐交流的空间。

2.3 设计理念

2.3.1 有关“华佗”简介

华佗,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术。华佗看中对疾病的预防,加强身心锻炼来增强体质,在总结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与姿态的基础上,创造出“五禽之戏”。华佗医学知识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5]。

2.3.2 设计理念

以“旉村康园”为此次设计主题,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体现设计的地域性,二是体现出设计的养生理疗主旨,创造出集观赏、休闲、娱乐、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户外景观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古今合璧的文化理念。在设计时,采用浮雕景墙、地雕、文化柱等形式来表现华佗生平事迹,继承和展现“华佗文化”,赋予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并以现代设计手法来体现对华佗村历史的追忆。(2)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设计将观赏、休闲、娱乐等功能融入其中,营造出质朴、宜人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休闲场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满足功能的科学理念:在“旉村康园”设计中,充分利用华佗村区域特色,考虑到环岛广场绿地和街头游园绿地周围环境的差异,所设计的各功能主题区,既体现华佗村的地域性,又能满足村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3 社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探索

3.1 结构布局与功能分区

本项目设计结构为二轴、三环。二轴:“觅旉”体验轴、“觅旉”文化轴。在整个园区景观设计中,“体验轴贯穿于全园,设计时以华佗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使两个分区具有统一性。环岛广场绿地设计中,从峥嵘岁月广场对华佗行医事迹记述到誉满千秋广场对华佗身后荣誉的记述,重点在于华佗生平事迹的景观表现。而街头游园绿地设计中,通过华佗广场、寄情山水、菁莪远荫广场的设计,重点在于对华佗精神的传颂。“觅旉”文化轴采用起点、高潮、结束的三段式处理方式,以“岁寒三友”、“五禽”小品、LED屏幕来展现华佗文化。三环:通过道路将各主题区联系为统一整体,使两个设计区域融为一体,共同表达“旉村康园”这一主题。

通过分析华佗村社区环境建设现状,将园区的功能分区为入口景观区、文化娱乐区、亲水活动区、安静游览区、特色水景区、浮雕景墙区、便民服务区等7个区域(图1)。

图1 功能分区图

3.2 设计主题表现

以“康园觅旉、三友咏旉、竹峰石雕” 三个入口景观区展现“华佗印象”。

设计区域内设有三个入口,采用景墙题字或种植松、竹、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表达对华佗精神的赞美,从入园一开始就奠定了整个园区的景观风格和基调。

康园觅旉:此入口为环岛广场主入口,经过10 m长的小桥后,开启寻找华佗踪迹之旅。在入口至华佗广场之间,左右两侧设置了有关于华佗生平的文化景墙,让村民与游客对华佗学医及其行医生涯有一定的认识与感悟。

图2 景点分布图

三友咏旉:此入口的特色种植池中种有松、竹、梅等植物,布设有点缀景观的石头,既有点题的作用,又能分割乡村道路与游园两空间的作用。在入口处种植松、竹、梅等植物,以此歌颂华佗精神[6]。

竹峰石雕:错落有致的乔木和灌木组合,景石以及点缀的青皮竹,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充满“野趣”的空间。运用竹子和景石赞扬华佗高风亮节的君子风范。

图3 环岛广场鸟瞰图

在“华佗广场、菁莪远荫、峥嵘岁月、誉满千秋”等内部核心景观区,展现“旉之千的华佗济世行医的精神。该区域为此设计的核心区域,在设计中利用个性化的“雕塑、景墙、地雕”等建筑小品,来表现“旉村康园”的设计主题,即华佗济世行医的精神。

华佗广场:中间主题广场花坛布置代表“五禽”动作的雕塑,旨在对华佗创编“五禽戏”的纪念和推广。主题广场上的LED屏幕定时宣传华佗学医故事和有关华佗行医时的一些小故事,让游人对华佗生平有进一步的了解。在LED背景墙的东侧种植了大量乔木,作为主入口景点→主题广场→LED屏幕序列的背景,不仅增添了主题广场的气势,而且将华佗广场和亲水休闲区两个空间进行了分割。

菁莪远荫:“前人栽树,后人遮阴。”华佗认真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用大树遮阴的景观表现手法寓意华佗对医学所作贡献的赞扬[7]。

图4 街头绿地鸟瞰图

峥嵘岁月:置有华佗行医的状态雕塑位于花坛中央,旨在展现华佗行医的风姿和精神。同时,运用地雕广场铺装,记录华佗行医历程,表现华佗在医学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及对华佗为穷苦人治病疗伤、不入仕途等精神的赞许。

誉满千秋:“誉满千秋”广场设计突出简洁二字,大面积的铺装、高低不同的花坛叠落在广场中心,广场边布置文化柱以及景墙,设计重视空间的穿透性和渗透力。文化柱和景墙上记载了华佗身后的荣誉,表现后人对华佗医学精神的赞扬。

以“临河觅趣、静谧觅旉、蒲泽荷香”三个亲水休闲区展现皖北乡村景观风貌。在环岛广场“临河觅趣”亲水空间设计中,结合基地特点,在临河边建设有亲水平台、长寿亭、景观坐凳、景石,营造出富有“野趣”的自然风光。以临湖绿色生态为主题,自然式的驳岸,并在河边置石,平添了“野趣”;在绿化种植上,适当配置湿生植物、水生植物等营造出了一个立体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街头游园东部区域布设安静游览为主的“静谧觅旉”亲水空间,运用多种水生植物丰富岸线层次,运用密林、疏林等形式营造出不同的静宜空间。

香林花语:设计上采用密林设计手法,加上林间木栈道,从而营造出一种安静凉爽的休息空间。设计时强调空间的隔断,与华佗广场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在此区大量使用色叶树种以及草本花卉,在层次和色彩上凸显变化。

莺歌烟柳:植物层次丰富,再加上微地形围合,营造出莺歌烟柳的安详氛围,自然山水风光,可聆听流水潺潺,可看到白鹭戏水、清风拂柳、花香扑鼻的皖北乡村风情。另外,由于此区位于用地的西北部,栽种的植物配以微地形的组合,分割空间,丰富立面层次,还可起到阻挡冬季寒风的作用。

在各区域的内部,将外围水系引入场地内部,穿插其间,营造出具有“蒲泽荷香”特色的自然水景区。设计中,充分结合基地现状,模拟自然溪流河岸进行处理,并在河岸边设置了具有皖北特色的河岸植物景观,如芦苇、菖蒲、鸢尾等植物,并配以自然景石点缀其间,利用园路进行连通,让村民感受蜿蜒的水溪动态景观。同时,考虑停留驻足赏景的需求,在水池边设置有亲水平台以及临湖小道,在形成对景的同时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各种湿生植物。

3.2.4 借助浮雕景墙,配以喷泉水景,塑造“静影沉壁”的华佗村史文化景观

在街头游园绿地设计中,为了展现华佗村的社区发展历史,体现特色农耕文化,如特有的织布、磨面、耕作等,充分利用对景、框景等景观手法以及雕刻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在适当的区域设置展现农耕场景的浮雕景墙,介绍华佗村悠久的农耕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华佗人物精神文化中区,从而达到充分展现西湖镇华佗村社区多样的村镇文化,给人以厚重的怀旧感,营造出古朴精致的文化景观。

3.2.5 在植物造景中融入“旉村康园”的养生保健设计理念

在环岛广场和街头游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养生理念除了体现在景观空间形态设计上,还体现在植物种植设计上,即运用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观赏植物(表1)。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特定保健作用的一类植物,具有杀菌能力,释放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化学物质,对人起到安神、益寿的作用[8]。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结合“康园”设计主题,根据基地环境以及功能上的要求进行种类的搭配,使成为生态保健型园林绿地景观,将保健植物种植在园区的不同区域,与其他观赏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多样的绿地景观。主要集中在“香林花语、菁莪远荫、蒲泽荷香、竹峰石雕、三友咏旉”等景点以及河岸区,栽种具有乡土特色的保健园林植物,形成多种层次、季相变化丰富的保健植物景观,如“香林花语”景点主要栽种桂花、水杉、枫杨;“菁莪远荫”景点栽种香樟、广玉兰、杜仲;“蒲泽荷香”景点栽种荷花、睡莲以及水生植物,营造出静谧的小空间;“竹峰石雕”景点栽种孝顺竹,并点缀景石,营造古朴典雅的空间环境。

表1 “旉村康园”主要保健植物及其保健作用

4 结 语

本文从阜阳市西湖镇华佗村“旉村康园”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入手,充分提炼农村社区的特性,总结出美好乡村社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以“旉村康园”为主题,从华佗人物景观塑造、华佗济世行医的精神文化和华佗村史文化的展现以及养生保健植物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入手,利用现有的区域环境条件,灵活运用多种园林景观元素,力图营造出具有个性的华佗村社区环境景观空间。但是,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美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特色文化景观、社区主体功能不鲜明等现象,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农村社区环境景观应当继续结合社区自身特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创新,营造出特色社区环境景观,让村民在享受室外空间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浓厚的乡村历史文化感和归属感。

[1]孙秀丽,马春东,唐建.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J].城市规划,2015,39(9):40-44

[2]张琳,刘滨谊,宋秋宜.现代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规划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5,14(3):12-16

[3]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6

[4]李晓庆.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西: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13:10-14

[5]张珺,蒋祥龙,孙士新.华佗形象演变及其文化意蕴[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7):133-136

[6]张国强,贾建中.风景园林师6[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76-179

[7]蔡雄彬,谢宗添.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13-117

[8]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08-114

[9]陈春贵,陈亮明,殷丽华.大力倡导保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江西林业科技,2007(2):58-60

[10]殷利华,陈春贵,姚忠勇.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5,32(4):50-53

[11]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79-81

[12]李伟强,包志毅,刘佳妮.保健植物的类型及其在园林绿地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46-148

(责任编辑:胡永近)

TU985.1

:A

:1673-2006(2017)07-0090-05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7.024

2017-03-2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皖北农村社区景观环境优化策略研究”(AHSKQ2016D110);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皖北地区地域性景观营造模式研究”(SK2016A0708);阜阳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科研项目“皖北村镇社区宜居性评价研究”(2016FSKJ1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皖北农村社区景观环境优化策略研究”(20170371037)。

偶春(1983-),安徽合肥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

猜你喜欢

华佗广场景观
布鲁塞尔大广场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在广场上玩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小华佗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