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点
2017-09-23
新锐观点
历史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为它做点什么,才能让惨痛的战争记忆不再重演。
——8月14日是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一部反映日军“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在全国公映。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馆长苏智良说,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第一次在院线展映,本身就是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结果,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不忘战争伤痛、坚决铭记历史的态度。(《人民日报》8月14日)
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捐赠仪式暨《三十二》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举行
党员干部要有“我要学”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对照实际需要,主动学、深入学、认真学,摒弃“包装”自我的功利思维。
——前不久,某检查组到下属单位检查党建工作,其中有项内容是查阅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笔记。5名班子成员的学习笔记洋洋洒洒,但仔细一看,笔记的字迹都差不多。追问之下,原来笔记是由办公室代写的。评论人杨新宇对此如是说。(《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4日 )
现在我们还存在着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形式化、皮毛化、消费化、口号化、表演化、煽情化、卖点化、圈地化、抢滩化的苗头。
——作家王蒙认为,文化建设有它的复杂性、细致性与长期性,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更不能急躁突进。(《人民日报》8月15日)
王蒙
法律应当赋予行政“一把手”最后拍板的权力,但也要坚持决策权和责任的统一,不管是否完全遵循了决策程序,行政“一把手”都要对最后的决策结果负责。只有这样,“一把手”才不敢轻易“拍脑袋”。
——评论人朱恒顺撰文指出,在许多地方,该列入重大决策事项的,往往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不列入,政府行政首长的随意性依然不小;征求公众意见也往往是走过场,参与者“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对此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新京报》8月14日)
朱恒顺
社会中的“仇富”心态是对财产权的最大危害,“逼捐”逻辑认为灾区民众需要帮助,而富人有钱自然就需要多捐钱,这几乎是“吃大户”的另一个版本。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学宾认为,“逼捐”现象背后展现出我们社会中缺乏一种真正的权利逻辑。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财产享有财产权,这是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对财产权的限制需要有充分理由的证成。(《检察日报》8月16日)
侯学宾
公平是权力的底色,要想安心做人、放手做事,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
——评论人杨学博说,有的领导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毛病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人民日报》8月18日)
“不捞白不捞”的跟风心态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达成这样的“共识”,便会形成循环下降的恶性生态。
——8月16日,三湘风纪网曝光了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百人窝案”——抵押、预告、交易等多个业务环节,均存在工作人员与中介联手收取办事市民“好处费”的现象。媒体人思凝对此评论说,百余人涉案,既有领导,又有基层工作人员甚至是临时工,足见这种“权力寻租”思维影响之广泛。(《新京报》8月17日)
奉劝那些仍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为信条的人,多看看那些被撑死的“胆大的”下场:谁在党纪国法面前耍“大胆”,党纪国法定要他“好看”。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指出,有些人不停地鼓噪“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本来已经严重冲撞党纪了,还不够,硬要挑战国法,与法律掰腕子。(《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7日)
米博华
笔中有乾坤,责任非小事。
——有的官员拿到文件不问究竟、不看仔细,一看是“层层把关”过的,便不假思索,大名一签。评论人佘子艺说,“签字”并非“小事”, 党员领导干部当明白,自己握着的笔是人民群众交付的使命。(《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7日)
“奉法者强则国强”,国家强盛的意义与法治理想的目标在此处应当而且必然殊途同归,那就是实现对人的关怀和庇护。
——8月19日,六集政论片《法治中国》开播,内容涵盖法治建设的主要方面。《南方都市报》发表社论称,法律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工具和名义,而且也是对国家权力执掌者的约束和警醒。执政党宣示法治理想,对国家治理而言是难得的一次转捩机遇期。(《南方都市报》8月20日)
面对一些国家和势力的信口雌黄、面对时而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抢救挖掘更多鲜活的史料,不断夯实历史记忆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评论人崔文佳说,历史是厚重而沉静的,但它会因数据细节的完善而更加丰满鲜活,会因呈现方式的立体而更加有血有肉,对歪曲历史言行最有力的回击,是铁的事实。(《北京日报》8月18日)
党员干部也是人,一样有着人的天然本性和本能,有着人的自然追求和欲望,但决不能仅等同于一个凡夫俗子。
——四川省委第六巡视组组长黄林发表文章称,越是层级高的领导干部,越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期盼,更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克勤克俭,自警自重。(《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8日)
黄林
经济学家永远不可能发现普适的通用模型,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多样性,经济学家需要相当谦恭,要承认能掌握的东西有限。
——经济学者徐瑾认为,理论的有效性,始终是经济学需要面对的课题。(《中国经营报》8月14日)
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