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开展德育
2017-09-22曾胜亮
曾胜亮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一直秉承着“尊师重道”“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理念,认为只有严厉要求学生方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这种教学理念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是可行的,但是落实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是万万不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其能从小就獲得知识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呢?不妨从爱入手,以爱为名来感化学生,用爱来打动学生,如此方能自然而然地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以爱为名;感化学生
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要对学生予以关爱,用爱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在德育中,教师的爱也是必不可少的,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教师履行工作职责和道德准则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爱来进行德育,以此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用爱打动学生
在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哪一学科的老师或者是哪一等级的老师,由于受自身认知和喜爱的约束,常常会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厚望,或者过分的关爱,即便这些学生做出一些有违校规、班纪的事情,教师也会一笑置之,不对其做过多的批评或指引,甚至会为其想一些无伤大雅的借口来帮助他们逃脱责罚。再看他们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一点小小的错误也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出一系列的指责。这种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使得学生尤其是成绩稍差的学生对教师及教师的教学产生排斥,德育无法有序进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用爱来打动学生。因为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灵寄托,是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当学生的内心需要被满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导,最终实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都会对其一视同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看到他们优点的时候,还会寻找他们身上的不足,用其不足来督促其前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会将目光放在他们的闪光点上,以此帮助这些学生扬长避短,用自身的闪光点来“遮盖”自身的不足。比如,我所教班级的班长,他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发现他不爱发言,甚至是害怕当堂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会鼓励他读课文、回答问题等,在他不敢说的时候,用真挚的眼神鼓励他,引导他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如此,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用爱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别人,积极学习他人身上的亮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用爱感化学生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多数教师秉承“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严厉要求的学生言行举止。对于小学生来说,过分的严厉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反之在扼杀他们天性的基础上使其产生叛逆心理。宽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严师”能否真正“出高徒”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宽容作为一种教学艺术,以其为手段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高徒”,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所说的宽容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策略,即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并将爱融于严格要求中,对学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比如,我们班有四个男生,他们学习成绩差、思想意识落后,常常做一些违反班规的事情。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对这四个男生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就以其中某一位为例,我发现该学生由于是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关爱、指导,没有人对他的言行举止做出正确的指正,在长期 “放养”式的家庭教育中,他自然而然地随波逐流,逃课、打架成为家常便饭。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在每天放学之后将他接到家中,指导他写作业,为他做饭等,并和他作了严格的约定,以后不许逃学、打架,我还要求该同学将自己每天做的自认为正确的事情记录下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慢慢成长。通过我对他的关爱以及严格要求,在一学期之后,该同学不仅不再逃课、打架了,甚至还能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等。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师需要以爱为名,行德育之事,用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学生,在日常爱的教育中渗透德育,以此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勾华.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3.
[2]高丽娟.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