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轨道
2017-09-22李培
李培
摘 要:小学体育学习不仅仅是单轨道:不仅仅是理论开路,也是情境取胜;不仅仅是单项灌注,也是自主合作;不仅仅是立足当下,也是拓展延伸,以此让学生受到锻炼、滋养和提升,以此成就体育课堂的丰盈、坚实和精彩。
关键词:情境取胜;自主合作;拓展延伸
小学低年级体育应当尽力打造一个摇曳生姿的情境场、合作场和探究场,而这一切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特点、活动特点和兴趣特点,充分重视并加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生成点和延伸点,让孩子们乐运动、善运动、长运动,在长知识、长技能、长技法的同时,让孩子们长情趣、长素质、长身体。
一、不仅仅是理论开路,也是情境取胜
都说小学低年级孩子天真好动,无意注意占据很大优势,既然如此,体育课堂应该杜绝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而倡导情境化课堂生态,倡导以情激趣、以趣激情,最大限度地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好的课堂应该“水乳交融,师生之间有呼应” 。[1]如何做到“呼应”?窃以为,创设浓浓的、新颖的、活泼生动的情境,或许能讓师生之间的“呼应”达到最佳境界,或能开辟一方生机盎然的体育新天地。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单双脚跳圈》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情境:
1.听音乐,跳兔子舞,师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当一群聪明而又动作麻利的小白兔好不好?我们去到蘑菇庄园去采蘑菇,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白兔能够采到又好又大的蘑菇?”
2.将“小白兔”分组,然后利用呼啦圈跳进、跳出。(注意双脚同时落地)
3.老师提出问题:“大家都跳得很好,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小白兔的左脚受伤了,该怎么办呢?”引出单脚跳。
4.请几个单脚跳得好的“小白兔”展示动作,教师趁机引导点拨。
5.教师将单双脚跳圈的方法示范一次,带领其他“小白兔”练习单脚跳呼啦圈,并提醒练习时注意安全。
不难看出,以“小白兔单双脚跳圈”为趣味性开头,不仅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之火,而且也快速营造了乐学善学的运动氛围。同时,先练习双脚跳,再通过小兔受伤,让孩子们模仿进行单脚跳的练习,符合体育活动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规律,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运动规律,因而孩子们学得有滋有味。
二、不仅仅是单项灌注,也是自主合作
新的课程视角下,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应该少一点单项灌注,多一些自主自悟,少一些教师“手把手”的“扶”,而多一些学生“一对一”的“帮”,以此让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都能有所提高。
仍然以《单双脚跳圈》的教学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
1.用前脚掌蹬地时,身体的其他部位应该怎么办?(屈膝迅速向前连续跳)
2.优秀“小白兔”可以将自己“单双脚跳圈”的体会分享给周围的“小白兔”,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帮互学。
3.引导“小白兔们”根据自己的跳跃本领,自由调整单双圈的距离大小,让不同能力的“小白兔”都能“亮相”,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这样的自主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孩子们不断地变化练习方法,让“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理念充盈在孩子们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微处,这需要教师基于“学”、围绕“学”、“为了学”,来观察学生,提出任务,诱发学习。[2]事实证明,放手让孩子们充分地自主合作,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不仅仅是立足当下,也是拓展延伸
常常激动于这样的体育课堂:在注重体育课堂当下技能技法的同时,拓展课堂,延伸课堂,力争达到“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的境界。就《单双脚跳圈》的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不仅仅知道单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方法,而且能做到动作连贯、协调,发展跳跃能力;不仅仅能够在技能技法上“更上一层楼”,而且能在体育运动中勇于展现自我,勇于克服困难,以此体验“我能行”的喜悦和成功感。
1.再次设置情境:将“小白兔们”分成四组,利用单脚跳从某一个起点出发,途中遇到呼啦圈时,双脚跳三下,将前方筐子中的“蘑菇”采回到自己的筐中,最后回到起点。以此“照葫芦画瓢”,让第二个“小白兔”出发,依次到最后一个“小白兔”,看谁采得最快。
2.进行游戏《小兔子采蘑菇》接力赛,提示“小白兔”要“跳过小河,钻过桥洞,跨过障碍”,最后采到蘑菇。练习中,让孩子们自由分组,合作商量摆放各种“障碍物”,让孩子们有选择地练习,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上上镜”的机会。
3.为获胜的小组颁奖,同时利用呼啦圈做放松练习,结束本课。
这样的设计,为课堂增色不少,为孩子们的运动提升档次,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一眼活泉”,不仅仅是课堂有了额外的增值,孩子们的思维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被进一步拓宽和加深,而这不正是体育教学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但愿,体育教师能够引领孩子们沉浸在这样的境界中渐行渐深,并受到多方面的锻造、淬炼和滋养。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李镇西.朴素的教育最美[J].教师月刊,2015(4):49.
[2]林茶居,文晖.中学的课堂辩证法[J].教师月刊,2013(1):19.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