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9-22戴启阳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戴启阳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数学老师需要用尽自己的浑身解数,来让学生尽快的学好数学知识,在老师努力的时候,学生自己也需要主动起来,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既要传授学生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课改主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更,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理解、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如果教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神经就会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能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就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平时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及时给予赞扬。创造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的机会,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價时要公正客观,不褒此贬彼。 其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營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二是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者是采取类比、联想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去,进入发现者的角色,进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学会反思,让学生在数学问题反思中成长

自主学习的原则是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投入和反思,“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理解,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含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和批判。”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没有真正引起教师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程度很高,数学理论的真实性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往往需要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需要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这种理解只有靠学生自己的深刻领悟才能获得,领悟必须要在思维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达到。因此,坚持让学生独立地自己思考,要求学生对思维过程随时进行反思,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启发学生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了解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促进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修炼内功,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具有个性化、层次化

课堂教学讲解个性化:

1、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可出导学案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导学案。

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3、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帮助和辅导,平时要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看书和做作业,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4、学困生的作业可以少布置或者是布置简单、他们会做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四、课外作业布置层次化:

1、学生的课外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将一个班级二类或三类。书本上练习较简单,可以让学困生完成在书本上或作业本上,中等生和优生完成习题或教师另外选择巩固、拓展题。

2、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等。

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生间的良性竞争.对于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应该有合理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中.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表扬,肯定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教育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主要目标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笑.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25).

[2]陈金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2012(2).

[3]王秀丽.也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4]张津海.谈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