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创设初探
2017-09-22陈凤
陈凤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入环节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对数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课堂引入环节作为一节课开始部分,发挥了呈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可以教学过程中通过新颖的课堂引入环节对初中学生求知欲进行激发,并通过多种策略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新课引入;有效策略
新课一般是指新内容的课堂,导是指领导引领,教师们引导学生,引领学生对这堂产生兴趣。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新课的引入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新知的热情,对一堂课的教学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教师准备带领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新的知识时,如何使学生快速的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兴趣,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教师从课堂引入环节便精心设计,希望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入快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课堂学习。
一、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引入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往往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自然,能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如:讲“圆的切线的性质”时,以“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这一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去思考,去探讨,小组讨论,得到初步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的导入,让学生对本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兴趣盎然,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以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入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似。新知识的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清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如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类比引入,使得新知识的引入自然顺畅,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學生巩固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三、设计悬念引入
悬念是人们对某件事情的一种关切心情,或使人渴望理解这件事情,产生非知不可的欲望。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悬念引入新课,可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的效果。如:讲“多项式的乘法”时,学生应掌握形如(x+a)(x+b)的运算。在引入时让学生任意写一个形如上面的公式子,老师立即说出答案,并让学生运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检查老师说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老师的答案非常准确,由此急切地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又快又准的。这样利用悬念引入新课,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以学生典型错误引入
故意出现典型的错误,让学生产生疑虑来导入新课,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也大有好处,而且可以与预防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如:讲“不等式的性质运用”时,以-3>2这种明显错误引入;即-3x>2x两边同时除以x,得到-3>2,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培养他们探索的精神,养成思考的习惯。
五、以联想的方式引入
联想是由某种知识而引起其它相关知识的思维形式。以联想引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如: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先复习式板书: 一边及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让学生想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样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讨。
六、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但给人的印象是高度抽象,枯燥无味。数学表面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所以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运用于实践中。如:讲“垂线的性质”时,目的解决另个问题: 体育课上如何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在水渠边上有一个水池,在水渠的什么地方开沟引水最合适?引发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以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引入
初中生经历着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过程,在教学中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适当运用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引入,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思维想像力的方法。如:讲“代数式”时,学生要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式”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在引入时,设计了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问学生20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X只青蛙呢?通过列表对x取不同的值得到的嘴数,眼睛数和腿数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利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以实例引入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材料,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好准备。例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引入 ,用多媒体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生活中的各种空间图形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去观察感知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由这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像这样的引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很自然也很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現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课堂引入不仅体现了老师的专业技能,而且彰显了老师的教学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不断创新引入的内容,灵活变化课堂引入的方式,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大脑,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
[1]孙远芹.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的引入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9)
[2]侯焕芝.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法「J].发现,2007(S2)
[3]才延芳.创新,数学课堂永远鲜活的主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16)
[4]黄晓芬.新课程理念卜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一学周刊,201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