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术鉴赏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讨

2017-09-22方云定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对策分析

方云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美术鉴赏课得到了有效应用,能进一步拓展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目前来看,高校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忽略了学生情感因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无法实现教学效果。本文将对美术鉴赏教学中情感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情感因素;对策分析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情感因素受到了一定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行为造成直接影响,从课堂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情感因素、认知规律充分忽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笔者将分别从:情感理论分析、美术鉴赏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情感理论分析

关于情感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学者马斯洛、埃里克森、罗杰斯提出了相关论点,人本主义对内心世界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并将人的情感、情绪置于人身心发展的关键位置。学者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提出了相关理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学习仅仅只会发生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此外罗杰斯还对教育的威胁性进行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设备的变化。积极的情感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构建。

二、美术鉴赏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对策

综上,笔者对情感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促进情感因素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详情如下:

(一)围绕素质教育根本任务来执行

我国政府部门提出:“培养出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美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审美观加以培养,促进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文明素养加以培养,而这一系列的落实均离不开健康的情感价值。为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水平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围绕素质教育任务来开展,与人为善、诚实善良等情感均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实际国情,从而促进学生丰富情感的形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生活,从而自主创造美好。在教学中,要设定一个情境,给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当中,让学生不停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并从中产生创造性的艺术结构。

(二)确保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为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形成,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美术教学中常用到感官系统,如:视觉、听觉、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从而获得相关信息,如:色彩、结构、造型等等,进一步提高学生通感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应对绘画对象仔细观察,去听、去摸、去闻,从而使自己的感觉升华到情感角度。

为了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提升,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参与户外写生活动,多与大自然接触,从而激发学生对原始自然的美好情感。通过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富有更生动的情感:一个农夫赶着几头牛,农耕回家;两盘飞檐斗拱的古朴村舍,通过自然景象,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画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感知能力。

(三)加强教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合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只有拉近各方的距离才能使美术鉴赏课程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新形势下,传统课堂氛围过于古板,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使其沟通能力得到强化,扮演好“朋友”、“老师”等角色,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倾诉对象。

为培养学生情感因素,教师还应对学生校内——校外生活予以重视,家长应加强对情感因素的培养力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促进美感的形成。

(四)科学实施分组教学

为了训练学生本身的协作意识,教师应对所有学生科学加以分组。教师应使学生自行分组或是根据学生本身的能力加以分组。教师不应过度地干涉学生进行分组,仅需从旁稍加引导。比如,教师应将四至五位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内,但是,单个小组内不可以全部是优秀学生或是学困生。小组内应将优秀、中等、较差加以构成这一规定当作准则,将几张课桌加以拼凑以一同实施学习,如此,就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开展协作,还能够很好地增强所有小组组员的综合层次。结束分组以后,教师的关键功能即指导学生科学实施协作学习,使学生可以轻松地交谈、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其余学生的观点,彼此交换知识,表现自身,进而提升学生本身同旁人交谈的相关能力、协作共事的相关能力。

(五)创建并健全相关的评测体制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知晓怎样借助学生的偏好以激起學生本身开展协作研究的激情同动力。为此,就规定了教师应创建并健全相关的评测体制以辅助学生找出自身的缺陷同问题,并立即加以改正。对评测规定实施设计期间,教师应注重自多个视角、多个方面把测试评测、作业评测同平时学习表现评测加以融合,不单应对学生的自身能力进行认定,还应对学生进行努力的结果加以鼓励。评测的方法也应各式各样,应把教师参与评测、小组评测、学生评测同自行评测加以融合,依据组员状况分别设定部分独具特色的奖励以提升小组协作能力,同时推动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得到进步。比如,应给勇于发言的学生予以“勇敢之星”这一称谓,应给具备独特见解的小组予以“最具创新小组”这一称谓。这一多个视角、多个方面的价值认定能够极大程度地激起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结束语

情感因素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加大对情感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围绕素质教育根本任务来执行、确保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加强教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合作、科学实施分组教学、创建并健全相关的评测体制,促进美术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田耀政. 论美术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培养[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99-100. [2017-08-24].

[2]张琳. 发挥情感因素在美术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55. [2017-08-24].

[3]何舟. 关于水彩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思考[J]. 艺海,2012,(05):141-142. [2017-08-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对策分析
浅析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启示
浅析品牌设计中体验营销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