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好人生的三本书

2017-09-22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周永康穆桂英张继科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我深表赞同,这三本大书不光教人读书写字,还能使人明白读书与人生间的关系。

读好“有字之书”很是重要。有字之书指的是人生最初级的课本内容,识字写字。只有读好了这本“有字之书”,我们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知识渊博的才子。

然而这还不够,“无字之书”便可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给我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回望历史,秦桧、蔡京等都是大才子,可他们都遗臭万年,为什么?因为他们没参透“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是指导人们守卫自己心灵中那块净土的秘籍。在一方面表现为忠孝节义,告诫人们要奉公守法。古有和珅,今有周永康,都是没能守住心中净土的典型案例。如若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寻常人的下场虽不及那些高官显贵般遗臭万年,但也绝对逃脱不了百姓的谴责、法律的制裁。而如若所有人都如避世隐居的贤士般自律,那么西方的乌托邦、东方的桃花源,都将不是理想。在另一方面,心灵之书又教导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昨日张继科世乒的爆冷、奥运林丹的失利招来国人不少哀叹,可我们还能要求那些昔日的大满贯们什么呢?比赛失利又怎样?下次再来!看看再回巅峰的女排,看看茁壮成长的男篮,我不得不说一时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成功永远在对岸等待着奋勇前进的我们。那些失利或是已露败相的人们,想想去年的詹姆斯,从未有球队在3 ∶ 1落后的情况下赢得总决赛,但是他做到了,他带领全队做到了。纪录是由人创造又由人来打破的,即使前途路漫漫,也不应该听信那些阻碍你前进的话,毕竟丰功伟业都是“暴霜露,斩荆棘”才得来的。

假如成功读懂了这三本书,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是要“格物致知”,积极投身于实践。当年穆桂英为习兵法竟用西瓜子排兵布阵,达·芬奇为研究人体结构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盗尸解剖。我们不仅要根据客观条件努力实践,更要善于创造条件,创新发展。古代的泱泱大国如今已沦为“制造”大国,我们不能满足于价值链最底端的待遇,而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读好、用好这人生的三本大书,赢得一个美好的明天。

用好三本书,成功在彼岸。

得分: 40分

文章开篇比较切合题意,先是紧扣作文题的要求,对作家的观点进行评述,对作家观点“深表赞同”,并進一步在“三本书”之中选择了“心灵之书”作为论述的重点来阐释。

但接着的论述成了材料的堆砌,秦桧、蔡京、和珅、周永康、张继科、林丹、詹姆斯、穆桂英、达·芬奇……这一系列材料似乎有正有反,对比论述,但终究与观点贴不到一起。这也导致在最后联系现实时讲的泱泱大国沦为“制造”大国的悲剧,只是刻意地、人为地拔高,事理逻辑远没有达到这一层面。

这样的文章在阅卷中并不少见。罗列大量在内涵上与观点逻辑联系并不强的事例,是当下高中生写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永康穆桂英张继科
我的“穆桂英”太姥姥
球队的灵魂,球场上的一股激情
张继科逆转晋级男单四强 直言刘国梁点拨成关键
利用影响力受贿 周永康妻儿侄相继获刑
挂帅不合适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周永康前妻被军车撞死
“依法治国”彰显中共决心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