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钧台钧窑考古遗址公园的思考

2017-09-22苏朝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考古

苏朝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许多遗址在面临自然力破坏的同时,更受到严重的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得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步履维艰。考古遗址公园的出现为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对钧台钧窑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考古遗址公园及作用,梳理了建设钧台钧窑考古遗址公园的优势,提出了建设钧台钧窑遗址公园应该遵循的五个原则,以期能对钧台钧窑遗址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遗址公园 钧台钧窑 考古

河南陶瓷历史悠久,境内陶瓷古窑址的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中国陶瓷生产的中心之一。新石器时期最具代表的仰韶文化,其彩陶艺术让世人为之惊叹。隋唐时期,河南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制瓷中心。宋代达到鼎盛,当时“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中,“钧、汝、官”都位于河南,也是巩县窑、当阳峪窑、扒村窑、邓州窑、新安窑、登封窑、密县窑等历史名窑的所在地。位于禹州市东北隅的钧台钧窑遗址就是宋代官办钧瓷窑厂的遗址,是河南陶瓷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钧台钧窑遗址位于禹州老城东北隅钧官窑路路南,东起阳翟城墙边,西至古钧台,北靠城墙根,南至连堂街路北,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350米,总面积38万余平方米。钧台钧窑遗址是北宋徽宗时期的官办钧瓷窑厂,该遗址1964年发现,1974年进行重点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宋代钧瓷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钧台钧窑遗址作为公众参观场所、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研究高地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禹州的文化地标。但是,由于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和周边居民生活活动的加剧,再加上潮湿、风化、雨侵等自然因素的破坏,使得本已异常脆弱的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受到严重威胁,遗址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和蚕食,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面对遗址保护工作的严峻性,如何在新形势下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钧台钧窑的文化遗存,是钧台钧窑遗址保护工作的重任。近年来,国家所倡导推动的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为遗址保护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建设钧台钧窑考古遗址公园,无疑是解决当前遗址保护开发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考古遗址公园及其作用

考古遗址公园立足于遗址、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展示,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是目前中国各地正在蓬勃兴起的大遗址保护新方式[1]。考古遗址公园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其理念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2]。《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指出:“当前在城市核心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有助于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发展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单霁翔认为考古遗址公园能为文明方式的演进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为塑造城市特色形象与特色文化展示提供舞台,为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与遗址整体保护构建平台,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提供途径,为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和提升生态环境提供保证,为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民个体认知反省营造场所[3]。

对于钧台钧窑遗址而言,建设钧台钧窑考古遗址公园能有效抵御城市建设对遗址的蚕食,净化、美化遗址环境,维护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性,并使遗址展示更加系统化、人性化,进一步加强钧台钧窑遗址保护和展示;能有效拉近遗址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实现遗址的社会价值;能在有效提升禹州市的文化品位、深化禹州特色的同时,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禹州人居环境、丰富城市功能,缓解遗址保护与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使遗址保护进一步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4]。

二、建设遗址公园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

近年来,我国的大量遗址不仅受到地质灾害、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难免于盗掘文物、城市用地扩张等人为因素的侵扰,如何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解决或缓解占地规模极大、与遗产地居民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的考古文化遗址与城镇化进程的矛盾,是遗址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和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文物局2006年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了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并提出“探讨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途径,建设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召开现场会或举办论坛,来及时总结和交流大遗址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2008年以来,先后达成了《关于大遗址保护的西安共识》《关于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2009年12月1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12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23项立项名单,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投入建设,进入公众的视野。

(二)自身优势

钧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而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一直引起各级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文物法规,不断完善和加强对遗址的保护、管理。1986年钧台钧窑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1988年报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成立宋钧官窑址博物馆。1997年9月,河南省文物局决定,把禹州市宋钧官窑遗址博物馆更名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改造后的遗址博物馆建筑为仿宋式水泥结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1999年4月,《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首发式在博物馆举行。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重新调整并公布了遗址保护范围;6月,钧台钧窑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5年11月,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在禹州召开。2006年6月,神垕钧窑址与钧台钧窑遗址合并,称为禹县钧窑址。2007年7月,钧官窑址博物馆奠基;9月,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8年12月成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09年成立了正科级规格的禹州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管理办公室。2011年成立了以钧台钧窑遗址为核心的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并于11月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钧瓷文化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委托北京建工建筑研究院编制《禹县钧窑址保护规划》。这使钧窑遗址保护、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轨道,妥善保护了遗址及周围的环境风貌。endprint

为更好地对遗址进行保护利用,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为钧台钧窑遗址1号和7号窑炉修建了保护房和围墙。1992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禹州市人民政府拨款190万元,征收钧台钧窑遗址保护区土地4.8万平方米。1996年5月,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钧台钧窑遗址窑场地旧貌改观工作启动。1997年上半年改造工作全面结束,建成了占地400平方米的钧台钧窑遗址保护展示房,并对外开放。房内原状保存了1974年发掘出土的北宋钧官窑双火膛窑炉和倒焰窑炉,并根据当时遗址发掘的原貌,通过沙盘模拟展示了钧台钧窑原料粉碎、练泥、成型、装饰、施釉、烧成等一系列生产设施和工具,显示了昔日陶场的繁荣景象。2011年在钧台钧窑遗址上建成开放了遗址类钧瓷专题博物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它的建成开放,对钧台钧窑的科学研究、遗址保护和合理利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多年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始终将遗址保护工作当作中心工作来抓,遗址保护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博物馆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禹州市乃至河南省重要的文化单位和窗口单位,这为建设钧台钧窑考古遗址公园奠定了良好的局面。

三、如何建设钧台钧窑遗址公园

(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建设钧台钧窑遗址遗址公园,要以“注重文化挖掘、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旅游名片、开发体验休闲项目”为指导,坚持“原真性、特色性、精品性、整体性、协调性”原则,秉承“彰显历史、传承文化,打造千年禹州历史文化制高点”的理念,通过深入挖掘禹州历史文化尤其是钧瓷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禹州的灿烂文明,突出钧瓷文化特色,体现文化性和休闲性,将钧台钧窑遗址开发成为一个感受禹州历史文化的精品型旅游景区,成为禹州乃至河南省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城市品位提升的示范基地。目标是其打造为河南陶瓷文化休闲体验旅游胜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建设成为国际陶瓷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教育中心、知识培训中心和青少年及市民的活动园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最终将钧台钧窑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以钧官窑遗址博物馆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群。

(二)搞好规划,分步实施

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遗址保护,根据确定的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尽快编制完成《钧台钧窑遗址保护规划》。规划应以“感悟历史、延续文脉”为理念,坚持“严格保护、可识别性、可逆可还原性”原则,采取“连片保护、分期发展”的保护发展模式[2],宜对不同类别的重要遗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遗址以标本陈列为主,选择窑址和作坊,按时代序列性展示,展示以模拟原始窑炉和作坊及生态植被、生态建筑为依据,遗址公园内将来发掘部分可采取边发掘、边研究、边展示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展示。体现钧窑的历史地位、彰显其文化价值、弘扬其文化精神;体现钧窑文化多样性、价值独特性、历史广博性及优美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凸显地方特色;以时代精神体现钧窑生态环境,保持其原真性、原始性、基础性,符合生態、环保、节能等时代要求。

(三)统筹规划,整体开发

按照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策划。钧台钧窑遗址保护开发应在现有基础上规划整治周边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接待能力。要以禹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内容,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规划设计,同步开发相关旅游项目和服务项目,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做到旅游六要素的科学合理配套,丰富博物馆旅游活动的内容,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成为禹州、河南乃至国家的名片。

(四)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在保护开发钧台钧窑遗址的同时,应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与神垕古镇、颍河景观带、钧瓷一条街、古玩城、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古钧台、禹王庙、禹王锁蛟井、阳翟城墙、森林植物园、中国钧瓷文化苑等文物遗迹和旅游景点统筹考虑,科学谋划,打造钧台钧窑遗址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并以钧台钧窑遗址公园为龙头,带动神垕古镇、颍河景观带、中国钧瓷文化苑及其周边的整体发展,促进我市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使布局更合理、功能更集中、结构更优化、效益更突出,从而增强钧台钧窑遗址公园的综合竞争力,提升禹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以文物保护为中心,通过合理规划建设遗址区、建设钧窑遗址公园和钧官窑路仿宋一条街,分流遗址保护区内的人口和产业,改善当地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由此带动周边可建设用地综合效益的提高,使当地民众直接受益,并“反哺”大遗址保护,实现大遗址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动员各方共同参与建设,除规划、国土、旅游、环保、陶瓷局等相关单位外,邀请文物、规划、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和遗址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从而确保遗址保护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和谐发展。

四、结语

古遗址作为我国古文明的主体和典型代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遗址公园应是目前保护、开发和利用古遗址,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传统的特色文化,使古遗址与人类现代文明相适应最为有效的途径。钧台钧窑遗址是钧窑在北宋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所留下的遗存,体现了禹州先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以钧官窑址博物馆为突破口来建设钧台钧窑遗址公园,探讨在遗址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之间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02).

[2]王军.遗址公园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9).

[3]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1).

[4]关于建设耀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思考.耀州窑博物馆,http://www.yzybwg.com/content/?74_2.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古
失落的金村:一段跨越百年的考古故事
考古“热起来”,文化“传下去”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UNDER THE SEA
“考古”测一测
在考古工地的现场如何上厕所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考古学家
公众考古在田野考古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