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与基层博物馆的结合发展探索
2017-09-22顾红梅
顾红梅
【摘 要】目前基层博物馆藏品单一、数量少,对观众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民间收藏方兴未艾,藏品丰富但无处安身,两者可互为补充。基层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相结合,不仅能充实和补缺基层博物馆馆藏,还能推动整个文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 民间收藏 结合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文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几年兴建了许多新的博物馆。根据国家文物局2017年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统计,全国现有4626家博物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市县级的基层博物馆。随着国家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这些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基层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有限,这些基层中小型博物馆在发展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①经费不足。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经费主要是国家拨款和地方补助,尤其是基层博物馆,地方补助有限,其他途径筹措经费又非常困难。而经费又是博物馆其他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资金不足就制约着文物征集、展览展出、人员配备等活动的运行。
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问题是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基层博物馆,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许多市县级基层博物馆都是这几年兴建起来的,人员大多是刚刚配备到这个行业的,经验不足而且能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出专业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方面的人才。
③布展缺乏新意。基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藏品单一、数量少、缺乏精品。即使发掘出精品,也因为受安保等条件限制,一般都由上级馆保存、展览。布展方面,大都是简单的陈列,由于缺少必要的藏品支撑,又受到技术、人才的制约,同时缺乏科技支持,很难推陈出新,举办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展览。
④对观众的吸引力降低。受前几条的影响以及地域的限制,参观人数逐渐走低。博物馆陈列布展更新比较慢,又受经费和藏品的限制,换展少,一般观众参观一两次后很难有兴趣再去。除去一些旅游热点和流动人员较多的地区,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出现整体低迷状态。
基层博物馆如何丰富藏品,让展览陈列出新,吸引更多观众多次走进馆内参观,保证一定的参观流量,笔者认为与民间收藏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我国普遍的民间收藏始于经济建设,兴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古玩市场的建立和开放,为民间收藏提供了可能。一般收藏的目的有投资和个人爱好两种,我们主要讲的是收藏爱好者这部分,一般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特点有:他们受职业、经济和认识的局限,收藏的文物层次和品级都不高,但是内容丰富,较为贴近生活,大都反映了当地群众生活历史的变迁。一般收藏者最后在处置这些收藏品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困难:选择留给子女,许多子女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摆放和保存都有困难;选择变卖,一是舍不得,二是很多东西都没有市场。这时候捐赠给当地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笔者所在的安州区博物馆为例,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本辖区内有许多收藏爱好者,有着几十年的收藏历史。高先坤老先生是安州辖区内的基层派出所退休员工,平时喜欢收藏一些钱币、票据以及大量的报纸图书等。这些给他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同时也给他晚年生活带来烦恼,几十年的收藏,首先保存就是一个问题,许多东西已经发霉生锈了,急需处理,现在年纪大了清理起来也费劲,最后在子女的支持下决定把他毕生的收藏都捐献给安州区博物馆。博物馆高度重视,把这些收藏整理出来,专门举办了高先坤个人收藏展,在开展的时候特别邀请了高老先生和他的家人参加,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这个展览也得到观众的喜爱,因为这些藏品都是几十年前大家一起经历并使用过的,所以倍感亲切。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用品不断更新,许多留有我们生活印记的物品都被迅速淘汰掉,这些收藏把我们拉回了曾经共同经历的时代。这是基层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结合的成功例子。高老先生告诉我们,没想到他的收藏能找到这么好的归宿,很多东西没有实际意义,卖也卖不掉,送人也没人要,扔掉更可惜,看着它们变坏,心里很难过,现在送到当地博物馆,有了专业的保存,而且还为它们举办了专门的展览,这是他没想到的。现在他走进博物馆把这些东西介绍给观众的时候真的是如数家珍。
一般基层博物馆藏品单一、数量少,而民间收藏家藏品丰富多彩但无处安身,两者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基层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结合方面,如何做到双赢,既充实博物馆的收藏,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同时也能满足收藏者的需求,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
①博物馆应该主动走出去,了解民间收藏情况,了解收藏者的意愿,鼓励他们与博物馆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民间收藏文物对于承载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经济社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家的文物局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近期连续召开座谈会,倾听各方声音,了解各方诉求,从现实出发,研究制订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的瓶颈问题。国家刚刚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本次普查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单位的收藏,需要掌握民间收藏的情况才能真正完全摸清家底,最终才能制定出完善的文物保护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文物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服务人民群众。
②鼓励民间捐赠,完善博物馆捐赠制度。相对于民间一般收藏爱好者,博物馆更能专业妥善地处理文物,使文物发挥最大的效用。基层博物馆也可以通过民间捐赠来补充馆藏,弥补自身藏品单一、数量少的缺点。对于愿意捐献的收藏者,应该多做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安排专人整理、登记捐献物品,对于有条件的可以举办专门的展览,没有条件的可以举办联合展出,展览捐赠者物品时须注明捐赠者。建立鼓励有奖上交制度和荣誉捐赠制度,可以依法以举办者或者捐赠者的姓名命名博物馆的馆厅或者其他设施。给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条件允许还可以制作纪念品,聘请他们作为志愿者,义务为观众讲解收藏品背后的故事。
③支持和鼓励民间收藏者举办专题展览,市县级基层博物馆可以探索多元合作办展模式。国家正在积极引导民间收藏朝健康方向发展,与基层博物馆合作是很好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丰富基层博物馆的展览,增强吸引力。基层博物馆较于大型博物馆有更强的灵活性,方便调整布展方向,更容易与民间收藏者一起举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展览。
④组建收藏爱好者协会,借助博物馆平台加强文物宣传教育和共同研究交流。民间收藏反映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群众生活的变迁,并为研究当地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民间收藏文物和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同样具有保存、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博物馆应该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帮助民间收藏向社会展示,充分发挥民间收藏在文物保护,文化研究传播中的作用。
《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基层博物馆更应该主动思考,多渠道发挥博物馆功能,探索出一条与民间收藏结合发展的道路,相互促进,吸引群众走入博物馆,共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满足公民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燕文.对中小型博物馆发展中面临困境及对策的思考[J].文化产业,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