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22刘远英唐力娇李彩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手术室入院优质

刘远英,唐力娇,李彩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远英,唐力娇,李彩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02月~2016年0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基础组,各45例。优质组和基础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麻醉前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麻醉前,优质组HAMA、SDS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择期手术;手术室;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择期手术为手术室常见手术方式之一,为非急性疾病患者常用治疗方法,有充足时间调节患者生理平衡,完善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患者中约95%合并有不同程度不良情绪,为患者在等待手术过程中过分对患者产生恐惧、担心、紧张等引起[1]。手术室护理工作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上发挥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2月~2016年0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基础组,各45例。优质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9.1±6.6)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21例,疝气修补术1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基础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7±6.1)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23例,疝气修补术1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9例。

1.2 方法

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于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访视内容为确定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类型、手术方式,告知患者手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方式,及时解答患者存在疑问。手术当日提前准备患者手术所需器械、药品,接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对完成手术。优质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于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访视内容重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并协助患者减轻不良心理。准备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包括图册、视频等,于术前向患者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方式有全面、正确了解,减轻患者过分存在担忧、紧张和恐惧心理,进而减轻患者不良心理。采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交流沟通、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对合并有不良心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麻醉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2]。(2)护理满意度:术后对采用护理评估问卷,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情绪评分变化

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SDS无差异(P>0.05);手术麻醉前,优质组HAMA、SDS低于基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麻醉前HAMA、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麻醉前HAMA、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MA SDS入院时 手术麻醉前 入院时 手术麻醉前优质组 45 25.2±6.1 17.5±5.1 24.2±5.2 18.5±5.7基础组 45 24.8±6.5 25.3±5.8 24.1±5.8 25.2±6.1 t -0.3010 6.7748 0.0861 5.3835 P -0.7641 0.0000 0.9316 0.0000

2.2 护理满意度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择期手术为手术室常见手术类型之一,在拟行手术治疗前评估患者麻醉、手术风险,以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手术风险,改善预后。但临床研究指出,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注备阶段,可导致患者产生对疾病过分紧张、担心等不良心理,可增强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发生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生理平衡,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者手术风险[3]。手术室护理工作接触患者较为局限,传统护理重点围绕患者疾病和手术方式进行,以协助顺利完成手术为目的,忽视患者术前、术中不良情绪反应,不利于手术质量提高。

优质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针对传统护理不足和缺陷实施,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重点对术前不良情绪进行干预,进而以稳定患者术前生理、心理平衡,保障手术顺利实施[4]。优质组术前不良情绪评分较基础组及入院时均显著减轻(P<0.05)。本次实施优质护理重点在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术前访视过程中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疏导,术中以消除患者陌生感、播放患者喜爱音乐减轻不良情绪,有效减轻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研究指出,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为影响手术安全性、疗效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择期手术患者中基于优质护理,能对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有显著干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沈亚红,陈爱国,吴敏珠,等.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8-69.

[2] 宋爱胜,万效梅.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79-81.

[3] 谢田珍,李桂敏,戴 利,等.手机视频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2):38-39.

[4] 高兴莲,苏法安,沈剑辉,等.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8):47-4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74.02

刘远英(1976-),女,广东英德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猜你喜欢

手术室入院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作文门诊室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