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海籍诗人“八景诗”中的江南情结
2017-09-21孔庆蓉
孔庆蓉
摘要:自清代以来,青海涌现了一批本地文人,就目前笔者所收集到的本地文人文集或者零散的作品来看,文人们深受儒家经典文化影响,诗词格调古雅,笔力清新尤以张思宪和来维礼为最,拟唐诗之痕迹较深。内容多样,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笔者以先后顺序为例,以表格绘制青海籍诗人创作概貌。
关键词:清代;青海;八景
青海本地文人在诗歌内容创作中以赞美家乡景物的诗歌居多,文人们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诗词中有多首皆在赞美家乡的风景状物,从遣词造句到情感表达,渗透了浓重的乡音乡情,以青海“八景”诗歌题材为代表,而在这些写景诗中,高原的独特风光在诗人笔下大多呈现出小桥流水式的江南景致,这是很独特的文学现象,其原因何在?是诗人们有意为之还有另有隐情,笔者试图探讨一二。
“八景”作为中国传统景观的重要范畴,常被记录于一地历史与地理的地方志中,“八景”文化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产生于隋唐,成熟与宋元,发展与明清。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传之”,到元朝时,文学上大量出现有关“八景”的专门内容,潘士骥《黄岩八景诗》就是元代“八景”文化的代表,清代康乾时期是“八景”的繁荣时期,嘉道时期以后,因过分注重八景形式,涉及家乡风物或地方名胜时言必称八景,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流弊,使得“八景”诗中自然神韵与思想文化及美学交融的特点逐渐散失。因此遭受严厉批评,八景之风渐趋衰寂。[1]
至今留存的青海的“景”都是“八“:碾伯八景(乐都)、湟中八景(西宁)、丹噶尔八景(湟源)、河阴八景(贵德)等,此外还有李协中在西宁“郡城西门外番厂”所建别墅的“时乐楼八景”。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些地方八景的特点:
湟中:“清风”、“晓日”、高耸青翠的山峦、凤台,夜月下的水潭、春天的河流、山上的瀑布、山中的烟雨。
乐都:烟笼万井迷芳甸,月度双桥印碧潭。(南楼远景)
月空波心舟似画,夜沉涧底树分行。(长桥夜月)
皎洁凌空似玉山,深秋常见羽人还。(南山积雪)
铜池泻出千潭月,石室分开一柱烟。(莲台夕照)
湟源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结合部,茶马互市所在地。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的角度,这本应该有很多它独特的、迥異于内地的东西。但除了石洞藏字、日月古迹大概还能标示出它的地域特征外,哪里没有高插云霄的山峰?何处不见古树鸣泉、峻岭孤松?
再看贵德。贵德在黄河上游,这里的黄河水清澈见底,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贵德有美丽的丹霞地貌,有大片植被繁茂的湿地。但诗人们选出的八景则几乎可以说是平庸:春天涨水的黄河、冬天还热着的温泉、东边烟雨迷蒙的山、南边的溪流声、插入云霄的山脉,水潭。既使将积雪覆盖的山岗算作特色,贵德的独有的可能也只有它和“羊峡古碑”——一块峡谷中古老的石碑了。至于李协中[2]西宁城西别墅里看到的“八景”就更是乏善可陈了。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诗人似乎只是为了完成这个工稳的对仗格局,拼了八景,内部基本没什么新鲜的内容。
本籍诗人写得最多的还是那些表现封建时代士大夫生活趣味,描写青海风光的诗作。他们或登高远眺,或饮酒赏花,或于匆匆行旅中驻足四望,高原的风景终于被他们的主人呈现出来。试看几首。
严宜《庆梦斋郡伯新辟署园兼为亲寿四首》其一:
膏雨春风遍陇关,还将雅意寄林泉。山从阶下层层绿,树向窗前面面圆。
百亩花胜笼宿雾,千竿竹影拂晴烟。板桥曲径苍苔软,合是诗翁觅句还。(《续志》475)
这是诗人参加梦斋在新成园林内为其亲人做寿的酒宴时作。诗中呈现出一片安逸祥和的氛围:山岗苍郁,繁花盛开,翠竹摇曳。春天、细雨,世界是如此温润,生活在这世界里的诗人是如此恬淡安然。再看《晚登南禅寺三清殿》:
石蹬层层路不平,登临绝巘四望惊。田分万井村高下,烟点三川树纵横。
山势东来围古塞,河声北走撼边城。自然落日遮青海,欲泻杯中水一泓。(李荣树《咏青诗选》)
南禅寺居于西宁南面的半山上,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赐额“华藏寺”,是西宁一著名的登临地。这首诗的颈颔两联写俯瞰之景,田野纵横,村庄高下散落,烟雾迷蒙。南山由东向西,南川河由南向北环抱古城。近景:一点两线,城、山、河三者亲昵和谐。远处,青海湖清深广阔。他化用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泄”句。青海湖恰在西宁西面,晚霞中,青海湖的水波荡漾,仿佛要流泻而出。这首诗大气开阔,虚实结合(青海湖距南山二百余公里,能见度再高肉眼也无法看到),是青海登临诗中的佳作。
李荣树[3]另外还有一首登临之作,同样是登南禅寺:
岚气回环映水光,麦花吐秀菜花黄。痴儿今日忘尘事。孔雀楼头看夕阳。
简单、明快,着意描写的是田野上闪烁的河水、沟渠的光亮,碧绿的麦地与金黄的油菜花交错,安详而和乐。
总云即叙此西戎,数代长征始奏功。湟水流春烟雨外,峰巅挂瀑画图中。
洗心泉印空潭月,扑面沙惊石峡风。往古来今徒感喟,敢将弄斧献诗筒?(289-290)
这首诗作于1919年冬至,是诗人受西宁道尹黎丹邀请会饮时作。“中间两联选取所谓西宁八景中的四景进行重点描写,表现了西宁以及大通、互助、湟中、平安一带壮阔美丽的景象”
这首诗是边塞与山水结合得较好的一首诗,既写了统一的辉煌,又表现了河山之美,尾联还做到了适度的谦逊。
最早出现“八景”作品是绘画,先画后诗是八景作品的特点之一,最早的八景诗都是以文字对画面加以注释和演绎。模山范水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一支,而八景画亦是取山水的典型形象。 “一自高人成八咏,城头怀古耐题诗”。[4]八景重视地域文化,彰显地方人文特色,是地方文脉的重要部分。八景“从产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创造意味与心理想象色彩”。[5]宋迪“潇湘八景”组画一经出现,便以其高超的绘画艺术和意境表达赢得了士人的厚爱,八景的风格符合士人的审美特征,是基于文化传统的一种景观文化的再创造。
审美对象是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审美者的生活积累,从而产生一种反馈效应,产生出新的审美表象。“八景”的景象表达既可是客观的实景,也可是心理感触或历史联想所触发的非客观实景。景致、诗情、画意息息相通。八景从最初的精英(文人墨客、乡绅仕宦)审美逐渐演化为一种集体意识,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记忆,综观各地八景,无不展示出一幅幅意境隽永或气势非凡的大地景观,或优美宁静如田园牧歌,或波澜壮阔富于变幻,或悦人耳目,或沁人心脾。
“清人把万物山川当成生命的主体,而超越了畅神怡性、托物寄意的客体范畴;以自然为人生的终点,清人则和万物山川寻求互证,要约结盟,他们以山川为鉴,洞彻人类精神与灵魂的本来面目。”[6]清人笔下对西北、东北、西藏、台岛山川风物的歌吟咏唱,无不是欣欣向荣之象。清人把天地山川当成一副大山水,边关塞上、中原山川都是万里山水,妙笔生花。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将乌鲁木齐的民俗、节令、山川、风物娓娓道来,使人恍若置身草木繁茂、波光潋艳的暮春江南。故而,青海本籍诗人笔下的青海山水有江南化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9月
[2]李协中,字和庵,西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曾任直隶大兴、束鹿、广东从化等地知
[3]李荣树,西宁人,贡生,约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咸丰(1796—1860)年间
[4]沈均安.步东坡韵[M]∥赣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据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影印.
[5]张廷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2004(4).
[6]时志明.生态学背景下的清代山水诗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