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09-21车雪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西藏

车雪琴

摘要:通过对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水平属于一般水平,不是很高,总体上讲,呈现出教师职业认知水平较高,教师职业情感处于中等水平,教师职业目标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西藏地区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且藏汉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水平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民族差异。通过分析认为社会因素、学校教育中的一些缺失和学生个体等因素影响着西藏地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和坚持。

关键词:西藏;师范生;职业理想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16-04

一、前言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和工作类别的抉择以及在事业上达到何种成就的期望和追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只有坚定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和理想,才能以高度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师工作中,使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西藏地区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全区输送合格师资的重要任务,它所培养的师范生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西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在师范生的整体素质中,职业理想处于动力地位。然而,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却发现西藏地区师范生的职业理想现状不容乐观。那么,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其职业理想形成的相关因素是什么?这是在西藏地区师范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全部从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中选取,因为这所学校是西藏区内唯一的一所师范院校,2006年刚刚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承担着为西藏基础教育输送师资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对这所学校的师范生进行调查能够较为突出地反映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水平。调查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师范生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为94%。其中汉族学生有了7份,藏族学生有205份;农牧区生源177人,城镇生源105人。

(二)调查工具

本调查研究根据已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以职业理想的理论为依据,参考詹贵万等人关于师范生职业理想的调查研究编制了调查问卷,并结合西藏地区师范生的特点作了部分修改,最终改编成了《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含师范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目标三个维度。采用在李克特量表法中常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loha)来进行该问卷的信度检验。得到三个因素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分别在0.6934~0.8258之间,而总体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9249,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采用内容效度得到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08~0.899之间,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这表明该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录入和处理。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总体现状水平

从表l可以看出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所包含的三个因子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目标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095、3.22、2.64,由于本研究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方式,中数为3,所以通过表1所显示的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可以得出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所包含的三个因子中职业目标的水平要比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这两个因子的水平低,这一结果说明西藏地区的师范生总体上能够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并且喜爱这一职业,但对于自己将来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教师工作,尤其可能要到西藏农牧区任教,多数学生会出现犹豫徘徊的心理状态。

(二)西藏地区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理想水平上的性别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西藏地区的师范生在职业情感、职业目标这两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着性别差异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p<0.001)。且这几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女师范生显著高于男师范生。在“职业认知”这一维度,男女差异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

(三)西藏地区藏汉师范生在职业理想水平上的差异

通过表3可以得知,西藏地区的师范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目标这几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着藏汉民族差异且这种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p<0.001),而且这几个方面的平均分,只有“职业认知”这个方面的平均分,藏族师范生低于汉族师范生;其他两个方面的平均分,藏族师范生都高于汉族师范生。

四、分析与讨论

(一)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总体水平分析

由表1中的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总体水平表现出以下特征: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较高,教师职业情感处于中等水平,教师职业目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这种现状的出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通过开放式问题“你认为当教师最难以忍受的困难是什么?”了解到64%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西藏地区师范生大多数毕业后都要到农牧区学校任教,教师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由于西藏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导致各级财政收入较少,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西藏地区用于发展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尤其是農牧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学校教师的待遇,不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到西藏地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正确的认知。

2.学校因素的影响

通过开放式问题“你认为目前师范院校专业思想教育的作用如何?”我们了解到有近一半的学生(47%)认为用处不大,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endprint

(1)师范类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通过调查发现西藏地区师范院校师范教育课程通常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这两部分所占比例总共达到90%以上(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就达到了70%以上),而教育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则不到10%。同时,作为师范类专业课程中的公共教育专业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师范类课程所具有的师范性质受到了影响。想要通过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来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显然是不可能的。

(2)学校忽视了教育实习和见习的重要性

教育实习和见习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学习教师的先进经验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中,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教师职业理想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而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目前对于教育见习和实习这两个环节西藏地区的师范院校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由于考虑到人力、物力等因素而将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的时间安排缩短,甚至在邻近毕业的那个学期把教育见习和实习安排在一起完成。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不仅要熟悉教材教法,而且还要了解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除此以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但由于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以无法弥补自己知识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实习学校由于担心实习生缺乏教学技能和经验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很多实习学校很少给实习生安排教育教学任务。而且师范院校由于缺乏实习经费和指导教师,会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实习形式来完成教育实习和见习环节,这种形式由于缺乏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所以效果不佳。

3.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1)学生入学动机存在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上师范院校的初衷,笔者在问卷中调查了学生的入学动机,经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入学动机存在着偏差,有16%的学生是由于经济因素报考了师范院校。这类学生大多数因为家庭比较困难,而师范院校相对收费较低,所以才报考了师范院校。8%的学生是受他人影响报考了师范院校,并不是出于自愿。9%的学生是被调剂到师范院校的。有31%的学生是因为觉得教师职业稳定,收入有保障才报考的。而只有36%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喜欢教师职业自愿报考师范院校的。由此可以看出64%的学生入学的动机是被动和带有功利思想的,这一部分学生入学后很容易出现专业思想不牢固、不愿意学习本专业的现象,表现出厌学等不良情绪,这些都影响了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二)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女师范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男师范生。其中,职业情感、职业目标这两个方面女师范生显著高于男师范生的水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有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不同性别的成就期望差异很大。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对女生的成就期望一般要比对男生的低。“期望男性成为独立的、竞争的和权利定向的”。父母亲或他人希望男生所从事的职业既体面,收入又高,最好是能走仕途。社会期望女性成为“依赖的、富有爱心的和人间关系定向”。父母或他人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单纯,对女生将来当教师普遍赞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男女生形成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之所以存在很大差异,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长期的影响和熏陶密切相关。除此以外,历史上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严格束缚下,西藏妇女的劳动负担沉重,藏族妇女从未有过独立的政治身份,处于对男性的从属地位。民主改革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藏族妇女也充分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她们希望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所以她们具有更强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目标。

(三)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民族差异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汉族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比藏族师范生要高,而藏族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情感及职业目标比汉族师范生的水平要高。

通过与部分藏族学生的访谈,了解到造成藏族师范生职业认知水平显著低于汉族师范生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方面的因素。我们知道,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对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两门课程也是体现专业师范性最为显著的两门课程,通过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师范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教育的功能,尤其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学习还可以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等,这些知识都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但是,通过了解,有超过半数的藏族师范生认为这些教育类课程枯燥、难以理解,学起来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藏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全区操藏语的人口占大多数,分布广泛。藏族学生自幼生活在西藏,从小接触的是藏语,使用的也是藏语,藏语是藏族学生最主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这使得藏族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但目前被调查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专职教师主要是持汉语进行教学,藏族学生受汉语水平较低的影响,对教育类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到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虽然西藏藏族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知水平低于汉族师范生,但调查研究显示,藏族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水平和职业目标水平却高于汉族师范生。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藏汉师范生所处的区域文化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于其他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海拔较高,缺氧严重,四周高山环抱,与其他发达地区相隔较远等等,这些自然因素影响了该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文化交往等。另外,藏民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藏族学生从小就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和熏陶,这使藏族学生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表现出求稳妥、淡物质享受、做事守恒、有责任心等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着西藏地区藏族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当数量的藏族师范生认为教师这种职业工作稳定,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并且希望通过从事教师职业和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汉族师范生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相对开放,较重视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当了解到西藏地区教师尤其是在农牧区工作的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他们便产生了畏难情绪,进而影响了对教师职业的情感及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宋长生,职业理想导论[M],北京:中國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2]谭玉林,对西藏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08(02)

[3]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J],青海社会科学,1988(01)

[5]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7(02)

[责任编辑:刘爱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范生西藏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天上的西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