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护理实践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2017-09-21俞文雷
俞文雷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2
高血壓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晚期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脑血管意外及肾功能不全最为严重,甚至死亡,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带来极大的影响[1]。高血压最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已取代肿瘤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目前我们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2],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疾病的隐患。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长期良好的血压控制情况是提高生活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但由于我们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较低,故而我们患者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故而社区高血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我们通过本辖区240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探讨社区高血压护理实践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辖区24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并按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52.31±2.19岁,最长病程为22年,最短病程为0.5年,平均病程3.18±0.82年,其中高血压Ⅰ级46例、Ⅱ级51例、Ⅲ级23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水平28人、初中文化水平48人、高中及以上54人;观察组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1.89±2.34岁,最长病程为21年,最短病程为1年,平均病程3.24±0.91年,其中高血压Ⅰ级44例、Ⅱ级50例、Ⅲ级26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水平31人、初中文化水平40人、高中及以上59人。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顽固性高血压、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智能障碍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及文化程度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我们予以高血压慢病管理的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高血压知识小讲课、宣传册及义诊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严重并发症进行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可适当邀请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向患者讲解自己有关疾病治疗的体会,树立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信心。(2)饮食指导饮食习惯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控制的基础,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减少钠盐及油脂类的摄入,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及优质蛋白的摄入,对于有吸烟及饮酒等嗜好的患者,使其充分认识其对疾病的影响,从而戒烟忌酒。(3)服药指导增强患者的服药意识,并对药物的相关使用细则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相关药品的不良反应。(4)生活方式指导充分让患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适当的增加体能锻炼,减少静坐的时间。干预时间均为半年。
1.3 观察指标。记录每个患者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同时统计每组中出现并发生的人数及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处理实验数据,对于计量资料我们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我们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分别为155.12±4.14、154.96±3.88;预后分别为126.14±2.31、134.06±3.14,两组干预前未见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人数为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对比起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在进一步升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是高血压长期防治的重要环节,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两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通过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宣教,可促进患者对疾病的充分认识,激发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内在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将影响高血压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使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血压控制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预后[3]。
综上所述,在社区高血压护理实践中,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黄锦玲,张雁.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3):163-164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01):24-43+15
周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12-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