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的护理
2017-09-21朱玲
朱玲
【中图分类号】R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随着人们近年来的生活方式变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数量更是逐年增加,在全世界中中国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保持着最快的老龄化速度,分析讨论老年性高血压,认清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现状,以及探讨护理进展,为今后的老年高血压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为老年高血壓病人的生活质量保证提供帮助。
近10年的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高。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不仅要从疾病观察、症状治疗护理,而且还要加强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现将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病因及临床表现
1.1 老年人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变硬,弹性减退
顺应性减退,肾排钠功能下降,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老年人对去甲肾上腺素灭活功能下降,导致其血浆浓度增高,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B受体数且减少及敏感下降,@受体数目不变或相对增高,使交感神经系统@受体功能亢进,血管收输性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血压升高[1]。
1.2 老年性高血压起病隐匿,初期政治很少
可出现头晕,头胀,头痛,烦躁,失眠,耳鸣,心悸等症状[2]。
2 一般护理
2.1 病情观察
血压波动大为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化的特点之一,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主,这与大动脉顺应性下降有关。病人的血压日间变动和日差易受季节、气候、情绪及体力负荷强弱的影响而明显波动[3]。对血压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在降压治疗期间,每日应测量血压数次,以观察血压的日夜变化。观察夜间血压,防止夜间血压降得过低。根据24h动态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在06:00、12:30、17:00、21:00左右测血压较合适。老年高血压病人易出现体位性和餐后低血压。若病人出现眩晕和颤抖不稳感,护理上应引起高度警惕。病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是脑出血的“预警”信号,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和医生取得联系,准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以便及时抢救病人[4]。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方法,让病人自己观察血压变化,便于适当用药。
2.2 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的特点可单用或联合应用各类降压药。选择不同的药物,坚持以个体化为准则,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逐渐增加,使血压达到理想标准。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
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之循环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因此,老年高血压病人在采用药物疗法降压时,必须做到徐缓、温和适度,降压不可过低、过快。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观察用药反应和效果的同时,于数周后逐渐加量。2?3个月缓缓达到降压之目标。注意:①减少用药种类,便于老年人记忆。②依据病情,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如长效剂、控释剂或缓释剂。③严格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毒副作用,并学会处理出现毒副作用的应急方法[5]。
2.3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不规律服药等。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老年高血压病人除有心脏病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外,应按年龄及身体状况,坚持适量,有规律的轻—中度体力活动,包括每天20—30min的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饭后勿立即洗澡,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注意久站久坐及改变体位时动作过快,避免跌倒或受伤,为其提供安全的环境:光线要充足,无障碍物,地面保持干燥等。
2.4 饮食护理
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高纤维的饮食,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限制动物脂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少食多餐[6]。
5 心理护理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开办一些有利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协会,书法,象棋,保健操,歌咏,舞蹈)倡导健康的生活发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老年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者是高血压的多发人群,并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具有脉压显著增大,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受损等临床特点,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尤其要重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疗,加强对其的护理干预,包括血压观察与护理、用药指导、日常护理与饮食以及心理护理等,以此改善预后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姚菊峰,张亚靖,孙静,等.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知识、行为态度差异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1.ll5\m,
李洁琼,李亚茹,伍宏艳.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9.ll5\m,
王馨,自惠芙,马克敏.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J].中华流行流学杂志,2003,24(12):1082.(于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