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语习得理论下母语的迁移现象

2017-09-21刘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母语迁移二语习得

刘璇

【摘要】语言是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语言也是文化以及思想的基本媒介。对语言习得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开展文化、思想方面的沟通。目前,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门语言,对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而言,要想掌握第二语言有很多方式和方法。然而无论通过哪种学习模式、拥有哪种学习氛围以及制定哪种学习计划,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本篇论文将对二语习得理论下母语的迁移现象展开论述。

【关键词】二语习得 习得理论 母语迁移 迁移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22-01

1.二语习得理论理论下的母语迁移现象

1.1语音的变迁

语音变迁是语言在迁移环节中现象最为明显的一种情况。在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学习过程中,不难看出:二语习得者的发音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进而导致所发出的语音和所学习的标准语者存在较大差异。众所周知,英语以及汉语是不同的两种语系,一种是印欧语系,而另一种属于汉藏语系,因此,汉语和英语的这两种语音在发音环节存在诸多不同的地方。所以,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英语语音的环节中,十分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上汉语的干扰,进而阻碍习得者正确理解并掌握英语的语音以及语调等等。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语音变迁现象。

1.2词汇的变迁

一些语言专家、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倘若二语习得者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在词汇层次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情况,习得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将会变得十分轻松。漢语以及英语这两种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语种,很多英语的单词并不具有与之对应的汉语词汇,从而使得以汉语为母语的习得者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度,进而出现负迁移的现象。在单词学习的环节中,受到历史环境、文化程度、应用场合以及语调等多方面的影响,会导致人们对词汇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单词的使用出现分歧。而且,许多英语单词还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这些不同都会增加二语习得者的学习难度。

1.3语句使用的变迁

语句使用的变迁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说:语言句法的框架、语句的顺序、否定句式的使用方法、疑问句式的使用方法以及其他关系从句的应用等等。语句使用的变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迁移,另一种是负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思想,倘若两种语言框架存在差异,往往会造成语句在使用上的迁移现象,进而增加错误出现的几率。根据对比研究假设理论的思想,倘若母语以及第二语言在语句框架上存在不同时,母语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会给二语习得者带来麻烦。换言之,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句使用变迁主要表现为负迁移现象。只有当两种语言的结构框架大体类似,才可能会出现正迁移现象。因此,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语句时,一定了解其出现的是正迁移现象还是负迁移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习得者的学习效率。

1.4文化的变迁

文化的变迁主要指的内容是汉语文化以及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变迁现象。二语习得者一般都喜欢用母语的表达模式去阐述问题,换言之,用母语的文化体系去学习第二语言、去了解第二语言存在的特点。在此环节中,文化变迁既存在正迁移,又存在负迁移。倘若一名二语习得者的母语文化程度不高,这时往往会出现文化的负迁移现象。一些专家学者还认为,文化的负迁移现象主要是指因为文化存在出入所导致的文化互相影响现象,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二语习得者会潜意识的应用自己已具备的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认识去进行学习和研究。

2.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环节的主要展现

2.1 正迁移现象

母语的正迁移现象主要是指因为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存在着众多共同特点,比如说:学习方式、语言模式以及交流体系等内容上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有助于习得者开展第二语言的学习工作。因为,这种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能够有效帮助习得者开展学习,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十分便捷,习得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加强,进而增加习得者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母语和第二语言往往在文化上也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而这种相同点也能够加强习得者对第二语言历史背景以及语言环境的认识程度。

2.2 负迁移现象

负迁移现象主要是指母语以及第二语言之间存在的出入所造成的母语对目标语言在学习期间的影响。倘若学习得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环节中,遇到问题,亦或是推断出即将会遇到困难的情况,他们就会生搬硬套,把以前学习母语的方式挪用到这个上面,从而便会出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进而导致更大问题的产生。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者往往会借用之前在母语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来推动第二语言的学习,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习得者不具备第二语言学习的知识框架,所以不能够有效、准确地对第二语言进行表达。这也正是为什么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其他语言时总是对母语产生较高依赖的原因,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因为母语的因素出现了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3.解决二语习得理论下母语迁移问题的对策

3.1掌握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

根据科学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倘若两种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目标在客观条件下拥有相似之处,出现母语迁移的几率便会很大程度上提升。英语与汉语两种语种不管是在单词方面、语句使用方面、语调应用方面,还是在阐述方面都有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举例而言:英语中的专用名词、学术用语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名称在汉语当中能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词汇来阐述相似的意思。在实际的学习环节中习得者也同样需要掌握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种存在的相似之处。只有这样,习得者所拥有的汉语内容框架才能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推动作用。根据母语迁移的基本特征,无论是不是主观医院,习得者都会遵循传统的母语学习体系来学习第二语言。

3.2努力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分析:学习第二语言的环节,就是学习用第二语言的框架,去展现以及阐述内容的方式和水平的过程。因此,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以及学习时一定要用相应的语言进行分析,这一模式已被实践验证,其作用十分明显。与此同时,习得者在应用第二语言进行研究与思考时,还需要恰当的联系当地地理、文化、生活习俗以及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内容。当然,还可以结合一些快速阅读的方式,让习得者没有额外的时间进行语种思维的变换,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第二语言的思维模式。

4.结论:

可以将二语学习当成是一种假定建设以及假定检验的创造性环节。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习得者可以应用已经掌握的一切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使用母语内容来提升自己的第二语言能力。从这个意层次而言,母语迁移现象也是习得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篇论文主要从二语习得理论理论下的母语迁移现象、解决二语习得理论下母语迁移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5).

[2]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19).

[3]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44-52.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语迁移二语习得
关于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