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2017-09-21孙霞
孙霞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培养方向,因此,针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综合素质
在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不断重视,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學势必会进行一定的改革。
一、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当中,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倡导学生个性,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因此,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来说,它的着力点不同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个性,教师一般会将教学主体从自身向学生身上进行转移,而这种教学主体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便会改善师生关系。因此,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来说,它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2.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个性化阅读教学来说,其根本目的是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思维。而相对来说,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思维是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因此,学生的思维不会受到教师的干预。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受到的限制条件较小,也就意味着学生受到的压力较小。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都比较积极,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当中,学生也更容易提起兴趣。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其本质上其实是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的教学。利用“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模式,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而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恰好是个性化阅读的最终体现。因此,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解放。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同时对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1.利用学生主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去考虑。而一般来说,初中语文的文章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有必要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比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比如,孔乙己和小伙计,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文章人物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模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创设了教学情境。
2.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表现为具有形象化特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因此,对于较为抽象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一步理解。比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中,有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从文章内容上看,“唧唧复唧唧”指的就是“机杼声”。那么到底什么是“机杼声”呢?真的跟文章内容表述的“唧唧复唧唧”是一样的么。因此,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源,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对“机杼”有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认识。同时在视频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女性织布的具体情况,也能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新的理解。比如,文章开头的“唧唧复唧唧”,在观看视频之前,学生都只认为这是织布时纺机发出的声音,并不会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而在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古代织布是一段一段织成的,所以纺机发出的声音也是一段一段的。看到这里学生才会理解古人在描述纺机的声音时为什么要用“唧唧复唧唧”了。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对自己产生新的看法,这也正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3.搭建个性化展示平台
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来说,搭建个性化展示平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且部分文章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文章思想[1]。比如,善于写作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舞蹈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舞蹈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善于歌唱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音乐来表达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个性化平台的搭建,学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充分提高个性化阅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品芳.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6(5):58-60.
[2]王秀英.浅谈个性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27):8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