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息化技术“游戏化”误区
2017-09-21胡晓珍
胡晓珍
摘 要:游戏化教学方法在近些年来深受各科教师的青睐,并逐渐把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却出现了问题,即学生对信息课的观念出现偏差,认为信息课就是游戏课。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课;游戏;教学方法
如果要做到把信息化技术发展为基本技能,那就需要从年青一代即学生抓起,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会这门技能,但在现今的初中信息化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信息课走入了“游戏化”的误区,这一误区造成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虽然很高,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收效。笔者在下文将详细阐述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中学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走进“游戏化”误区的原因
任何一个问题想要解决,都需要从根出发,即先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从原因着手对症下药。同样,如果信息化教学想要走出“游戏化”误区,必须寻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因此,笔者在这里占用一些篇幅阐述一下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是教师正式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教师任何教学都是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目前有些信息教师沿用前一任教师或单纯地从网络上找寻一些教学目标和教案,依据这些对学生展开教学,并没有做到结合所教學生的特点和深挖教材内容这两点,从而使教学目标不明确,简单地说就是药不对症,使学生在信息课上有一种迷茫,再加上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时会使用一些游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产生偏差。
(二)游戏和教学内容轻重失衡
有些初中信息教师会采用一些游戏进行教学,这虽然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方法,但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加以注意,使游戏的分量超过课堂教学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信息课就是游戏课的错误观念。
二、正确运用游戏法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建情景化的游戏进行教学
何为情景化的游戏?简单地说就是让游戏富有情节,有一个连贯的过程,就是在信息课的导入和结束部分,教师使用游戏把其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实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笔者在这里借助初中信息课(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编排文稿》展开对情景化的游戏这一教学策略的叙述。信息教师在进行《编排文稿》这一课的教学时,给学生说我们这节课要进行找一找和比一比的游戏,即找一找所要使用的工具和在课堂最后比一比自己最终的成果。教师先控制学生的电脑,对Word软件的工具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教师介绍完后,给学生发一个文件,文件里列出十项Word常用功能,让学生依次寻找,找到一项时用该工具对文稿进行加工,然后保存上传给教师。教师看是否正确,正确即记住该学生传送时间,否则退回给学生。到离下课还有2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公布找一找的获胜者,然后教师让输的学生不要灰心,并鼓励他们在比一比的游戏中努力。比一比就是教师让学生利用刚才的十项工具对所发送的文稿进行编排,最后比哪位学生文稿呈现出的效果最好。教师在《编排文稿》这一节中,利用游戏的方法贯穿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关于文字编排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信息课的效率。
(二)探究式游戏化教学
探究式游戏化教学就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游戏,给学生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主动去思考这一问题,最后得出答案。探究式的游戏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策略式游戏、角色扮演式游戏、模拟演练式游戏等,在这里笔者着重结合角色扮演游戏,研究探究式游戏化教学方法是如何在信息课堂上使用的。
以初中信息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7课《滤镜的应用(二)》为例,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前,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的讲述我们要换一种方式,即角色扮演,假设现在你们是一名设计师,顾客想要一幅有放大镜效果的照片,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思考问题,并依据上节课即《滤镜的应用(一)》的知识,提出可以使用Photoshop中的工具进行制作。教师说你们能再说得具体一些吗?学生结合课本进行一个阐述,教师再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解答。学生处在设计师这个职位上时,会主动地去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得所讲过关于放大镜效果的这一方面的知识在脑子里有一个回顾和思考,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课游戏化教学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要注重游戏教学的方式,不能盲目使用,教师必须在使用这一方法前明确教学目标,分清游戏和课程内容的轻重,运用合理的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信息技术走入“游戏化”误区。
参考文献:
[1]秦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4).
[2]宋金营.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