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疗效评估及临床研究
2017-09-21邹庸
邹庸
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 贵州桐梓 563200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疗效评估及临床研究
邹庸
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 贵州桐梓 563200
目的:分析在坐骨神经痛治疗中使用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痛阈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相对药物治疗能够最大程度考虑患者感受,从而降低其疼痛感,提高其痛阈值,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坐骨神经痛;疗效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相对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疾病之一,其主要是以坐骨神经径路以及分布在相关区域的疼痛为主的一种综合性病症[1]。通常,是由于受到与坐骨神经相关疾病病变所产生的神经性刺激与压迫形成的[2]。这种疼痛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加以重视,其会随着病程加重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传统的治疗多以药物止痛为主,其虽然能够让患者在发病时疼痛得到控制,但是,并不能改善其发病的频率,反而会使得患者治疗积极性受挫。在这种背景下,临床一直在追求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我院在实践中发现,使用针灸治疗相对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9.32±3.87)岁,病程 1.5~8.6年,平均病程(3.65±1.43)年;观察组男 17例,女 13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8.54±3.67)岁,病程1.4~8.3年,平均病程(3.47±1.54)。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主要是尼美舒利片,每天 2次,每次0.1g,10天为1个疗程。每治疗一个疗程,需要休息3d。
1.2.2 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状态,对其穴位进行选取,主要包涵:一侧肾俞、环跳、大肠腧、昆仑、委中以及腧穴。在对这些穴位进行对应的消毒后,使用中医专用的针灸用针,以平补泻手法来对患者进行针刺。每天 1次,时间与对照组一致,且也需要休息3d。
1.3 评价指标
1.3.1 使用临床专用的痛阈测试仪对患者相关穴位的痛阈值进行测定;
1.3.2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将其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坐骨神经疼痛、腰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疼痛的可控度提高;有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感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感无变化,甚至加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痛阈值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痛阈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痛阈值比较(mA,±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痛阈值比较(mA,± s)
组别 治疗前 1个疗程后 2个疗程后 总升幅度观察组(n=30)(0.87±0.28)(1.43±0.33) (1.98±0.51)(1.67±062)对照组(n=30)(0.84±0.26)(1.11±0.37) (1.34±0.44)(0.73±0.12)
3 讨论
坐骨神经疼痛会使得患者长期处于一个较为痛苦的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使得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加大,也会使得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进而使得其对疾病治疗存在一定的排斥[3]。而根据临床研究,坐骨神经痛多是因为其相关神经受到了刺激或者压迫。在临床治疗中,多是以止疼药物来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其没有对根本进行治疗。所以,在其治疗效果上,只能说是有效,而很少有痊愈。针灸治疗其是根据中医对疾病的认知,针对患者可能被压迫的神经进行对应的对应的疏导,从而使得其整个经脉都能相对活络化。在针灸治疗中,以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的相关穴道为主,使之有一定的祛邪通络、活血止疼的目的[4]。这就使得患者的疾病能够从根本上进行控制,也能逐渐降低其疼痛感。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者的针灸手法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必须要对穴道具有较高的了解,且在针刺的力度上有充分的控制能力。以保证整个针灸的质量提高。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常规药物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排斥心理。而针灸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痛阈值,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1]陈美仁,王萍,成钢等.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12):831-833.
[2]洪秋阳,王世广,周小平,等.针刺灵骨、大白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3):10-12.
[3]王爱琴,刘艳玲.针灸并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 12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303.
[4]张晓彤.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5):51-53.
R23-01
A
1672-5018(2017)02-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