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2017-09-21刘善丽江领群龚婷雷宁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改革

刘善丽,江领群,龚婷,雷宁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1331)

护理专业“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刘善丽,江领群,龚婷,雷宁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1331)

为实现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通过与医院深度融合对接,创新探索与实践护理专业的“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对4个院校合作点的兼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讨,制订出更科学、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兼职教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多样化、大众化的道路上阔步迈进。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也正在被全社会逐步认可和接受。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校企深度合作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等途径培养人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

近年来,我校组织学校教育专家与医院行业专家,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基层医疗护理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对应的专业岗位对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等,对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国内高职护理教育的基本模式是“2+1”培养模式,指3年学制中的2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临床医院实习。校内2年的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学医院的1年以临床护理实习为主,同时加强部分专业课的学习。为实现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现代护理职业人才,我校通过与医院深度的融合与对接,在加强自身教学建设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主动寻求社会和医院的支持,进行了“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所谓“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能力(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进入合作医院,在医院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及部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在合作医院进行临床实习。采用该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的构建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三年制护理专业“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及对象

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本研究设计了关于“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问卷(教师卷),对4个院校合作点的兼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9%。本文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兼职教师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兼职教师的一般情况

2 结果

2.1 兼职教师对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情况

调查发现,兼职教师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很满意的占35.4%,还算满意的占62.0%;觉得“目前高职教育模式很好,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岗位技能”的占63.3%,认为“一般,比较僵化”的占36.7%。将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和高职教育的优势进行交叉分析以后发现,认为目前的高职教育模式很好的兼职教师中,有87.8%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更强;85.7%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掌握了实用的专业技能;63.3%认为高职教育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53.1%认为高职教育与社会对接得更为紧密;51.0%认为讲求实效的社会对拥有技能的高职生需求会越来越大。认为目前的高职教育模式一般的兼职教师中,有51.7%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更强;72.4%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掌握了实用的专业技能;62.1%认为高职教育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8.3%认为高职教育与社会对接得更为紧密;55.2%认为讲求实效的社会对拥有技能的高职生需求会越来越大。调查还发现,24.1%的兼职教师认为社会认同度低是目前高职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占比最大,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包括课程设置不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模式太过老套,见图1。

2.2 兼职教师对“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看法

调查发现,48.7%的兼职教师对“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了解但不具体,有41.0%的兼职教师比较了解,并对此进行过思考,还有10.3%的兼职教师不了解“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的兼职教师占96.2%,表示无所谓的兼职教师占3.8%。这些兼职教师支持的原因是认为能够打破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带来活力的占62.0%;认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占7.6%;认为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摆脱单纯简单的教学模式的占29.1%。调查还发现,35.5%的兼职教师认为目前“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存在片面性,占比最大,具体见图2。

图1 兼职教师认为目前的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

图2 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2.3 兼职教师对“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与运行情况的了解程度与对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调查研究发现,有94.8%的兼职教师知道学校和医院共同设立了教学管理机构或者督导小组,并且有93.6%的兼职教师知道学校和医院定期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核实教学任务落实情况。在“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考评体系和课程标准是由医院与学校共同制订的。医院教学管理人员专职管理的占41.0%,兼职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主,兼顾其他工作的占30.8%,兼职管理以其他工作为主,兼顾教学管理的占28.2%。在“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进行改革的方面”的调查中,22.5%的兼职教师认为改进和优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具体见图3。在“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最重要的措施”的调查中,24.5%的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医院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研讨,具体见图4。

图3 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进行改革的方面

3 讨论

调查发现,兼职教师对于目前高职教育模式很满意的占35.4%,还算满意的占62.0%。很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更强、专业性更强,更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认同度低、课程设置不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教学模式太过老套。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以岗位需求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在调查中还发现,对于目前的“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了解的兼职教师还有10.3%,对“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过思考的只有41.0%。说明“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深入教师的思想,对于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弊端还没有进行分析研究。虽然有96.2%的兼职教师表示支持“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片面性、可操作性差和滞后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更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相关的激励机制。

校院双方对于“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都非常重视,学校设有院校合作专职干事,医院教学管理人员专职管理的占41.0%,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考评体系和课程标准都是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制订的,并且医院和学校设立专门的督导小组监督教学运行情况和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从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进和优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和增加开放性实训内容这三方面入手,这就需要医院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研讨,建立完善的改革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立足当前,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实施落实,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本国实际的教学模式及理念[3]。为此,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模式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高职护理专业“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情况,以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对于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图4 兼职教师认为“1+2”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最重要的措施

[1]刘春玲,杨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内涵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2-114.

[2]邓意志,刘美萍,李小英.“院校结合、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5):159-161.

[3]孙筱雅,范耿.中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5):330-332.

G526.5

B

1671-1246(2017)18-0102-03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改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