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让带孙子 老人愁出“假性痴呆”症

2017-09-21周一海

乐活老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儿媳

文/周一海

不让带孙子 老人愁出“假性痴呆”症

文/周一海

夏奶奶是一名退休职工,孙子降生后,因为儿子儿媳妇平时工作忙,照顾孙子成为她退休生活的全部主题。为了照顾方便,她还搬去跟儿子一家同住,但孩子3岁之后,儿子和儿媳就不再让老人帮带孩子。

一开始,小夫妻俩说是因为担心奶奶带孙子太累,怕奶奶身体吃不消,过后,夏奶奶才找到儿子不让她带孙子的真正原因,原来竟是儿子和儿媳担心隔代教育对小孩的成长不好。

当她得知儿子儿媳不让她带孙子的真实原因后,夏奶奶向儿子儿媳表示,她只是想跟孙子待在一起,不会对孙子进行教育,不会干涉他们教育孙子的事,但儿子儿媳还是婉言拒绝了。

夏奶奶说,她在带孙子的过程中还是比较有原则的,没有对孙子溺爱,孙子哭闹她也从不打骂,只是安慰和讲道理,孙子看起来也比同龄人乖巧懂事。平时她带孙子去小区玩耍,孩子经常得到小区其他长辈的夸赞。别人夸赞他,他还懂得说谢谢。“这些都是我教他的,别人还都夸我教得好呢。”夏奶奶说,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儿子儿媳却担心隔代教育影响孩子成长,坚持不让她再带孙子了。

起初,夏奶奶还争辩说自己的教育方法挺好的,但越争辩,儿子儿媳的态度越坚决。以前,她为方便照顾孙子,搬去跟儿子一家同住,现在儿子让她回家享清福,说她几年来为孙子付出太累,该好好休息一下。

老人离孙患上了“假性痴呆”

“这都是借口,我不想休息,我想跟我孙子在一起,他离不开我。”夏奶奶说,孙子很依赖她,在家做什么事都说要奶奶,比如盛饭的时候,一定要奶奶盛饭才吃,妈妈盛饭都不吃,吃饭也要奶奶喂。“孙子离开我,一定不能好好吃饭了。”夏奶奶说。

为了能继续每天照顾孙子的饮食起居,夏奶奶当着儿子儿媳的面一再保证自己不会干涉他们教育孩子,但儿子儿媳还是不同意。

夏奶奶的孙子秋季就要去读幼儿园了,儿子儿媳妇计划让孩子上全托班,这让她更受打击。

“为了让孙子摆脱对我的依赖,为以后上学做准备,他们几个月前就不让我带孙子了。”夏奶奶说,孙子从小就离不开她,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每次过去看孙子,孙子都眼泪汪汪说“想奶奶”,这令夏奶奶无比心疼。她越想越难受,想得心里烦乱,还是想不通,把自己带进了死胡同,原来蛮讲究的一个人,现在家也不收拾了,整天眼神发直坐在沙发上发呆。不久夏奶奶就越来越糊涂了:前一分钟做的事,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晚上躺在床上也是发呆,记性很差,整天丢三落四,人也变得迟钝。

由于担心夏奶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家人急忙把她带到了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做了相关量表和一系列检查后,最终诊断夏奶奶是因为离开孙子失去了生活重心,出现“假性痴呆”症状。医生介绍说:“假性痴呆”其实是早期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很多人看到老人出现懒言少语、记不住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反应漠然,就会误认为是老年痴呆,其实不少退休后只知在家带孙辈、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不关注自己的老人最容易出现“假性痴呆”。而且“假性痴呆”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做事认真、性格内向、有事放在心里不说、考虑事情较周全、对自己要求高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假性痴呆”症状。

专家说

子女不可借用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之名强行切断老人与孙辈之间的情感。

年轻父母因为担心祖辈的宠爱会惯坏孩子,这恰恰反映出年轻父母对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不自信。父母愈没有能力处理孩子的问题,就愈担心长辈会影响孩子。从情感依赖上来说,夏奶奶与孙子之间感情深厚,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孙子的心智成长来说都是有益的,年轻父母不该惧怕隔代教育的一些负面影响而强行切断,只需多留心,发现孩子可能会受影响时及时干预和引导即可。

实质上,当今社会祖辈照料孙辈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人说,隔代教育或多或少会给小孩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祖辈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会给孩子行为方式和性格带来负面影响,祖辈的溺爱容易让孙辈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很多父母因此不让老人带孩子。但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研究显示,祖孙的关系好,会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孙辈带来很多有益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孙辈的性格和人格。调查还显示,祖孙关系好的家庭,祖父母患抑郁的风险大大降低,而孙子女也会相对比较有爱心和孝心。那些祖孙关系好的家庭,彼此关系都比较融洽。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儿媳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点赞好儿媳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