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推着他修门补路十余载

2017-09-21孙海文并摄

乐活老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两口修路李子

孙海/文并摄

她推着他修门补路十余载

孙海/文并摄

李子季匆忙吃完饺子,赶紧穿上工作服,收拾好工具箱,“快点啊!”他催促着老伴,一会儿他们一起去修理楼道的单元门。

2016年,老两口在滑翔小区里修路的画面被居民拍下来发到网上,成了“网红”。 其实,老两口义务修路已整整10年,早已成为小区名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邻居们出行更方便,住得更温暖。他们不关注什么“网红”,而是觉得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就应该给邻居们做点儿事,要爱护这个家。

夏天修路,冬天修门,老两口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儿。合页坏了买新的换上,木板缺了赶紧补上,透风的缝儿用地毯条钉上,这样一来,楼道里的风没了。看着一个个单元门被修好,老两口的心似乎更热乎了。

小区里有百十来个单元门,看着不多,可是修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尤其对于这两位老人来说就更难了。81岁的李子季身患残疾,后来股骨头又做了两次手术,导致两条腿长短不一,一只鞋的鞋底下垫着10厘米厚的胶皮,走路即便拄着拐也是一步一挪。小他5岁的老伴苟淑清,患有小脑萎缩,每次出去修门补路,还要推着载有李子季的轮椅车。即便这样,老两口也没放下手里的工具箱。

这些年,老两口为了修路,自费买了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的锹、镐等工具,轮椅车也成了运输沙子、水泥、砖块的运输车。最开始,老两口的行为让很多居民感到不解,都以为是社区雇用的修路工。有人还这样问过他:“大爷,你这么大岁数了,这么卖力地干,一个月得赚多少钱呀?”每当这时候,李子季都是笑笑了事。“其实,他的身体并不是太好,儿女们也都劝他别干了,但老头儿太倔,谁的话都不听,既然这样,那我就陪着他干。”苟淑清说。

这10年,老两口修路用去的沙子水泥就有几百袋了,除了邻居给点,其他的都是自己出钱买的。这些,老两口都不在乎,只是默默地做。他说:“只要我和老伴能动弹,就不会放下手里的工具,做点能做的事儿。”

春天,室外逐渐回暖,他和老伴已经准备好修路的材料,准备接着修路。在他们家门口的小仓库里,修路的水泥备了好几袋,门前还堆了不少用于补路的砖头。

如今,这个开放式的小区里,进出车辆很多,路面被破坏得也严重。用了多年的单元门,每日开关频繁,也是问题不少。老两口就这样守护着3000户居民的生活与出行路。他们夏修路,冬修门,风雨走过10年。

孙海,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辽宁省第三届青年摄影十佳,2002年在新闻媒体任摄影记者至今。作品《寒门学子》《蒸汽机车守候者》《限塑日到来之前》分获2006、2007、2008年中国晚报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限塑日到来之前》获第五届中国金镜头评选自然环境类组照银奖,《车窗里的春运》获2012年度全国新闻金镜头评选日常生活类金奖和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三等奖。2009年举办《城市日记》个人影展。

猜你喜欢

老两口修路李子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奔跑吧!李子柒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
修路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