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同性恋吗?
2017-09-21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
文/应用心理学研究员 知名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越洋电话救救我的女儿
一个周六的晚上,一条越洋电话打进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一位移居美国的中国妈妈讲述了下面的困惑。
您是马老师吗?您好!终于和您通话了。我是从美国特意打来电话求助的。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是,我们是中国人,考虑到语言交流的方便,还是想和国内的心理咨询专家沟通。经国内一家权威杂志介绍,与您取得联系。太可怕了,我的女儿是同性恋!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儿!
是这样的,女儿4岁的时候,我和她父亲就离异了,女儿由他父亲带。我再婚后和丈夫一起来到美国,又有了一个男孩。其间,我虽然和女儿见过几次面,但女儿一直在国内,主要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今年才把女儿接到美国和我一起生活。女儿来到这里有3个多月了,随着我们母女的逐渐熟悉和交流,几天前,女儿跟我说出了一个让我心惊肉跳的秘密:她说在国内的时候,和一个女孩有过性关系。她说非常喜欢那个女孩,她们经常在一起,慢慢地有了亲密接触。有一次,她们两个人睡在一起,还相互触摸了对方的私处,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异样感觉。这还了得!女同性恋之间的手交,不就是这样吗?我虽然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但是,观念上和在国内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对女儿的问题感到非常紧张。
我强压住内心的紧张,继续询问女儿有关的情况。女儿说,在她六年级的时候,就喜欢过一个女孩,两个人很要好,很谈得来,比亲姐妹还亲。后来小学毕业了,两个人不在一个学校了,就分手了。上了初中后,慢慢地又喜欢上了后来这个女孩。女儿说,我们这不是堕落,我们这是彼此相爱。但是,女儿跟我说起这些的时候,看得出眼神里也有迷茫,有困惑。我就和女儿谈起了做女孩做男孩的问题,试图引导她认同自己的女孩性别。女儿说,您不用担心,我自己不想做男孩。
我女儿15岁了,长得人高马大,无论从穿戴服饰上,还是言行举止上,都像一个男孩,一点没有女孩的小巧可人,也不算漂亮,应该说是对男孩没有吸引力的那种女孩。我还是担心,女儿会不会把自己当个男孩?
有一次我们谈心,女儿说:“我也想和男孩交往,也想和男孩好,而且,也会幻想和某个男孩子在一起谈情说爱,心里也有过那种异样的感觉。但是,没有一个男孩愿意走近自己,我知道男孩不喜欢自己。这样更好,和男孩交往,不如和女孩在一起感觉更好,更轻松……”
女儿在国内和爷爷奶奶长大,从小娇纵成性,非常任性。自从我们生活在一起,母女俩也曾有过冲突。现在我非常担心,非常害怕,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交流了。
现在,女儿在美国人地两生,他们那所学校里,有一个也是中国来的女同学。前两天,女儿说想和那个女孩交朋友。听到这话,我又一次心惊肉跳,我真担心她会不会和那个女孩也发生同性恋?说了这么多,我的问题是,女儿到底是不是同性恋?我现在该怎么办?
从她的语调里,我听出了紧张、担心、害怕。我理解她的心情。关于同性恋,人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宽容的态度,这是一种进步。对此这里不必细说。现在的问题是,能够仅凭有了同性之间的亲密接触,就断定女孩是同性恋吗?
心理援助帮孩子走过性倾向混乱期
从上述种种情况看,不能说女孩的问题是同性恋。那么,女孩的同性亲密接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女孩正处于性倾向的混乱期。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咨询实践一再证实,青春期是一个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男孩女孩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与自身的性别相背离的性心理或性行为。男孩女孩进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但是,他们不能通过常态的两性接触和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性生理的能量也不能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间的一些亲密接触,就起到了缓解性紧张的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性行为与性对象建立了神经联系,于是,性倾向就出现了混乱而指向了同性。这不仅在男孩中存在,在一些女孩中也存在。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不少男孩女孩性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大多告别了性倾向的混乱期,而形成常态的性倾向。可见,不宜把所有的同性的性接触都简单地归于同性恋。
其次,女孩存在同性依恋情结。在性倾向的混乱期,有些男孩女孩还会出现同性依恋情结。这时候的男孩女孩,正处于不能没有朋友的年龄,他们渴望友谊,急切地寻找知心的朋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只能在同性交往中满足交友需要。于是,有些女孩子似乎是个“小妹妹”,渴望有个“姐姐”来疼爱自己,有些女孩则乐意扮演这个“姐姐”;有些男孩子似乎像个“小弟弟”,愿意有个“哥哥”来保护自己,有些男孩则恰好像这个“哥哥”。这在青春期都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亲近,最易受到别人的注意和非难,而同性间的接近和亲热,则得到赞许和鼓励。这种同性的友谊也就容易带有爱慕倾向,进而出现同性依恋情结。有同性依恋倾向的男孩女孩,绝大多数很快会发展到常态的两性爱慕,不会发展为同性恋。同性依恋情结与同性恋的区别关键在于:同性依恋的性倾向指向同性只是暂时的混乱;同性恋的性倾向则较稳定地专门指向同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给同性依恋戴上同性恋的帽子。
我们再看这个女孩的情况。她父母离异母亲远到异国他乡的家庭特点,使她比同龄人更需要友情来补偿亲情的匮乏;她自身缺乏对男孩子吸引力的外貌特点,使她比同龄的女孩,更容易在女孩子这边寻找感情的补偿;她娇纵成性、胆大妄为的性格特点,使她比一般女孩更敢于进行性行为的尝试。这些特殊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她在性倾向混乱期的同性依恋情结,并且有了较明显的性色彩。
如此说来,鉴于女孩特殊的生活情境,女孩妈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女孩帮助。第一,尽最大努力进一步增进母女亲情,帮助女孩更好地融入新的家庭,家庭的温暖是化解许多心理问题的阳光。第二,努力帮助女孩熟悉新的生活,建立新的同性伙伴关系,支持与那个女同学的交往,进而与更多的女同学交往。第三,支持女孩与男孩子的交往,增进女孩的异性伙伴关系。第四,进行常规的性教育,引导女孩约束自己的性行为。至于同性恋问题,不要再和女孩讨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对女孩的消极心理暗示,避免强化女孩的同性性行为。这样,在总体心理调节的基础上,会帮助女孩逐渐淡化同性之间的性接触,淡化同性依恋情结,促使性倾向从混乱走向有序,逐步形成常态的性倾向,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