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门外汉到“鞠娃之父”
——记淄博蹴鞠娃雕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星

2017-09-21褚攀峰

走向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蹴鞠陶艺娃娃

文/褚攀峰

从门外汉到“鞠娃之父”
——记淄博蹴鞠娃雕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星

FROM A LAYMAN TO THE “FATHER OF CUJU DOLLS”

文/褚攀峰

○每一个蹴鞠娃的体态与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The posture and movement of every cuju doll has been repeatedly deliberated.

路过临淄区人民广场的人们,总会被散布在广场上的12式蹴鞠娃所吸引,或手捧、或脚踢、或头顶……机灵的踢球动作、憨态可掬的蹴鞠娃,表现的正是2000多年前起源于临淄的蹴鞠招式,而临淄,也正是因为蹴鞠被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继而为更多世人所熟知。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创作这些蹴鞠娃的王德星,当年竟是一个在陶艺和雕塑方面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凭着对传承蹴鞠文化的执念,他硬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鞠娃之父”。

2001年,王德星辞去国有企业财务科长的“铁饭碗”职务,开始下海经商。创业6年后,拥有了3家饭店、2个书城,成为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2005年,他偶然认识了陶艺大师车秀申,从此开始了他与蹴鞠雕塑的一段不解之缘。

2年后,由王德星投资、策划,与车秀申联合制作、由417件作品组合而成的大型情景组雕《蹴鞠之光》在2008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中亮相。“这组雕塑场景壮观、人物惟妙惟肖,但现场很多人问我,雕塑中的是足球吗?足球为什么不是圆的?”观众对蹴鞠的陌生让王德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蹴鞠文化传承下去。”

巡展结束后,王德星成立了齐云社艺术工作室,探索怎么将蹴鞠文化具象化,创作出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文化产品。王德星认为,临淄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蹴鞠从娱乐、游戏而来,而娱乐嬉戏又是儿童的天性……就这样,“娃娃蹴鞠”的艺术创意渐渐丰满起来。

从未在任何艺术院校进行过系统学习的王德星,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下班后,他偷偷把泥巴带回家勤学苦练,对这些“玩意儿”的痴迷慢慢引来妻子的不满,“刚开始我还以为他就是玩玩,没想到他会那么‘玩命’,有时候彻夜不睡,一觉醒来发现他还在捏,早上天不亮就去工作室了,就连我住院做手术他都顾不上陪护。”

“妻子出院后我就决定把酒店关掉,专心做娃娃。”王德星赌着一口气,下决心一定要把心中的蹴鞠娃做出来。为塑造出人见人爱的娃娃形象,晚上睡觉时,王德星专门观察自己幼小的儿子,甚至不自觉地去抚摸孩子,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娃娃的形象和结构。“单是裤子上的肌理就反复试验了很多次,当我快要崩溃却又无处发泄时,随手拿了一块泥饼往地上狠狠地摔去,这一摔,竟然摔出了我期待中的特殊效果。”

2009年秋天,蹴鞠娃终于打样结束,开始了第一次装炉烧制。捧着一个个娃娃的泥胎,王德星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烧制的过程中却传来了巨响,打开炉一看,作品全爆了。

所有的心血难道就这样毁了吗?王德星不甘心,他到处请教老师,学习炉子烧造的基本技巧,逐步摸索如何通过制泥和改进工艺去避免作品爆裂,如何控制窑温和时长解决烧制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失控等质量问题。他的这股钻研劲儿曾让景德镇的陶艺家评价说:“王德星仅用3年就掌握了别人10年学不到的技术。”

2010年10月2日,由王德星设计的巨型蹴鞠娃雕塑正式落成,那简洁流畅又生动传神的娃娃造型,那闪转腾挪却憨态可掬的蹴鞠招式,人见人爱。他第一个把妻子拉到现场,用拍照的方式纪念这个日子。

○蹴鞠娃三人组。The cuju doll trio

○蹴鞠娃“十二解数”。The 12-formula of cuju dolls

两年后,王德星成立了淄博蹴鞠娃雕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齐文化、蹴鞠文化的设计、开发、制作和生产。此后,王德星又先后创作了“蹴鞠娃十二解数”、“蹴鞠娃十二生肖”等系列产品。蹴鞠娃也由最初的陶制,发展至铜制、青花、彩绘等多个种类,涵盖文房用具、餐具、茶具等多领域。

蹴鞠娃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赞誉。2009年蹴鞠娃获得第35届山东陶瓷琉璃艺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2010年被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临淄赛区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象征性雕塑”;同年被中共临淄区委、区政府定为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标志性雕塑;并在青岛举办的“2010年世界园博会”上被定为淄博市唯一的代表性雕塑;2013年 9月,蹴鞠娃十二式雕塑安放于临淄区人民政府广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不仅与民同乐,同时还能了解蹴鞠文化知识,让蹴鞠文化深入人心;2015年6月,蹴鞠娃在第7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上荣获金奖;2016年6月,王德星创作的“十二解数蹴鞠娃”更是作为蹴鞠文化“传播大使”远赴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向世界展现蹴鞠文化的伟大魅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蹴鞠文化,王德星还自掏腰包开设了少儿陶艺手工坊,免费提供学习场所和原料,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聘请专业师傅教授孩子们蹴鞠娃制作技艺,普及蹴鞠文化知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知蹴鞠文化。“每次见到我,大伙都会说,蹴鞠娃他爹来了。在我心里,这些娃娃寄托着我的梦想,承载着把蹴鞠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使命,和蹴鞠娃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一份责任、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编辑/王雪芃

○通过少儿陶艺手工坊,王德星向孩子们普及蹴鞠及陶艺文化。Through the children’s pottery art workshop, Wang Dexing popularizes cuju and pottery art among children.

The people passing by People's Square of Linzi District are always attracted by the 12 Cuju dolls scattered around the square. These charmingly naive Cuju dolls reflect the Cuju moves originated in Linzi over 2,000 years ago. Driven by an obsession with Cuju culture inheritance, the creator Wang Dexing becomes the “Father of Cuju Dolls” from being a “Layman”.

In 2007, the large-scale scene sculpture group Cuju Lights invested in and planned by Wang Dexing, co-produced by Che Xiushen and composed of 417 works made its debut at the 2008 Olympic Landscape Sculpture International Tour Exhibition. In the view of Wang Dexing, Linzi is the birthplace of football, and Cuju comes from entertainment and games which lie in the nature of children…In this way, the artistic creativity of “Cuju Dolls”gradually becomes complete.

To al low m ore pe ople t o understand Cuju culture, Wang Dexing established a children’s pottery workshop to provide a learning place and raw materials free of charge, and employed professional craftsmen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make a Cuju doll on weekends and holidays, thereby, enabling the children to feel Cuju culture in person.

○蹴鞠娃十二式雕塑安放于临淄区人民政府广场。图/张仁玉The 12-formula sculptures of cuju dolls are placed at the square of Linzi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猜你喜欢

蹴鞠陶艺娃娃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蹴鞠的文化价值
蹦鞠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