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湖平原史前古城共性浅析

2017-09-20赵影

读天下 2017年22期

摘 要:古城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堡垒集经济、政治、宗教为一体,这种全新的聚落模式一旦出现便以强劲势头迅猛发展,在华夏大地的黄河、长江流域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古城六十余座,其中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就有十七座。这些古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源头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史前古城;两湖平原;古城文明;聚落遗址

两湖平原东临三峡,北靠大别山。有荆江、汉水、湘江、沅资、澧水等大小河流穿过,泥沙淤积终成和湖冲积平原。两湖平原土地广袤,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是天然的宜居之所。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两湖平原的古城文化起源早,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头山城;兴盛时间长,从大溪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石家河文化晚期历时两千余年;数量众多,发现了城头山、鸡叫城、走马岭、马家院等古城遗址近二十处。这些古城大体在同一时间和环境背景下诞生,或多或少都拥有着一些共同特性。

一、 兴衰规律

在距今几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周边的低山丘陵地区,密度较为稀疏。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逐渐学会了种稻和畜牧。随着生产模式的转变,人们变得更加强壮,更聪明也更有组织性。此时两湖平原的聚落组织和群聚现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史前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安土重迁,稳定的食物来源加剧了人口的大幅增长。各聚落规模持续扩大,聚落数量也在成倍上升。以澧阳平原为例,在其间发现的彭头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共16处,皂市下层文化时期遗址19处,而大溪文化时期却增至46处。由于平原面积没有变化,聚落数量的增长实际就意味着分布密度的增加,原有的聚落遗址不仅没有衰亡,更多的是走向了扩张的道路。人均资源与土地占有面积的大幅萎缩,对公共资源的觊觎与蚕食加剧了部落之间的试探与挑衅,矛盾被空前激化,战争一触即发。出于防御的目的,古城便应运而生。

大溪文化时期在两湖平原上兴建的古城共三座,即澧县城头山古城、天门龙嘴古城、石首走马岭古城。其中澧县城头山古城依然保持着中国最早古城的历史记录。大溪文化时期的古城数量少,面积也不大,说明此时“夯土筑城,挖土成壕”的古城防御模式还只在萌芽阶段。

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并起,两湖平原发现的十七座城址中就有十二座始建于屈家岭时期,尤其是建成了鸡叫城、陶家湖、城河古城、叶家庙等大型城池,此时古城文明生机勃发,高度繁荣达到发展顶峰。

石家河文化时期两湖平原史前古城的数量不增反减,新筑古城仅湖北张西灣和大悟土城两座,而走马岭、城头山、马家院等古城却走向衰落。经过了近两千年的高度繁荣,两湖平原史前古城在石家河晚期集体走向衰落终被废弃。素以“遗址数量众多,文化脉络连贯”著称的澧阳平原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遗存却寥寥无几。到底是什么力量或原因导致两湖流域古文明在石家河时期走向没落,这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二、 选址规律

在两湖平原上发现的十七座古城几乎所有城址都选择在毗邻平原的山前弧形地带,利用自然地形,依地势而建。“它们后靠大山,但不建在山上;临近支流,但不靠近大河;前览平原,但不伸入平原。”如城头山古城遗址坐落于澧阳平原中部的徐家岗岗地上,澹水古河道绕古城西南部经澧水注入洞庭湖;龙嘴古城位于江汉平原龙嘴岗地南端,广沟溪经古城注入西汉湖;笑城古城建于江汉平原熊家岭岗地南端,姚家河自西而东从城址南侧流入皂市河;鸡叫城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东部台地上,涔水在遗址以北两公里处,河道曲折、河湾发育,经澧水注入洞庭湖,鸡叫城依沈家大山南望洈水河;石家河古城位于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结合部的丘陵地带,携东西两河;荆家城依山傍水西倚高岗,东部亦有河流穿过;阴湘城倚木鱼山地,北有张家板河;走马岭城址东南为低矮岗地西临上津湖;马家院古城北部属邱林地带,东巷河经城西由北往南经鲍河、长湖注入汉江。

《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两湖平原河湖相接、沼泽密布,古城傍山依岗而建地形险要可避洪水猛兽,近河临水可牧牛饮马保证生活和农业用水。

三、 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

两湖流域古城的出现与稻作农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广阔的河湖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史前农业的发展加强了人对土地、水源的依赖。谷物种植与采集狩猎不同,它是一个计划性的、长期性的行为。谷物从播种到成熟生长周期长且对气温、光照、土壤、水分的要求高;耕种需要农具、食用需要炊具。生产模式的转变要求人们从游团走向定居,这样也加速了部落间经验的交流、文明的积累。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仙人洞和吊环桶这些洞穴遗址内就已经发现了少量的有人工驯化痕迹的水稻遗存,但当时的生业模式可能还是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但水稻已在人们的采集范围以内。之后考古学家从河姆渡、彭头山八十垱、李家岗、肖家岗、黄家湾等遗址的发掘中都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碳化稻米,可以推测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尝试种植水稻;从八十垱等遗址的多次修筑行为来看人类已经长时间定居下来,而且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古城文明即将迎来新曙光。

发达的稻作农业是古城文化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两湖平原发现的这十七座古城中也不难发现水稻的身影:在城头山古城东部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水稻田遗迹;在阴湘古城的红烧土中发现掺有稻壳的夹炭陶和大量碳化稻米;在石家河古城的谭家岭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壳……

四、 在环壕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两湖平原上发现的史前域址大多都是从环壕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有多次修建行为。

早在彭头山文化时期,八十垱遗址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开挖壕沟,首开城壕先河。开挖壕沟一则为防洪排水抵御野兽,另则防止牲畜和孩童走出部落,但此时壕沟的规模还远远不能与宽阔的护城河相较。城头山古城就是在汤家岗环聚落的基础上修建了大溪早期的城墙和护城河;鸡叫城在建城之前就已经是一个聚落,而且还发现了聚落的壕沟;湖北荆州阴湘城是在大溪文化时期的双聚落环壕遗址上扩建;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也是在谭家岭等遗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五、 与其他部落出现等级分化

大溪文化时期在澧阳平原的澹水和涔水流域各个聚落就已经结成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以城头山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但此时城头山周围并没有聚集成聚落群,距城头山最近的花云塌遗址也在2公里之外。所以,相对来说,此时的部落群团之间的组织形态都较为松散,空间分布还没有出现以从属关系为基础的“核心靠拢式”的聚集现象,聚落群的等级分化现象在此时才刚刚揭开序幕。

屈家岭文化时期由于聚落数量的大幅增加,出于部落间共同利益的需要,便于方便快捷的呼应与援助,聚落群之间的距离在日益缩小,并按照财富和军事实力来排比地位,城址的大量出现更加剧了部落间的等级分化,城址自然是最具实力的部落群体成为集团的中心。这一时期的澧阳平原上,形成了以城头山和鸡叫城为中心的东西两大聚落丛群。城头山原来散居的聚落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小型聚落,进而形成聚落群。而鸡叫城则规模更大,以鸡叫城为核心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共有38处遗址呈同心圆式分布,相互最大距离仅约一公里,这无疑是集团内部的重新布局,彰显了鸡叫城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澧阳平原上,这两大集团的东西对峙持续了近千年之久。

石家河文化时期聚落生存压力剧增,创历史新高。聚落等级化程度更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城壕内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一重城垣和三重环壕式的城防设施集防御与灌溉运输为一体,尽显先祖智慧,三十余处从属部落如众星拱月般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分布,甚至出现了集团内部的分工,俨然一个早期国家的雏形。这一时期石家河古城与其他部落的社会组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经济高度繁荣,艺术成果丰硕。

然而无论是城头山还是石家河古城均在四千年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走向衰落,并未保持其强劲之势步入奴隶制国家文明的殿堂。

六、 结语

古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出现,证明原始部落内已经出现军队、阶级,甚至已经迈入了早期方国的门槛。然而古城文化“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两湖平原发现的众多古城遗址均在距今四千年前左右趋于没落,他们曾明星一般在历史的天空中散发光芒、璀璨夺目,但终流逝天际归于暗淡。古城消亡之谜仍然让我们充满好奇,引发无尽的遐想……

参考文献:

[1]嚴文明.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13.

[2]裴安平.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M].中华书局,2014.

[3]郭伟民.城头山遗址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文化[M].岳麓书社,2012.

[4]刘德银.长江中游史前古城与稻作农业[J].江汉考古,2004(03).

[5]张之恒.长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1998(02).

作者简介:

赵影,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