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安全问题探究
2017-09-20陈财雄
摘 要:体育课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新课改以后我国的教育形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讲究注重体育,注重学生身体健康。但是体育课程的重点问题就是——教育安全问题。良好的课程安排和身体锻炼都需要建立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到体育课程的安全,成了重点探究的问题。
农村的教学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有些地区没有设施完好的体育场,这就导致学生的体育课安全无法保障。另外初中生的特点就是比较爱运动,爱打篮球,踢足球之类;这样的运动在没有良好环境的前提下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我们如何在既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又保证学生的个人安全呢?这成为农村体育教师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索,希望对体育教学工作着有帮助。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安全问题
一、 体育安全概述
无论是哪个学校,或者是什么阶段,体育教学的宗旨都是“安全第一”。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都要始终贯彻落实这一宗旨。体育活动中存在很多对抗性,如果老师不能良好掌握课堂进程,就会让学生面临很大风险。体育课主要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要积极思考各项安全措施。我们农村体育教学的因患有:场地、学校附近交通隐患、器材、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以及课程设置等。
二、 如何正确处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由于农村发生过类似事件,所以有一些老师会有一些经验。但是千万不要因为畏惧就减少体育项目,这样对体育课程教学会大打折扣。每个人都知道文化课重要,但实际上体育课程是同文化课一样重要的,对此老师和学校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单单是文化课的进步;要安排好教学活动,按照课程大纲去进行教学。
三、 体育教学中的防范措施和方法
体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所以安全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责任,都应该非常重视。对此,我们应该:
(一) 合理安排每一节体育课程
每一堂课都应该用心去準备,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天气、环境一些因素,去安排课程。考虑全面、合理安排,才能够防止事故发生。例如,在课程前一天看一下天气预报,如果下雨或者天气不好就不适合户外运动,并且要根据课程要求,安排课程内容。
(二) 精心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
我们作为教师,要了解自己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这样才能好好地准备课程。老师根据学生能力,准备课程,设计教学步骤,这样才能备好课。每一位老师都要具备预见性,预见可能在教学环节出现的伤害,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提前准备,有效的预防。例如,在接到新班级的时候,第一堂课一定要求学生做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疾病史都了解并做记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设计都能接受的课程内容。
(三) 制定课堂规章制度
体育课上学生可以放飞自我、张扬个性。在课前老师需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并且制定严格的课堂安全秩序,要求学生背诵安全知识,并且严格遵循课堂秩序。要做到课堂的有组织、有纪律。如若发现违反者,立即处理。例如,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禁止追逐打闹、禁止做出伤害其他人身体的事情、禁止不听从安排私自活动、要适度游戏等。
(四) 合理安排运动量
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不同,能够承受的运动量也不同。运动量太小,会难以使学生得到锻炼,达不到效果。运动量过大,会使有些学生的身体超负荷。所以安排一定要合理,要让学生既能锻炼,又不伤害身体,更有利于学生健康。例如,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安排一些有益身心的小游戏,既能起到运动的作用,又不会超负荷。
(五) 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
教学中,要选择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场地与器材,避免出现障碍物。器材摆放的空间位置要合理,防止拥挤碰撞。器材要提前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因为器材损害造成伤害。例如,场地和器材一定要在课前做好检查,并且在课后让学生作统一整理。要给活动的同学留出足够的空间,避免因为场地和器材发生伤害。
(六) 具有基本急救能力
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急救能力,在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并且做到有备无患。学生如果受伤,要在第一时间给学生治疗,防止恶化。对关节脱落,骨折等能够及时急救。例如,可以跟校医学习包扎,固定、学生移动的方法,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至于乱了方寸,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七) 提醒学生
提醒学生注意身体状况,以及及时报告自己的病史,不要勉强自己。提醒学生听从老师安排,不私自行动或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总之,体育课是素质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强身健体的责任,为我们的文化学习,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要重视体育课程,并且能够在体育课程中注重安全,让学生能够安全地参加体育锻炼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冯文权.加强初中体育教学安全的策略[J].才智,2016(12):191.
[2]刘伟星.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9):111,113.
作者简介:
陈财雄,广东省汕尾市,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铜锣湖农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