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让学生一“探”到底
2017-09-20黄东奎
黄东奎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呼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课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提出要践行对比策略,落实探究性学习;借力资料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借助课堂练习,强化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对比策略 延伸探究 资料拓展 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呼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课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即以《太平天国》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的思考与实践。
一、践行对比策略,落实探究性学习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辨析。对比,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策略,更是借助其他对象和资源深入感知所学内容本质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与教学内容较为相近的材料,为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了辨析的资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中《天朝田亩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教师并没有直接引领学生进行感知评价,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资政新篇》这一内容,从时间、内容、评价和结果等四个维度,为学生列出对比表格。
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假想:如果你是梦想观察团成员,你会更加倾向于哪种方案?学生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有的青睐于《资政新篇》,主要因为这一方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都是向欧洲学习,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有的学生则比较倾向于《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在于这一制度反应的是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长期斗争产生的结果。其中一位学生还特意指出:《资政新篇》这一方案没有提出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脱离了农民战争的实际,而且迫于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此方案尽管提出向西方学习但并没有实施。这一真知灼见,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二、借力资料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中学生学习历史,需要的是客观公正的立场、理性严谨的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影响学生的认知判断,也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中,而是要借助多种资源和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进行感知。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向学生多拓展一些相关资料,形成课堂教学的体系群。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梦灭”这一部分时,教师引领学生先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初的梦想开始,为后续认知梦想破灭的原因奠定基础。随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洪秀全生活的腐败,分别运用了张德坚《贼情汇纂》中描述的语句:“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让学生认识到洪秀全及其追随者们在追梦的过程中生活腐化,等级森严,逐渐背离的当初的梦想,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最终将其失败的根源定位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紧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师分别引用了如下资料:(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2)徐中约《中国的奋斗》:“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在教材之外进行了丰富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认知資源,历练了学生评判分析的意识与能力,促进了探究性学习向深处漫溯。
三、借助课堂练习,强化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历史学科绝不是一门简单地积累知识和信息的学科,而是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思维的课程。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促发学生的认知思考,将学生主体地位落在实处,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入。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练习题: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句话?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哪里?而在学习完了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教师则又设置了这样的练习:同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为什么?试从治国方案、担负任务、失败原因等不同的维度展开。
这样的练习伴随着课堂的新授环节,不仅明确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深入,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需要记忆与积累,更分析与思考,教师必须要充分落实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辨析与判断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