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2017-09-20彭淼彭莹张胜利
彭淼 彭莹 张胜利
[摘 要] “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进入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概括和认识,同时赋予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新的内容和历史使命。文章全面分析了“新常态”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适应“新常态”以实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顺利转型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 “新常态”;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9-0044-02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异于中国常规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整、结构的优化、动力的转型等方面。“新常态”同时包含着重要的政治和政策信息,给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中国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均呈现出新常态的局面。
研究生属于高等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人才培育的重点对象,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建设并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民族繁荣、兴盛密切相关。抓好研究生党建工作,完善高校基层党建机制,同时促进研究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先进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人朝气蓬勃,是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研究生党员是当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是社会发展的领头军,是党和国家兴旺繁荣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很有必要。
(一)研究生基层党建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保障
我国政治改革反映在各级政府部门人才选任上都讲究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和高学历化。在综合考虑道德品行、工作能力等条件下,高学历人才更容易被录用为政府公务员、机关单位干部。在校期间,对研究生党员的培养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德行品性、为人处事的养成,贯彻和落实“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
(二)研究生基层党建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助力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对高技术、高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顺应时代要求,更多的专业人才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许多具有高学历、高能力的研究生党员走上了领导干部和科研教育等岗位,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毫无疑问,他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业务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
(三)研究生基层党建是研究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求
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占据不同的主导地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反映的是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些需求是指引每位社会个体昂扬上进、蓬勃奋发的动力,也是指导广大研究生接受党的思想引领,参加各项党性教育的基础。研究生党建工作从精神层面满足研究生发展需求,促使每位研究生党员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努力拼搏的态度,朝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迈开脚步,用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 “新常态”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党员年龄跨度大,层次复杂,给高校基层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在“新常态”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研究生群体结构趋于复杂化,党员发展意愿功利化
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是一项严格规范、严谨有序的工作,光荣而神圣,容不得任何杂念和投机。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其年龄、思想、社会背景等跨度更大,人员更加复杂,个性往往大于共性,党员群体的结构趋于复杂化。研究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越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对时事政治、百姓民生的关注均已形成自身独到见解,但是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生存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使得研究生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变性增强,其复杂多变的心理突出表现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入党意愿两极化和入党动机功利化。
(二)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一直沿用本科生党建工作的模式,缺乏创新,党组织建设不佳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生党员发展名额有限,推优发展标准不够规范。由于发展名额远不够满足申请人的需求,推优考核标准大多模糊不定,致使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竞争激烈,进而加重研究生入党的功利性。第二,研究生党员发展程序模糊不清,支部建设落后。目前多数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仍存在发展程序混乱,发展材料不齐全,支部日常建设敷衍了事、疏于管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利于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正确入党。第三,研究生党员政治学习淡化,党支部活动缺乏创新。党支部与党员之间除开每学期的党会交流之外再无其他互动交流,支部活动缺乏创新,最终导致管理松散,党建落后。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给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冲击
研究生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负面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延伸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对我国造成了冲击,造成部分研究生党员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摇摆、价值取向模糊、社会责任感匮乏等问题的恶化,严重阻碍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当前社会就业难问题也导致了研究生入党动机不纯正,部分研究生想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来提升自身就業资本,企图毕业之后顺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新常态”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祌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党自身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研究生对党长期执政的怀疑和否定,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和勇气,中国共产党信仰和信任出现危机。endprint
三 “新常态”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出路
“新常态”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出路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以党的科学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传承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精髓,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内涵与形式,努力建设一支机制健全、组织完善、创先争优的研究生党员队伍。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我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既要促进和保障研究生党员思想意识的先进性,更应做到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研究生党员的特殊身份要求他们既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又要实现科研创造的个人价值。在高校培养期间,合理处理好研究生党员个人发展与集体进步之间的关系,始终以广大群众的集体利益为重,同时综合考虑研究生党员基本需求、个人发展的满足,实现自身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以问题为导向,依托科技平台创新党建
鉴于高校研究生党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基层党建创新的新指示,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出实招,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利用自身资源营造亮点,发挥特色,并在日常党建工作中总结基层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科技平台的概念源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具环境,狭义理解是指科学研究的设备设施,广义理解是指科技创新的综合环境。科技平台从所支持的学科角度和不同的平台功能还可继续深入细分。在探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的过程中,科技平台的作用越发得到重视。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需着重突出研究生的特点,将党务活动逐步渗透到不同专业的社会科学实践中,既保证科研实践的顺利开展又确保党员政治学习任务的完成。具体形式包括依托专业学科交流会、师生校外认知实习、科研实验团队日常活动等。以党员自身为主体,转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主导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支部活动载体和内容。依托科技平台,履行好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完成支部建设的工作任务,达到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领和监督作用。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周期长、范围广且复杂多变的综合性工程,除了需要根据特殊性建立研究生党建专项方案外,还应加强党建工作作风建设,完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江泽民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作风问题是基层党建作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为研究生党组织和党员的精神面貌、道德品性、气质形象等方面。加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作风建设,明确党建工作的主体,既要注重提高党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要狠抓党风、学风等思想作风教育。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形成以学校党委班子为领导核心,以导师为带领、监督,发挥研究生党员、学生干部等骨干力量,结合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长效工作机制,多管齐下,共同作用。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制度配套机制,尤其是考核评估机制和管理责任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海峰.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研究生党建创新[J].网友世界,2013(09).
[2]张跃庆.新形势下防止和消除“四大危险”的对策研究[J].共产党人,2014(05).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02.
[4]张贵红.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历程、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01).
[5]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