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叙事主题的演变看欧美二战影片中的人性关怀

2017-09-20赵亚珉张天良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欧美主题人性

赵亚珉+++张天良

摘 要: 随着岁月的变迁,人们对二战的记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记录着人类历史与情感的电影也以不同的视角展现着二战及二战中的人们,诉说着人们的价值诉求。本文通过解读大量欧美二战题材的影片,梳理战后不同阶段电影叙事主题的演变,挖掘电影艺术中反战影片的人文关怀及对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欧美 二战电影 主题 人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WWB007)系列成果之一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包含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叙事视角,反映着不同的主题,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价值诉求。其中,着重讲述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战争——二战题材的影片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变迁,关于二战题材的世界电影也经历了从纯粹控诉纳粹暴行的反战视角、挖掘历史记忆到反思战争回归人性的主题演变。本文拟以大量欧美电影为依托,展示不同阶段不同视角二战影片的主题诉求,解析人们的价值诉求,通过电影揭示历史、追溯历史、反思历史的重要功能,探究战争题材影片中的人性启示。

一、对纳粹罪行的揭露与批判

电影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记载历史反映社会。早在二战真正爆发之前,就出现了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根据中国电影学院杨慧教授的研究,目前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反纳粹影片是1933年由美国导演考尼留斯·范德比尔特拍摄的《希特勒的恐怖统治》。[1] 刚刚进入战争第二年的1940年,大名鼎鼎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就依据一个艺术家的深刻洞察,拍摄了讽刺影片《大独裁者》。影片以奇妙的漫画手法,对希特勒的独裁与暴政给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令人在捧腹大笑之余,更多的是对独裁者兼侵略者的痛恨,使人印象深刻,影响至今。

随着二战的结束,对战争记忆犹新的世人以各种文艺形式揭开反战的序幕,银幕上也逐渐涌现了直接揭露纳粹主义和犹太人所受迫害的一系列杰出影片,仅仅原东德就拍摄了沃尔夫冈·斯陶特的《凶手在我们中间》(1946)、库尔特·梅切希的《阴影中的婚姻》(1947)和弗兰克·贝耶尔的《撒谎者雅可布》(1974)等。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前苏联作为同盟国的重要成员及二战的主战场,向世界贡献了一系列二戰题材影片,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攻克柏林》(1950)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等。这些影片呈现共同的突出特点,即场面宏大,战事惨烈,英勇悲壮,影响深远。作为另一重要同盟国成员的美国,则独拍了《辛德勒的名单》(1993),并与德法合拍了《钢琴家》(2002)。与同一题材的其他影片不同的是,这两部影片采用充满诗意的文学手法反思战争及战争中的人性,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达到较高的美学效果,深受不同国家观众的喜爱。

归结起来,此类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批判现实主义手法。这一趋势充分迎合乃至建构大众的意识形态,旨在充分揭露德国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尤其是对无辜的犹太人种族灭绝式屠杀的累累罪行,凸显了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和反战主题。

二、对“历史记忆”的深入反思

不难想象,同为战争发起国和战败国双重身份的德国人对二战有着特殊的记忆,对其纳粹历史的反思也夹杂着比他国更为复杂的心理。在战争结束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德国人不免怀有“自己也是战争受害者”的心结,尤其是德国的普通百姓,充满纠结,备受煎熬。他们认为自己并非主动施害,而是更多地被战争和政府所裹挟,不由自主地参与了战争中的罪恶行为,同样需要理解与同情。这些社会思潮势必在电影作品中有所体现,德国影片《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9)、《德国,我苍白的母亲》(1980)、《铁皮鼓》(1979)等即反映了这种非常的诉苦心态、谋求世人同情的复杂心理。不过,对于批判纳粹谴责战争的战后主旋律来说,这一思潮只是一个插曲而已。值得提及的是,1980年,《铁皮鼓》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原小说作者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与这一插曲相对应,欧美国家对二战的“历史记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欧洲国家痛定思痛,开始挖掘属于自己国家独特的“负面记忆”,深入检讨不同身份、不同团体、不同阶层在战时、战后的各种丑陋及暴行,自揭伤疤,重述二战历史。随着反思的深入,更多历史真相呈现于世人面前,人们仿佛在书写着另一部崭新的二战史。与人们对战争认识的变化如影随形的是涉及二战题材电影视角的演变。1982年英美合拍影片《苏菲的抉择》就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犹太人的道德纠结。1986年拍摄的荷兰影片《战火葬童年》则揭露了战争受害者之间相互出卖的丑恶勾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8年由英国拍摄并获得奥斯卡等多项大奖的《生死朗读》具有标志性的意义。[2]

与以往的经典二战题材影片相比,《生死朗读》代表了德国人特殊的、彻底的、全民性的反思意识。如果说获第66届奥斯卡七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刻画了不惜一切代价解救犹太人生命的德国反对纳粹英雄形象,获第71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美丽人生》和获第7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钢琴家》,都聚焦于纳粹集中营的受害者,反映他们的悲惨遭遇,《生死朗读》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战题材电影,把焦点放到了本应是普通人的集中营女看守身上。影片正是在看似“温情的外衣”下,揭示着生与死、爱情与性、文明与愚昧、罪与罚的多层主题,直指人性中的复杂。[3] 《生死朗读》还有另外一种中文翻译,即《朗读者》。影片给观众留下一连串的疑问,这些疑问考量着每一个人,也考验着每一个人:谁是真正的朗读者?米夏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不及时向法庭指出?需要忏悔的究竟是汉娜还是米夏、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整个社会?36岁的汉娜与年仅15岁的少年米夏之间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美籍德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其《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即“平凡之恶”,明确指出做出恶行的人并不需要大奸大恶之徒,普通人亦可在丧失理智、盲目“服从”时所为。作者施林克也意味深长地指出: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自然而然,《生死朗读》获得奥斯卡大奖的青睐,同时也博得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推崇和喜爱。endprint

三、无情战争中的有情人性[4]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真善美不断战胜假恶丑的历史。一切战争的本质都是残酷无情的,意味着无义、肮脏、流血与牺牲。战争的硝烟散去,战争片的动人之处往往不在叙述战争的惨烈,而是揭示人类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展现的人性之美,以及超越战争本身的艺术之美,从而言说着悲惨的历史,同时又希冀着和平美好的未来,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追求。[5]

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即便身处高科技和全球性娱乐文化语境中,世界电影的叙事视角也表现出一贯的创新和差异性,反映着后现代人们的价值诉求和人文关怀。[6] 对这些电影进行梳理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1993年德国人导演的《斯大林格勒》以崭新的视角反映了德军士兵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和畏惧心理,俄英合拍影片《特兰济特战俘营》(2008)及美国影片《恶棍特工》(2010)描写了苏军在战俘营中虐待德军战俘的暴行,德国影片《暗杀希特勒》(2004)反映了德军高级将领刺杀希特勒的史实,同为德国影片的《乱世启示录》(1996)从人性角度描写了德军与盟军敌我之间的友情与爱情。同类影片还包括德国影片《神童》(2011)以及瑞典与挪威合拍的影片《白色寒冬》(2012),描写了战时复杂的敌我关系,超越了国家、政治、生死等,直指人性,意味深远。

在凸显二战中的人性探求方面,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同理,斯皮尔伯格在1998年拍摄、荣获五项奥斯卡大奖及多项提名并于2014年入选美国“国宝影片”名单的《拯救大兵瑞恩》则是这一主题电影的典范。影片开篇用了长达 26分钟的时长重现了70多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的恢宏场面,血肉横飞、支离破碎的人间地狱一样的战场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震撼,让人们重温了战争的惨烈和无情。然而,战争无情人却有情。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美国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如何结束战争,拯救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成了所有人迫切希求的答案。影片告诉世人:能够解救灾难的只有身处战争中的那些有情的人。[7]

四、结语

二战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人们对二战的记忆与叙述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的尘埃早已散尽,然而“往事并不如烟”。从有历史记录以来,战争成为人类生活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成为构成历史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8] 70多年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并未发生,然而,局部的战争却从未消失。在当前世界全球化受到威胁、民族主义情绪日益上涨的今天,新的战争威胁就在身边。通过梳理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可以告诉世人,我们缺少的不是耀眼的物质文明,我们缺少的并且应该期待的是人性的光辉。不计其数的二战题材影片主题的演变揭示出,人以及人类身上与生俱来的真善美才是拯救人类、杜绝一切战争的最有效武器。《生死朗读》原小说中关于汉娜年轻时身上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芳香和年老体衰时散发的体臭比较,使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悲哀,更有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充满了悲悯,更蕴涵了连绵不绝的哲学思考。作者施林克告诉世人,在众多的主题之间,爱才是《生死朗读》的主线,“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漢娜的罪责之中;是爱,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和神父的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他们上代人的罪责之中。”二战影片所有的揭露、批判、反思都是为了一个字,对人间对社会对他者的一个字:爱。爱将超越一切,包括战争。

参考文献

[1] 柴野.欧美电影:各种视角的二战题材[N].光明日报,2014-9-1-12.

[2] 赵亚珉.战争悲剧的另一种书写[N].阅江学刊,2009(2):121.

[3] 赵亚珉,张军.让悲剧不再重演[J].名作欣赏,2012(21):86-88.

[4] 张斌蕊.战争中的永恒旋律——从斯皮尔伯格“战争电影三部曲”中看其战争电影 的主题思想[J].电影评介,2012(24):16.

[5] 徐光萍.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54.

[6] 张亮.美国战争电影中人性表达之流变[J].安徽文学,2009(11):371.

[7] 付晓红.为自由与尊严而战——简论英、法二战题材电影的精神特质[J].当代电影,2005(5):76.

[8] 毕耕.战争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论好莱坞的“两战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欧美主题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